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囤积症是精神疾病?需要治疗吗?

 洪澜 2019-11-16

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有一种行为习惯,就是喜欢囤积一些用不到的东西,或者囤积过多用的到的东西。对这种过度的收集、购买和无法丢弃已有物品的强迫性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叫做囤积症。囤积症轻者会导致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舒服,严重者会引发抑郁和焦虑,还会有附带的其他的问题。

对于囤积症,精神和心理学专家解释说主要是由遗传因素以及童年所受的心理创伤引起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是由于在过去没有能力得到一些想要的东西,出于补偿心理,在现在就喜欢囤积一些物品出来作为弥补。而当囤积过多东西后,自己又没有断舍离的勇气,导致东西越积越多,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

对于囤积症的治疗,应该侧重于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被认为是囤积症的一线治疗方法,重点是:直面与囤积有关的不良信仰模式和行为;处理与丢弃有关的情绪困扰;主动丢弃物品,避免获取新物品;在某些情况下,解决与信息处理相关的问题。

要在治疗中多去鼓励人们站在多种角度去思考他们平日里发生的事情,活在当下的生活中。要有断舍离的勇气,敢于和过去说再见,这样才可以去面对和迎接未来的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