分享

人生最高境界的思维,是着重于“心体本源”

 昵称56327666 2019-11-15

人生最高境界的思维,是着重于“心体本源”

01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数人所看到的都是外在的虚幻表象,所以总是追求外在的浮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当我们学会把自己的思路转换,探究自己的“心体本源”,才能减轻外在的痛苦与得失,而且自己的内心也会有不一样的丰盈和充实。

在俗世中,许多人提到修行的时候,总是向往诗和远方的脱离红尘,而真正的修行,即便是自己处在苟且的生活中,也有一份心安和坦然。

又如同许多人盲目追求的名利,他们把人生幸福的所有希望,都放在外在物质的满足之上。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便是外在物质得到了满足,内心仍然是有一种空虚和匮乏,那是因为外物只是我们丰富人生的一个工具,并不是我们人生的主宰和全部。

像这样一些太过于的依靠外物来给予自身的方式,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多的空虚之中,而转向内在,才是真正的修身智慧。

而在道家思想中,修行“心体本源”的智慧,就有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道德经》中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就是让我们产生欲望的根源,很多人在欲望琐事之中接触的诱惑多了,内心的妄想也就多了。

当外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产生的必然是痛苦的情绪,而满足了,内心的欲望则会更加膨胀,这只会让自身更加的痛苦。

所以《道德经》又说:塞其兑,避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就是说堵塞欲望的孔门,关闭欲望的心门,终身都没有劳烦之事;开启欲望的窍门,就增添了繁琐的事情,终身都不能救治。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所有心思只放在外在的时候,必然是忽略了内心的丰富和修养,还会惹来繁琐之事,给自己徒增烦忧。

02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问师傅:“师傅,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傅说:“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饿的时候就吃饭,困的时候就睡觉。”

小和尚特别不理解,说:“这是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有什么区别呢?”

禅师说:“这当然不一样,有的人吃饭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也想着别的事情,导致经常做梦。

而我不一样,睡觉的时候不做梦,睡得安稳,吃饭的时候踏踏实实吃饭,这都是与众不同。”

太多的人总是追求表面的繁华,甚至产生千般妄想,让自己的思维只是停留在表面之中,这样的人生并没有真正的丰富。

只有把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有真正的自由,这叫做明心见性,也叫做平常心。

总之,这一切修养的都是“心体本源”,只有端正自己的“心体本源”之后,外在才有一种丰富,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该怎么活着。

内心的丰富,能成就人生的厚重感,内心有一种富足,才是人生真正的自由。

国学文化《菜根谭》之中说这样一句话: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夸耀自己的功业,炫耀自己所写的文章,这些都是依靠外来事物做人,但是殊不知,只要保持心地的干净洁白,不失自然的本性,即便是没有半点功业,没有片纸的文章,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去做人。

修养自己内心纯正的本性,才是做人最好的一个方式。

所以那些好名好利,喜好繁华的思维,其实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大障碍,摒弃了这样一种去思维之后,恢复内心的淳朴,干净一切向内心去追逐,这便是”心体本源“的境界。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