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吕刑》诗解2勤政戒慎

 琴诗书画情 2019-11-15

《尚书·吕刑》诗解2勤政戒慎

题文诗:

司政典狱,惟作天牧,任重审慎,观古成败,

今尔何监?伯夷播刑,道之以礼,齐之以刑.

今尔何惩?苗民为鉴,法不正,庶威夺货,

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

无辞于罚,乃绝厥世.伯夷为法,苗民为戒,

皆听,庶有,至命至善,至善真情,

真情安道,罔不由慰,安道必勤,至勤自勤.

戒不勤,勤政为民.天齐于民,俾我一日,

非终惟终,善始善终,成事在人,勤政不止.

敬逆天命,以我为戒,畏勿,自美,

谦不自恃,功不自傲,慎用五刑,以成三德.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真情常在.

正文: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苗民苗民匪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

  注: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主政典狱,谓诸侯也。非汝惟为天牧民乎?言任重是汝。为,于伪反。任,而鸩反。重,轻重之重。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言当视是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其今汝何惩戒乎?所惩戒惟是苗民非察于狱之施刑,以取灭亡。丽,力驰反。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言苗民无肯选择善人,使观视五刑之中正,惟是众为威虐者任之,以夺取人货,所以为乱。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任夺货奸人,断制五刑,以乱加无罪。天不洁其所为,故下咎罪。谓诛之。蠲,吉缘反。咎,其九反。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言罪重,无以辞于天罚,故尧绝其世。申言之为至戒。 


  [疏]“王曰”至“厥世”正义曰:王呼诸侯戒之曰:“咨嗟!汝四方主政事典狱讼者诸侯之君等,非汝惟为天牧养民乎?”言汝等皆为天养民,言任重也。“受任既重,当观古成败,今汝何所监视乎?其所视者,非是伯夷布刑之道也”。言当效伯夷善布刑法,受令名也。“其今汝何所惩创乎?其所创者惟是苗民非察于狱之施刑乎?”言当创苗民施刑不当取灭亡也。“彼苗民之为政也,无肯选择善人,使观视于五刑之中正,惟是众为威虐者任之,以夺取人之货赂,任用此人,使断制五刑,以乱加无罪之人。上天不洁其所为,故下咎恶于苗民。苗民无以辞于天罚,尧乃绝灭其世。汝等安得不惩创乎!”传“言当”至“法之”正义曰:伯夷典礼,皋陶主刑,刑礼相成以为治。不使视皋陶而令视伯夷者,欲其先礼而后刑。道之以礼,礼不从乃刑之,则刑亦伯夷之所布,故令视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王肃云:“伯夷道之以礼,齐之以刑。”传“其今”至“灭亡”正义曰:上言“非时”,此言“惟时”,文异者,“非时”者言岂非是事也,“惟时”者言惟当是事也,虽文异而意同。“惟是苗民非察于狱之施刑以取灭亡”也,言其正谓察于狱之施刑不当于罪以取灭亡。传“苗民”至“诛之”正义曰:“以乱加无罪”者,正谓以罪加无罪,是乱也。“蠲”训洁也。“天不洁其所为”者,郑玄云:“天以苗民所行腥臊不洁,故下祸诛之。”
   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今尔罔不由慰曰勤,尔罔或戒不勤。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在人。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王曰:“呜呼!念之哉!念以伯夷为法,苗民为戒。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皆石同姓,有父兄弟子孙。列者伯仲叔季,顺少长也。举同姓包异姓,言不殊也。听从我言,庶几有至命。听如字,又他经反。少,诗照反。长,丁丈反。今尔罔不由慰日勤,尔罔或戒不勤。今汝无不用安自居,日当勤之。汝无有徒念戒而不勤。日,人实反,一音曰。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在人。天整齐于下民,使我为之,一日所行,非为天所终,惟为天所终,在人所行。天齐于民,绝句。马云:“齐,中也。”俾我,绝句。俾,必尔反,马本作矜;矜,哀也。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汝当庶几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之戒。行事虽见畏,勿自谓可敬畏。虽见美,勿自谓有德美。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先戒以劳谦之德,次教以惟敬五刑,所以成刚柔正直之三德也。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 


  [疏]“王曰”至“惟永”正义曰:王言而叹曰:“呜呼!汝等诸侯其当念之哉!”念以伯夷为法,苗民为戒。既令念此法戒,又呼同姓诸侯曰:“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等,汝皆听从我言,依行用之,庶几有至善之命,命必长寿也。今汝等诸侯无不用安道以自居,曰我当勤之哉。汝已许自勤,即当必勤,汝无有徒念我戒,许欲自勤而身竟不勤。”戒使必自勤也。“上天欲整齐于下民,使我为之令,我为天子整齐下民也。我一日所行失其道,非为天所终。一日所行得其理,惟为天所终。此事皆在人所行”。言已当慎行以顺天也。“我已冀欲顺天,汝等当庶几敬逆天命,以奉用我一人之戒。汝所行事,虽见畏,勿自谓可敬畏。虽见美,勿自谓有德美”。欲令其谦而勿自取也。“汝等惟当敬慎用此五刑,以成刚柔正直之三德,以辅我天子。我天子一人有善事,则亿兆之民蒙赖之。若能如此,其乃安宁,惟久长之道也”。传“皆王”至“至命”正义曰:此总告诸侯,不独告同姓,知“举同姓包异姓”也。“格”训至也,言庶几有至命。“至命”当谓至善之命,不知是何命也。郑玄云:“格,登也。登命谓寿考者。”传云“至命”亦谓寿考。传“今汝”至“不勤”正义曰:“由”,用也。“慰”,安也。人之行事多有始无终,从而不改。王既殷勤教诲,恐其知而不行,或当曰欲勤行而中道倦怠,故以此言戒之。今汝等诸侯无不用安道以自居,言曰我当勤之。“安道”者,谓勤其职,是安之道。若不勤其职,是危之道也。传“天整”至“所行”正义曰:“天整齐于下民”者,欲使之顺道依理,以性命自终也。以民不能自治,故使我为之,使我为天子。我既受天委付,务欲称天之心。坠失天命,是不为天所终。保全禄位,是为天所终。我一日所行善之与恶,非为天所终,惟为天所终,皆在人所行。王言已冀欲使为行称天意也。传“汝当”至“德美”正义曰:“逆”,迎也。上天授人为主,是下天命也。诸侯上辅天子,是逆天命也,言与天意相迎逆也。“汝当庶几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之戒”,欲使之顺天意而用己命。凡人被人畏,必当自谓己有可畏敬;被人誉,必自谓已实有德美。故戒之,汝等所行事,虽见畏,勿自谓可敬畏;虽见美,勿自谓有德美。教之令谦而不自恃也。传“先戒”至“之道”正义曰:上句“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是“先戒以劳谦之德”也。“劳谦”,《易·谦卦》九三爻辞。谦则心劳,故云“劳谦”。天子有善,以善事教天下,则兆民蒙赖之。

参考译文:
  王说:“啊!四方的诸侯们,你们不是做上天的治民官吗?现在,你们重视什么呢?难道不是这伯夷施行刑罚的道理吗?现在你们要用什么作为惩戒呢?就是苗民不详察狱事的施行,不选择善良的人,监察五刑的公正,就是任用虚张威势,掠夺财物的人,裁决五刑,乱罚无罪,上帝不加赦免,降灾给苗民,苗民对上帝的惩罚无话可说,于是断绝了他们的后嗣。”

  王说:“啊!你们要记住这个教训啊!伯父、伯兄、仲叔、季弟以及年幼的子孙们,都听从我的话,或许会享有好命。如今你们没有人不喜欢慰劳说勤劳了,你们没有人制止自己不勤劳。上帝治理下民,暂时任用我们,不成与成,完全在人。你们可要恭敬地接受天命,来辅助我!虽然遇到可怕的事,不要害怕;虽然可以休息,也不要休息,希望慎用五刑,养成这三种德行。一人办了好事,万民都受益,国家的安宁就会长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