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求求你,帮帮我,我的孩子说什么也不去上学?”早晨六点,我被这样的声音吵醒。其实,中期考试结束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孩子还可以正常上学、正常生活的时候,大部分家长不会特别去关注 孩子,孩子更是很少跟父母交流自己的心情以及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情况,大家相安无事,日子也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度过了。 在每一次的考试结束后,家长如临大敌,焦虑一下说升级了,说起来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老师,你说不好好学习考不上重点初中怎么办?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考不上重点大学怎么办?竞争压力这么大,他被淘汰了怎么办……”家长的这些焦虑传到孩子那里变成了:考不上大学就是绝境。孩子们开始了绝望、放弃、逃避,最后干脆不上学。 当孩子不上学了,家长们不知所措的说:“给说了好多好话,就是不去上学。”“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他就是不去上学,真的没有办法了。”…… 面对 这样的情况,家长象热锅上的蚂蚁了,才开始寻找灵丹妙药。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不去上学是果,孩子不想学习的心理机制才是因。 面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孩子懒、不上进;孩子脑子笨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是与投入的学习时间成正比的,智力、学习方法、心态甚至运气,都会对学习的成绩造成及大的影响。智者畏因,愚者畏果。我们去找孩子的心理动机,他无法集中精力的学习,是问题背后的情绪、人际关系还是学习的压力等原因。 我曾经有个学生,他上课也能认真的听讲,作业、练习都能完成,但他每次考试的成绩就是不高。经过观察以后,在一次考试后,我和他有意的在学校小花园里聊天。“XX,能和老师聊聊你的家庭吗?”,这时学生就开始了犹豫,他停了一下,眼中满是泪花,我接着说:“如果你不想说,你可以不说。”学生说:“老师,我想想。”大约过了两天,学生主动约了我,我们一起去了郊外,带了些零食,坐在草地上,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在准备回去的路上,他说:“老师,这是我的家庭生活,请你给我保密。”我说:“老师并不是想知道你的家庭隐私,老师想知道你学习成绩不好背后的原因。老师咋么做,你才可以完全的放下这种担心呢?”他深思了大约十分钟后说:“老师,我相信你。”他说到了自己父母的关系,起初是争吵,然后是打闹,最后是分居和离婚。他说:“老师,我没有心思在学习上,我人在这里,心在家里。” 和 很多学生去谈心,会发现:学生说:“我妈总说,她指望不上我爸,以后就要靠我了。所以我压力很大,也很讨厌我的父亲。”有学生说:“家里人讨厌自己是女孩子,所以,她的行为和穿着都象男孩子。”还有学生说:“我家父母从来没有给买过新衣服,总是穿哥哥的旧衣服,可能我不是他们亲生的,哥哥是亲的。”也有学生说:“周未每次回去被父母唠叨,不想回家。……其中不想学习的原因还有处理不好与老师的关系,也有因为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的,总之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情绪、关系、压力、高期待等的影响。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只是一个果,我们要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一定要去探寻孩子的心理机制这个因。 那么,到底是该救父母还是该救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