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伦彦式书译文

 二宝世界 2019-11-16

          答伦彦式书

                             辛巳(1521年)王守仁

 

读后感:

王阳明这篇文章是写给他朋友伦彦式的,写于1521年,与文章《象山文集序》和《与杨仕鸣》写于同年。伦彦式名字为伦以训,是广东南海人,他的父亲伦文叙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状元。伦彦式少年时期就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博览群书。青年时期曾两次出任会试考官,成就了多名名人,后在南京任国子监祭酒。因母亲思念家乡,就辞官回乡,后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而英年早逝,卒于1540年,享年仅43岁。阳明先生非常尊重伦彦式,赏识他横溢的才华,这篇文章是对伦彦式的回信。对这篇文章我反复诵读后才大致理解了文中之意,试着把它翻译成了现代文,主要意思如下(不一定十分准确,欢迎大家批评责善):

 

你当年乘船经过江西,承蒙你谦虚而有礼貌地向我请教,谈及古人“敏而好学”之事。我们分别后很忙,没有及时问候,特别想念。近期贤弟你又过省来访,再次请教,看到你志向笃实,勤勉问学,我才疏学浅,又怎敢赐教?惭愧惭愧!

你谈到“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的原因,这三句话,确实是近期社会上的现象。我的学问浅薄,又怎经得起贤弟之问!这三句话,大致病因都一样。如果求学是为了求静根,则碰到事情就怕其动摇,碰到事情怕其动摇,处理事情就容易后悔了。

心,其实是没有动和静之分的。静是指心之本体;动是指本体的发用。所以,君子之学,没有动静之分。关于“静”,其实是常觉的功能使得心中经常感觉有物存在,所以是“未尝无”,因此心不会处于真空。关于“动”,按良知而动就是依照天地之间运行之道而动,而不是另外有道,所以是“未尝有”,因此心不能另立山头。动和静都可称之为就是“集义”(集义的意思就是时时处处做适宜的事情,阳明先生在《答聂文蔚书》中提到,“集义”就是致良知)这件事。致良知的人做事不会后悔,这就是所谓的“动亦定,静亦定”也。

心只有一个,就是心之本体。静,就是心的本体,如果再求静根,就多此一举了;动,就是心体的发用,如果害怕它容易动,就是废了良知之用了。求静之心就是“动”了,怕动之心也不是“静”了。所以说“动亦定,静亦定”。送往迎来的事情起起伏伏,何必无尽地追根索源呢?

所以,合乎天理就是静,从于欲望就是动。欲望也不仅由于声色、利益和外界诱惑,有私心的事情就是欲望。所以,循乎天理,虽然变化多端,都是静。濂溪(指周敦颐)先生所说的圣人之道,是没有欲望的意思,是致良知者拥有的品德。遵从欲望的人,虽然好像是坐忘斋戒,但还是杂念丛生的。告子的强制此心“不动心”之说,则失却了自然本色,是主张“义外”学说的人(告子主张“仁内以外”,和孟子观点不一样,王阳明先生在几篇文章中也对告子观点提出批评)。

虽然我努力很久而力求让自己保持良知之行而行,但都未能成功。现在被贤弟问到,就聊以叙述。你认为如何?请告之。

 

阳明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着重谈了他对动和静的看法。他认为,心之本体是不分动与静的。心体应循天理流行,不受物欲引诱而堕落,心体是可以超越动静的。心之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天理,是未发之中,不管事物如何变化,“动亦定,静亦定。”如果心中良知受到蒙蔽,那就是动亦动,静亦动了。

王阳明的心体无动无静和朱熹的心体有动有静有所不同,朱熹认为心体已发为动,未发为静,性是体,情是用。王阳明认为心体是知行合一的,良知既是本体,又是本体的发用,心外无物。人心如受私欲蒙蔽,只要不断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就可以克服私欲。

读这篇文章后有两点主要感受:

一是感觉阳明先生的哲学思维严谨和有深度,他反复说明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观点,这次从心体动和静的关系上入手论述,令人视野拓展。他的观点植根于心,见诸于行,无时无刻都诠释这种理论,使这理论成为了中华文化之瑰宝,至今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此外,他的执着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二是再次感觉到阳明先生谦虚至诚的品格,他对伦彦式的欣赏和尊重及对自己的自嘲,都透露出他“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的作风。他说过,人生大病只一个“傲”字!也说过“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好好参照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