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园研究 |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及配置方式研究(上)

 晚霞心语书屋 2019-11-15

圆明园三园平地造园,挖湖堆山,在350余公顷的广阔土地上,用人工堆叠成自然起伏的山丘加以分隔各组建筑群,并通过回环往复的水系连接各景区,栽植各类植物,形成相互独立而又协调一致、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皇家苑囿。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合了清代优秀造园家及工匠的智慧,以北京西郊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借景西山峰峦叠嶂,采用小园集锦的造园手法再现自然山水,模仿各地名山胜景,并与传统的美学、哲学、文学乃至宗教紧密结合,不仅表现了北方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也展现了南方私家园林的隽秀多姿,同时将皇帝的治世思想融入其中,集中反映了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艺术创造力和造园技艺,在掇山理水、建筑艺术、植物配置等各方面都力求展现最高水平,因此圆明园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圆明园的植物种类之丰富,配置手法之高超,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圆明园杰出的造园成就。

由于历经劫难,园内原有植物几乎已荡然无存,而现存的植物资料十分有限,笔者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资料,结合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对盛期园内的植物景观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恢复植物景观提供借鉴。

植物种类研究

关于圆明园内应用过的植物种类,现可查的资料有《圆明园内工则例》中记载的“圆明园花木价格”、《御制诗文集》、《钦定日下旧闻考》等古籍,通过分析《御制四十景图咏》上的植物、各景区的匾额、其他皇家园林的现存植物种类和古典园林植物常用种类等,可以归纳整理出圆明园的植物种类如下:

01
史料记载的植物种类(不包括盆栽植物)

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圆柏、侧柏、刺柏;

落叶乔木:杨、青杨、绦柳、柽柳、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西府海棠、山桃、山杏、碧桃、洒金碧桃、桑树、君迁子、文冠果、梧桐、丝棉木、国槐、龙爪槐、银杏、黄檗、楸树、元宝枫、五角枫、榆树;

果树:栗、山楂、苹果、杏、千叶杏、桃、樱桃、李、千叶李、白梨、柿树、榛、核桃、花红、枣;

灌木:紫荆、连翘、探春、紫丁香、白丁香、红白丁香、紫薇、贴梗海棠、棣棠、郁李、月季、白玉堂、七姊妹、玫瑰、黄刺玫、珍珠花、锦带花、榆叶梅、牡丹、木槿、石榴、梅;

藤本植物:紫藤、地锦、山葡萄、金银花、茑萝;

草本植物:芭蕉、芍药、菊花、泽兰;

水生植物:荷、芦苇、荇菜、香蒲、野菱、狐尾藻、慈姑、槐叶萍、蓼;

农桑植物:稻、麦、黍、葫芦、葡萄;

竹类:早园竹。

02
其他植物种类

清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欢收集奇花异木,栽植在园中欣赏,不仅从全国各地引种植物,还在园内一些景区开辟了专门的花圃、药圃还有温室,用来培养珍贵的植物及盆栽植物,也从市场上采购一些植物加以应用,使得园内应用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据记载,园内大小山丘都覆盖着花木,除了人工种植的乔灌木外,应该还有许多野生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京西的天然植被以松槲混交为主,虽然经过人工的挖湖堆山,也保留了许多原生的植被,如槲、栎、椴等,加上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如臭椿、构树、野生地被,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天然野趣的自然风貌。

03
植物选择依据

在植物选择上首先注重的是乡土植物优先,如松、柏、桃、柳等,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园内环境,一些不耐寒的种类如梅一般作为盆栽观赏或进行保护栽培。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各类植物花、叶、姿、味等各具特色,由植物的外观表现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而逐渐演变成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意趣赋予了不同植物丰富的内涵,表达长寿、富贵、吉祥、清廉等不同内容。在古典园林的营建时,需充分考虑植物的自然及人文属性而加以应用,以表达园主的个人情怀和审美水平。因此圆明园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植物内涵,结合园内的山形水系、建筑、园路等景观要素及不同景区的表现主题来选择适宜的植物以表达不同的景观意境。例如:松、竹、柳、桃、荷作为5种全园主要应用的植物,不仅因为人工山水园的营造需要松柏作为绿化背景,粉墙翠竹、水边植柳、桃花烂漫好春光及荷香四溢等的传统配置手法,而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松——坚韧、长寿,竹——刚直,柳、桃——春的象征,荷——洁身自好等文化寓意,也能丰富景观内涵,表达封建帝王的造园思想。

植物配置方式分析

圆明三园内独立的小园多达150余处,植物配置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按照应用的场所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01
山体植物

三园山体近200座,主要用来分隔各景区,通过不同的围合方式来表现不同的空间感受以配合各景区的表现主题。受到造园条件的限制,人工堆叠的山体高度有限,最高处“紫碧山房”不过15m左右,故山体本身不作为观赏主体,需要利用植物来提升山势,补偿山体高度不足,以形成苍翠葱郁的山地景观(图1),再现自然界的山林野趣。植物以片植、群植为主,通过不同种类植物高低错落搭配,加强空间感觉。常绿植物如松柏类以表现山石的高耸之感,亦是观花及季相植物的良好背景,落叶乔灌木则通过不同配置形式表现四季更迭。植物景观中着力突出春季山花烂漫(图2),以蔷薇科梅属植物山桃、山杏为主。如“武陵春色”为表现《桃花源记》的意境,山体大量种植山桃,结合假山山洞,以突出“山桃万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之意;而“杏花春馆”山体遍植文杏,加上农舍麦田,以表现“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山村野趣。秋季则表现层林尽染,以漆树科黄栌,槭树科元宝枫、五角枫为主,“秋林枫叶红”,以突出季相变化,这两季景观在御制诗集曾多次被清帝吟咏。

  图1 松树群植形成松岗

  图2 春季山花烂漫

02
平地植物

圆明园西北部景区如“澹泊宁静”“多稼如云”“水木明瑟”等处山体较少,以体现“农本思想”和“耕织文化”为主,建筑上以朴实茅屋草亭居多,平地多植稻麦、桑、榆、果树等,“鳞塍参差,野风习习”“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一派朴实的乡野风光(图3)。同时亦借景墙外大片的稻田,突出景观主题。圆明园内“山高水长”、绮春园内“含辉楼”景区,皇帝和皇子经常在此骑射,视野开阔,景观上也着力表现“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草原风光,仅点植几株孤植乔木而已,与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树园”意境颇为相似(图4)。

  图3 “映水兰香”稻田景观

  图4 避暑山庄“万树园”草原风光

[作者]

 余      莉 

任 爽 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