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起“露天电影”,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会有什么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电脑、手机已经普及到每个家庭,露天电影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许只在一些偏远的地区还有存在。 但对于我们,或者至少95后之前的人来说,露天电影和已经逝去的岁月一样,在回忆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在那个相对落后的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是特别高级的视觉享受。 一个开阔的场地,一张挂在树上或电线杆上的白色幕布,一台胶片放映机,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露天影院。当然,还有热情高涨、快乐兴奋的观众们。 只有某家有了喜事,比如结婚了,生孩子了,在外面发财了,家里孩子考上大学了,等等,为了庆祝一下,才会花上一二百块钱请上一场电影。这种消息会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村子里传播开来,一般在电影播放前,全村人都会知道了。对于当时还在上学的我们来说,更是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然后全校的学生都沉浸在一天的期待和开心当中,盼望着早点放学,回家好找父母要两毛钱用来买瓜子,然后吃完饭搬个板凳去占据一个好的观影位置。 我们小孩子们最爱看的电影当然是武侠片,一般在电影放映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小道消息打听到即将播放的影片,如果有一部武侠片,会让我们激动得不行。 那时的观影氛围,比我们现在去电影院看新上映的电影要热烈多了,你要是作为一个客观的人站在远处看,会在光影中感受到那种认真和渴望来。 当然,一场电影,不仅仅就此结束了,观影前的期待,观影中的兴奋,还有一部分就是观影后的讨论。尤其对于好看的电影,更是反响热烈。 比如当时看过一部《神偷燕子李三》,大家都对里面飞檐走壁、侠义为怀的燕子李三佩服有加,在学校里,孩子们不断讨论电影里面的情节,还有人模仿燕子李三的飞檐走壁,在学校的墙上跑来跑去,更有人用衣服蒙上半边脸,模仿燕子李三晚上行动时候的模样。 露天电影虽然逐渐消失了,可它作为曾经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幸福的回忆,却是难以抹去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对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回忆的主题也会不一致。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孩子到我们这个年岁,怀念的会是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