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离正念与疏忽放逸

 蓝色的世界scc 2019-11-16
不离正念与疏忽放逸
班迪达尊者

世尊佛陀曾经开示过appamāda,这个巴利语词,由a,pa,ma,da构成。这个词的意思是:与正念不离不弃,永远保持正念。与这个词义相反的巴利语是pamāda,意思是:粗心大意,丢失正念,疏忽放逸。
粗心大意地对待任何一个领域的工作都不是好事。禅修者更加不要粗心大意,不要pamāda,而是要永远保持正念,要做到appamāda,这是非常重要的。
禅修者要时时刻刻地保持正念,要避免疏忽觉知,要避免遗漏观照。如果真的做到appamāda,功德利益必然巨大。禅修者持续地保持正念,正念的力量就不断地加强,当正念的力量强大的时候,观照觉知变得自然、顺利,就如同在宽敞平顺的公路上驾驶一部性能良好的轿车,一路畅顺,毫无障碍一样。禅修者们的觉知力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熟练的程度,因为,正念还是不够强大。其原因就是,习禅过程中,依然会放逸懒惰,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为了使大家懂得appamāda的意义,先检视一下它的反义词pamāda,放逸懒惰,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的行为包括两类,一方面,忘记要回避造作应该避免造作的恶行,从而,由于作了恶,对他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了伤害。另一方面,忘记要修习应该修习的福行。修行人必须要避免这两类的粗心大意。如果要做名副其实的人、有人性的人、具有人类超凡智慧的人,就要避免pamāda,避免粗心大意,这非常重要。
人人都需要依赖食物活命,但是,并非所有能吃的东西都适合人食用。有些人吃了某些食物会起过敏反应,有些东西任何人都不可以吃。每个人都需要避免食用不适合自己的食物,以及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即使是自己适合吃的食物,我们也不要过分食用,而应该做到饮食知量,万一我们不小心食用了不合适的食物,就会带来麻烦。
应该积极修习的善业,不要疏忽忘记,没有修习善业,就没有获得功德利益。如果放逸,没有能够避免造作恶行,就会遭受恶果报。不论是何宗教背景,人人都应该避免这两方面的粗心大意,而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避免放逸则更加重要。
杀生、折磨他人、偷盗、侮辱女性、通奸、邪淫等等,都是身恶行,一个人必须要避免造作这些身恶行,否则,他就不算是名副其实的人。至于一个人的语行,要说真实语,不要说妄语,要说友爱语,不要说离间语,要说文明语,不要说粗俗语,要说有益的话,不要说无益的话。一个人应该要避免说邪语,即:避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外,内心不要琢磨如何伤害他人,不要想着如何折磨他人,心中不要思维如何以不法手段贪图他人财物,等等,这些都是不善思,大家要懂得,善念、善思会带来善果报,恶念、恶思会带来恶果报。与这些恶行相反的,就是善行。大家要行正道,避邪道,关键时刻千万不要疏忽大意。
好比大家每天都要小心照顾好自己的饮食一样,一方面,小心不要吃到不适宜的食物,一方面,记得食用营养足够的食物。避恶行善,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有的智慧。
当大家懂得了要如何避免造作恶业,懂得了要勤修善业之后,就要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地做到。否则,因为不小心造作了恶业,就是疏忽放逸,是pamāda。或者,忘记了修习善业,也是疏忽放逸,是pamāda。与之相反,具足正念的人,是言行举止都是小心谨慎的,他会约束自己的心,他会避免造作身、语、意的恶行,这种具足正念地避免造作恶行的态度,就是appamāda。
有个偈子这样说:三恶常不离,疏忽兼放逸。
懂得自我约束,就不会去造作身、语、意三恶行。但是,人们身边到处都潜伏着诱惑,比如,喜欢佳人美景,就会被这种目标吸引;喜欢悦耳动听的声音,就会被某种声音迷惑;喜欢芳香的气味,就容易受到气味的诱惑;喜欢好味道,就受到好味道的食物的引诱;喜欢好的触感的人,会迷恋某一类的触受,特别是异性间的触受。人们喜欢所有这些悦意的目标,心就抓住这些紧紧不放。只有控制住欲欲,一个人才能够获得心清净。控制不住欲欲,心就变得肮脏不净。让心中充满五欲,就是疏忽放逸,是pamāda。如果控制不了欲欲,可以在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个人生活中获得满足,这无可非议。关键的是,人不应该有非分之想,不要为了满足私欲,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如果侵犯到他人利益,就是堕落。即使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也不可以过度放纵欲乐。纵情欲乐耗费了时光,就没有时间做更加高尚的工作。

生而为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禅修,以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有人性的人、拥有人类超凡智慧的人。在密集禅修时间段里,应该把自己的亲人放下,不要老是心生挂碍,这很重要。

编辑 | 徐小黄

萨度!萨度!萨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