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I:解读平面回波

 zskyteacher 2019-11-16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天等放射诊断中心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关注公众微信号tdfszdzx

更多医学资讯,打开公众平台,点击 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每天点滴积累,成就您的未来!


识者阅见一生事

到处豁然千里心


1.5T新光纤超导磁共振 (Brivo MR355)为美国GE公司2014年在全球推出的最新款高端新机型,它采用业内唯一Optix RF光纤射频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射频工作模式,被众学者称为MRI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光纤所独有的光纤射频OpTix系统由GE于2008年在业内首先推出。该系统最具革命性的设计是将原来置于设备间的模数转换器克服了强磁场的干扰,内置于磁体,直接在磁体里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过光纤而不是传统的铜线传输到后处理系统,这一变革大幅降低了信号噪声,显著提高信号均匀性和传输容量,信号零损耗,最终提高信噪比30%,大大增加病变检出率。

正文

解读Imaging Options (1)

扫面界面

主要分四个部分

中英文界面对照

Echo Planar Imaging  平面回波序列

Fast Spin Echo     快速自旋回波

Gradient Echo     梯度回波序列

Spin Echo       自旋回波序列

Vascular       血管成像序列


平面回波序列也称为EPI序列

平面回波序列(也叫EPI技术)的原理

  一次RF激发后采集全部图像。在连续的 RF激发同一层时,仍然能够对其他层面进行采集数据。在总采集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使用 EPI技术能得到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无论是某一层还是更多层,使得数据具有更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因此,如同 FLASH序列一样,因为较低的信噪比所以不得不采用相对较厚的层厚,不能出现层间交叉(cross talk)伪影。EPI序列因为采集速度快,对周期性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和心跳不敏感。另外主磁场的不均匀性能够造成图像的畸变,这是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在一次 RF激发之后采集的,将激活皮层区域与解剖位置相融合可能会遇到困难,图像如不经过畸形矫正是无法与解剖图像融合的。


平面回波序列的分类:

点击Echo Planar Imaging中间pulse会显示其分类如下图:

EPI分类可以按激发次数分为多次激发回波平面序列(ms-epi),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序列(ss-epi)。也可以按回波平面准备脉冲来分类分为:梯度回波-回波平面(GRE-EPI)序列,自旋回波—回波平面序列,反转恢复-回波序列(IR-EPI)序列。




正文


平面回波序列的应用

DW EPI             弥散加权平面回波

Flair EPI           自由水抑制平面回波

Gradient Echo EPI      梯度回波平面回波

Spin Echo EPI         自旋回波平面回波


1.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回波平面T2*加权序列:在GE1.5T 磁共振上,TE为30-50ms主要用于:

   ①MR对比剂首次通过灌注加权成像;

   ②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效应的脑功能成像。

2.多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T2加权像序列:激发次数常为4-16次,用于腹部屏气T2加权像。

3.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T2加权像序列:

TE为50~120ms,成像速度很快。主要用于:

  ①颅脑快速T2加权成像;

  ②腹部屏气T2加权像;

  ③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即可进行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多次激发 IR-EPI T1加权像序列:用于心肌灌注加权成像。ETL为4-8,相位编码步级一般为128,需要进行16-32次激发。

5.单次激发反转恢复自旋回波-回波平面序列:可用于颅脑快速 FLAIR扫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