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及对 Th1/Th2 平衡的影响 黄 菲 (湖北省英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英山 438700) [摘要] 目的 观察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患者 Th1/Th2 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76 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知 柏养阴汤,2 组均以 1 个月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6 个疗程。观察 2 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 SLEDAI 评分、免疫指标和 Th1/Th2 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 组 SLEDAI 评分 均显著降低(P 均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 SLEDA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 组治疗后血清 IgG 和 IgA 含量 均显著降低(P 均 <0. 05),IgM、C 3 及 C 4 含量均显著升高(P 均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 照组(P 均 <0. 05);2 组治疗后血清 IFN - γ 和 IL -2 含量均显著升高(P 均 <0. 05),IL -4 和 IL -10 含量均显著降 低(P 均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 Th1/Th2 细胞因子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 <0. 05)。结论 知柏养 阴汤通过调节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 Th1 /Th2 细胞因子失衡状态,促进患者紊乱的内环境及免疫功能 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知柏养阴汤;免疫功能;细胞因子 doi:10. 3969/j. issn. 1008 -8849. 2017. 24. 036 [中图分类号] R593. 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8849( 2017) 24 -2719 -0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的全身 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高发于青年女性。本病临床表现复 杂多样,病情反复难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被列为世 界难治性疾病之一 [1] 。目前,对于该病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 激素、免疫蛋白球、免疫抑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治疗, 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易产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 死、医源性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及生活质量 [2]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方法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得到了 临床和患者的认可。2015 年 1 月—2016 年 1 月笔者观察了 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现将结 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上述时期收治的 76 例系统性红斑 狼疮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 疮分类标准 [3] ,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4] 中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患者以斑 疹鲜红,持续低热,口干咽痛,脱发,盗汗,五心烦热为主症;以 关节肌肉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心悸为次症;舌脉:舌红苔少, 脉细数。患者年龄 15 ~65 岁,均在近 1 周内未用其他药物及 他法治疗。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 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胃肠疾病患者, 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风湿病、药物性狼疮疾病患者,妊娠期 或哺乳期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次用药过敏者,不配合治疗 者。在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38 例, 男 1 例,女 37 例;年龄 17 ~ 62(32. 7 ± 5. 5)岁;病程 3 ~ 10 (5. 7 ±1. 6)年。对照组 38 例,男 2 例,女 36 例;年龄 16 ~63 ( 33. 1 ±5. 3)岁;病程2 ~9(5. 5 ±1. 3)年。2组性别、 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 年龄及 效评定标准[S]. 陕西中医,1989,9(1):封四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 -162 [6] 王一冰,张磊,鹿松. 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治疗重症儿童 IgA 肾 病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1 -12 [7] 彭健韫,张小如,廖益飞,等. 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进展性 IgA 肾 病的疗效观察[J].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2):107 -110 [8] 张欣洲,何永成,罗琼,等. 来氟米特治疗 IgA 肾病的多中心临 床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110 -112 [9] 曹励欧,倪兆慧,严玉澄,等. 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 素治疗进展性 IgA 肾病的研究[J]. 上海医学,2009,32(9):791 - 795 [10]张婕,刘光陵. 来氟米特治疗 IgA 肾病的 Meta 分析[J]. 医学研 究生学报,2010,23(9):950 -955 [11]余彬,罗晶. 来氟米特不良反应并文献分析[J]. 临床合理用 药,2010,3(20):8 -9 [12]王丽萍,陈建,庄永泽,等. IgA 肾病湿热证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78 -180 [13]尹莲芳,刘璐. 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小管损伤保 护作用的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209 -210 [14]徐柏颐. 黄蜀葵花醇提物治疗家兔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J]. 江苏中医,1996,17(3):42 -44 [收稿日期] 2016 -11 -12 · 9 1 7 2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Aug,26(24) 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 05)。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甘 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62020285,规格:5 mg)口服,5 mg /次,1 次/d;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中西制药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63,规格:0. 1 g)口服,0. 1 g /次,2 次/d;连续治疗 6 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知柏养阴汤, 组方:益母草、鳖甲(先煎)各 30 g,地黄、茯苓各 20 g,黄柏、山 药各15 g,知母、丹皮、泽泻、山萸肉10 g。每日1 剂,水煎分早 晚 2 次服,以 1 个月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6 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①综合疗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评 估疗效 [5] 。治愈:患者皮肤、黏膜损伤消失,主要理化检验指 标均恢复正常;显效: 患者皮肤、黏膜皮损消失,主要理化检 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皮肤、黏膜皮损明显好转,主要理 化检验指标有改善;无效: 皮肤、黏膜皮损未见明显好转或较 治疗前加重,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好转或进一步发展。治愈 +显 效 + 有效为总有效。②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参照 1993 年美 国、加拿大 SLE 研究中心的 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 dis- 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标准评 估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改善状况,0 ~ 4 分为基本无活动,5 ~ 9 分为轻度活动,10 ~14 为中度活动,15 分以上为重度活动,分 数越高,病情越严重。③免疫指标检测: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 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 3 m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免疫 球蛋白 G (IgG)、免疫球蛋白 A ( IgA)、免疫球蛋白 M (IgM)、补体 C 3 、补体 C 4 含量。④ Th1/Th2 细胞因子检测:分 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 3 mL,经处理后,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IFN - γ、IL - 2、 IL -4 及 IL -10 含量。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SPS 19.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学处理。计量指标采用均数 ± 标准差(珋 x ± 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2 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见表 1。 表 1 2 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8 7(18.4) 19(50.0) 8(21.1) 4(10.5) 34(89.5) ① 对照组 38 1(2.6) 10(23.7) 15(51.3) 12(31.6) 26(68.4)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2. 2 2 组治疗前后 SLEDAI 评分比较 治疗后,2 组 SLEDAI 评分均显著降低(P 均 <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 SLEDAI 评 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见表 2。 表 2 2 组治疗前后 SLEDAI 评分比较(珋 x ±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 8. 09 ±0. 91 4. 05 ±0. 52 ①② 对照组 38 8. 11 ±0. 93 5. 62 ±0. 65 ①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2. 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后,2 组 IgG 和 IgA 含量均显著降低(P 均 < 0. 05),IgM、C 3 及 C 4 含量均显著升 高(P 均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P 均 <0. 05)。见表 3。 表 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珋 x ± s) 组别 n IgG/(g/L) 治疗前 治疗后 IgA/(g/L) 治疗前 治疗后 IgM/(g/L) 治疗前 治疗后 C 3 /(mg/L) 治疗前 治疗后 C 4 /(mg/L)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 16.67 ±2.39 9.82 ±1.15 ①② 3.98 ±0.42 1.23 ±0.26 ①② 2.38 ±0.35 3.71 ±0.47 ①② 73.67 ±8.11 89.14 ±9.11 ①② 15.13 ±2.13 22.72 ±3.42 ①② 对照组 38 16.75 ±2.43 13.21 ±1. 58 ① 3.95 ±0.45 1.67 ±0.21 ① 2.35 ±0.33 2.61 ±0.35 ① 73.56 ±8.06 80.25 ±8.92 ① 15.08 ±2.08 19.33 ±2.62 ①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 <0. 05;②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2. 4 2 组治疗前后 Th1/Th2 细胞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后,2 组 IFN - γ 和 IL -2 含量均显著升高(P 均 <0. 05),IL -4 和 IL -10 含量均显著降低(P 均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细胞 因子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 <0.05)。见表4。 表 4 2 组治疗前后 Th1/Th2 细胞因子含量比较(珋 x ± s) 组别 n IFN -γ/(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IL -2/(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IL -4/(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IL -10/(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 7.16 ±0.82 11.83 ±1.86 ①② 2.79 ±0.31 3.87 ±0.46 ①② 14.21 ±2.51 7.13 ±1.08 ①② 48.85 ±5.28 30.62 ±4.12 ①② 对照组 38 7.12 ±0.78 9.62 ±1.21 ① 2.77 ±0.33 3.25 ±0.41 ① 14.18 ±2.55 10.02 ±1.91 ① 49.09 ±5.33 41.83 ±5.06 ①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 <0. 05;②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3 讨 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多见于 15 ~40 岁女性,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并发症 多,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临床普遍认 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于遗传、环境、感染、性激素等多 因素所致的自身免疫系统应答慢性疾病,病变部位可累积多 个器官组织,患者免疫系统缺陷主要表现为 T 细胞失衡及巨 噬细胞、淋巴细胞功能异常 [6 -7]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 何种原因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会出现 B 淋巴细胞 过度增殖,合成释放大量抗体,导致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皮 肤、关节、肾脏等部位,在 C 3 、C 4 等补体的参与下,发生急慢性 炎症反应及组织坏死,引发机体多系统损害 [8 -9] 。Schneider · 0 2 7 2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Aug,26(24) 等 [10] 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亚群功能异常活跃,而抑制性 T 淋巴细胞功能降低,患者 Th1/Th2 平衡失调,且 Th1/Th2 平衡失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临床普遍认为,Th1/ Th2 类细胞平衡向 Th2 方向漂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重 要病理过程之一。Agea 等 [11] 研究表明,机体内 IL -6、IL -10 的高表达,不但能够促进 B 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导致产生 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加重组织器官损伤,还能 够降低 IL - 2 和 IFN - γ 的分泌水平抑制 Th1 细胞,导致 Th1/Th2 类细胞平衡向 Th2 漂移。陈薇薇等 [12] 研究发现,系 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 Th1 细胞因子 IL -2、IFN - γ 减 少,Th2 细胞因子 IL -6、IL -10 高表达,且改善患者低 IL -2、 IFN - γ 水平和高 IL - 6、IL - 10 水平,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 Th1/Th2 紊乱状态,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中医辨证将本病归属为“阴阳毒”“日晒疮”等范畴,临 床多以阴虚内热型居多,认为本病以肝肾阴虚为本,热、毒、瘀 为标,虚实夹杂,且本病在治疗过程中所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为阳刚之品,相当于“壮火”,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损 耗阴精,出现手足心热、盗汗、潮热、口干等阴虚阳亢症状。故 临床治疗应以滋阴补肾、清热泻火为治则。本研究所用组方 中知母可“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具有清热泻 火、生津润燥之功,知母中的多糖和苷类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 抗炎活性,并能减轻糖皮质激素所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13] ; 黄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黄 柏中的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调节免 疫功能 [14] ;地黄为补肾之要药,益阴养血之上品,有滋阴、养 血之功效,主治阴虚发热、消渴等证,地黄水提取物能显著提 高小鼠外周血 T 淋巴细胞,明显改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 疫功能 [15] ;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其中丹皮酚 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静、镇痛、降血糖、抗过敏及免 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泽泻具有利水化痰、燥湿降火、补阴 益气之功效,其中萜类有效成分具有利尿、降压、抗炎以及免 疫调节等作用;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之功效,其水 煎液能抑制 T 淋巴细胞的活化与淋巴因子的释放,对小鼠体 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一定增强作用 [16] ;山药具有补脾益 肾、生津益肺之功效,其中山药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调 节血糖等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 效,其中多糖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利尿、免疫调节以及调节 胃肠功能的作用;益母草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其 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 镇痛等作用;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效,其中鳖甲 多糖等有效成分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诸药配伍,标本兼施,疏泻相济,共奏 滋阴补肾、清热泻火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狼疮活动、免疫指标以及 Th1 和 Th2 细胞因子改善均显著优 于对照组。提示知柏养阴汤能够通过改善 Th1/Th2 细胞因子 失衡状态,调节和维持患者的 Th1/Th2 平衡,从而促进患者紊 乱的内环境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 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