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零基础手绘 2019-11-16

古必有老相,开门见沧桑。

战国晚期古玉剑首,直径4厘米、厚0.5厘米(图1):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1-1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1-2

(1)料:上乘的和田白玉,致密、油润、细腻。

(2)型:直径4厘米,从正、背面正视观测外缘略微向内倾斜,符合璧芯料形状特征。古玉原料稀缺,往往“因料施工”、“依料成形”,几乎每一点玉料都被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参加《古玉学步(58):片饰器定型——巧用边余料钉线打样稿》),所以此件玉剑首很可能是以璧芯料制作而成。

(3):纹:正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层,内层饰卷云纹,外层饰谷纹,均为战汉所常见的纹饰类型(图2)。背面光素。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2

(4):工

切工:外缘为管钻切割;剑首背面留下最初的片切割痕迹残留(图3)。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3

钻工:除外缘管钻切割成型外,背面用管钻钻出半深圆形凹槽,并且分别在凹槽内外等距离哥管钻三个穿孔(图4),以便剑首与剑柄相连接固定。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4-1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4-2

琢工:内外层分隔区雕琢双圈为分隔纹,内层卷云纹以阴刻线雕琢,外层谷纹以典型的减地法完成。减地余留下的雕琢痕迹和雕琢痕上留下的打磨痕迹,是此件玉剑首留下的古工特征,为最大的看点所在,值得细细品味揣摩(图5)。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5

打磨工:略显粗糙,不是所有战汉古玉都打磨玻璃光。

(5)沁色:极佳的玉质使入埋千载的古玉仅在少许部位留下土黄沁和浅褐色沁。

(6)包浆:包浆浓郁,甚至处处可见蹦缺的使用痕迹上也沁、浆一致(图6),古韵赫然宝光四射。

古玉拾粹(2):沧桑特征细观摩

图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