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文治:谈画絮语

 伯乐书香小屋 2019-11-16

宋文治(1919-1999),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延伸阅读:宋文治山水画作临析步骤


中国绘画为中国传统艺术之精华。恽南田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师,关键是正确把握了“仰钻先匠、洞贯秘途”的艺术主张,即所谓:成功的艺术家既要充分吸取前辈经验,从传统中汲取精华营养;又要师长舍短,洗刷时弊,杜绝一味模仿。潜心融会大师成功的奥秘途径,体现自己的创作特色。

中国画的传统,由似到不似,再由不似到似,然后达到“似与不似之间”。因此,要把功夫下在解决国画的“似与不似”上。

宋文治 新安江上 96×63.6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明代大画家沈周自题他的山水:“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清王昱《东庄画论》引王原祁的话说:“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这些话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窍妙。

生活与技法是手心手背,两者不可或缺。我一生坚持两个“下”字,即一要“下”去(深入生活),二要“下”基本功。

        宋文治 跃上葱茏四百旋 102×52cm 纸本设色 1964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实处易写,虚处难求,要留意远景。远景山外有山,淹没在晨光曦微的迷蒙雾霭之中,宛如天幕高悬,轻淡朦胧,空间深远。远山如云,云如远山,云是山的神采,处理得好整个画面就有精神,云与山之间要有机地联系,山外有云,云中见山,这样画面就有层次。

        宋文治 茅坪八角楼 47.5×31.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泼彩、泼墨受张大千启发,但绝不可照搬。我尝试运用西洋水彩画中的对比色、调和色、灰颜色作中国画。要有强烈的色彩感,又要追求“调子”,但又不能给人感觉是西洋画。要把中国传统的笔法、技法融合进去,把中国画的墨色融合进去,让人一看还是中国山水画。

泼彩要用得自然、神秘,不能单纯依赖泼彩。国画的笔法是“写”,泼彩也是“写”,要让泼彩体现出“写”的感觉来。在“泼彩”和“笔写”之间的连接要生动一体,二者不能有分离的感觉,要让“笔写”长进泼彩中去。

在泼彩画中,线条犹如钢架子,色彩则如水泥,钢架子不牢靠,建成的屋子也要倒塌的。石涛曾经讲:“笔墨当随时代。”一个有成就的画家要把握时代的节奏,要有时代的语言,要有时代的表现方式。

宋文治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0.5×57.3cm 纸本设色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一个当代的山水画家,如果仍停留在“古道、夕阳、昏鸦”那样一种意境,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十分珍惜当代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源泉。继承传统、创新变革,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我一生爱松、爱石:爱松之高洁,爱石之坚硬。松岂无骨?石亦有姿!唯此二者,是为相知。

宋文治 茨坪新貌 47.5×31.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太湖很美,我的画如何,任人们评论去吧。不过,我穷毕生之力,经过意匠经营,总在追求一种美感,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诗的境界。我有一个生活基地—太湖,我长期生活在的江南太湖流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我熟悉她、热爱她。可是,我又不局限在那里,祖国的名山大川、塞北边陲,著名的革命遗址,辉煌的代表性建筑,都是我师造化的对象。

宋文治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亭 47.5×31.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我正值青年,以古人前人佳作为师,刻苦学习揣摩,神会其意趣,撷取其精华,旨在吸收和巩固中国传统绘画的学养和基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我遍游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四方风土人情,观察并捕捉到现实中生动活泼的新题材,推陈出新,创作了不少既反映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又渗透出传统韵致的作品。这些成为我中年艺术追求的标志性成果。

宋文治 春风杨柳 96.5×52.5cm 纸本设色 1964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我迈入老年,老而思变,老而出新。一反越老越厚、越苍、越拙的常态,反其道而行之,尝试新的技法,形成越老越新鲜、在老而秀丽中表现时代美感的画风。时光冉冉,人将老去,而艺术之树长青。在艺术上,切勿倚老卖老,只有抱着老则思变的创作心态,才不枉为画一生……

求得佳作,置于案头,随时可读,信手可翻,似师似友,获益匪浅。

宋文治 江南春 37×45cm 纸本设色 1995年

宋文治 幽涧图 38×45cm 纸本设色 20世纪80年代

宋文治 嘉陵帆影 69.6×44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宋文治 瑞金叶坪 47.5×31.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宋文治 山泉图 纸本设色 20世纪60年代

宋文治 秋日 纸本设色 1965年

宋文治 皖山小景 46×36cm 纸本设色 20世纪80年代

宋文治 井冈山朱砂冲哨口 47.5×31.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荣宝斋藏

若喜欢,请点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