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咳喘知多少?

 忆一下 2019-11-17

小儿咳喘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病机复杂多样,笔者认为小儿阳气怯弱,娇嫩不实,寒邪易侵;寒邪闭肺、肺失宣肃是发生咳喘的主要原因。阳气怯弱,气血运行推动力弱,体内代谢产物因而停蓄,痰瘀由此而生,所以治疗咳喘时在化痰散瘀的同时亦应考虑温阳益气;阳怯气弱的同时,小儿的脾胃功能更显怯弱,积滞相应就会同咳喘并存,故在治疗咳喘时消食导滞法常同时并进。

1. 阳怯寒必侵

这里的阳是指小儿与生俱来的阳气推动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元真,实指阳气,也就是说人若能保持五脏“元真”运行通畅,即可保身体平安、和谐、健康。清代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也认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医理传真》载“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医法圆通·自序》提出:“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近代名医徐小圃认为“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阳气怯弱既是小儿百病由生之根,更是咳喘发生的内在原因。

既然小儿咳喘的内因是阳气怯弱,所以其咳喘首当是寒邪犯肺。《素问·咳论篇》云:“其寒饮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寒主收引,寒邪闭肺,出现咳嗽、呼气不畅、鼻塞、涕阻等肺气郁闭的表现,故治疗就当给以辛温宣肺法。

2. 气弱痰瘀生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小儿从出生到发育成长为成人,气伴随其一同成长,由幼稚逐渐成长为成熟、强盛,升、降、出、入仍然是其气运行的基本形式。但气化功能是有别于成人的,由于小儿离开母体后,五脏功能均是刚刚启动运行,外不适应自然空气和环境,内不适应饮食,其体内物质新陈代谢以及废物的排泄等都与成人截然不同,这里都可归结为“气弱”。

气弱应是小儿生理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提出“小儿脏腑之气软弱”。《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前人均已认识了小儿气弱、易被邪侵的一面,其病理产物以及废物的排泄易产生痰瘀,以致小儿咳喘复杂多变,缠绵难愈。

而肺气稚弱,气化能力对于小儿自身生长发育尚且自顾不暇,倘遇外邪侵袭,肺气被郁,津液代谢输布障碍,痰液形成,阻塞气机,升降失司,清浊失调,不能行血而生痰,痰阻肺络、气道,轻则咳逆频作,重则气逆喘息。“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一旦有瘀血和痰浊,必然导致津血互化互渗的功能受阻,造成痰瘀交阻于络脉,《血证论》“须知痰水之壅,由于瘀血使然”,说明痰瘀一旦形成,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痰瘀互生的恶性循环。明代罗周彦《医宗释言》说:“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互结,导致小儿咳喘变症多,病情反复。

3. 咳喘积滞并

早在《内经》就有“食于胃,关于肺”的相关内容记载,历代医籍亦有补充发挥,到《医学入门》提出:“食咳因食积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麦芽。”说明积滞引起咳喘的病因古代医家早有认识,积滞初起亦多寒,损伤脾胃阳气则生痰而咳喘。

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知自调,若喂养不当,或贪吃过量,或过食肥甘难以消化食物,或过用苦寒药及抗生素,尤其是冰箱的普及,小儿嗜好冰镇饮料及食物,使寒凉冰伏于胃,极易损伤脾胃阳气。正如《诸病源候论·宿食不消候》指出“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客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

脾胃阳气被遏,温化水湿功能受损则酿湿生痰,上渍于肺,肺失宣肃则为咳喘。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纳化能力,致使饮食不能及时腐熟运化,导致气滞湿生,酿生湿痰,痰湿犯肺,肺失宣肃而成咳嗽。《医学入门·痰分新久》记载:“人之气血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生于脾……若挟食积淤血,遂成窠囊痞块,又名食痰。”《石室秘录·痰治法》也说:“上焦之痰,原只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金气肃,何致火之上升乎?

积滞引起气滞,气逆犯肺,肺失宣肃则为咳。饮食积滞于胃,影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气机升降失常,继而导致肺气壅滞出现咳喘。《诸病源候论·咳嗽候》亦说:“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壅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积滞蕴久而化热化火,上炎侮肺,肺失宣肃则为咳。《儒门事亲·咳分六气毋拘》说:“火乘肺者,咳喘上壅,涕唾出血,甚者七窃血溢,非火咳之乎?”《血证论·咳嗽》亦说:“五更咳嗽,为食积之火至寅时流入肺经。”积滞亦可成瘀,瘀血内停,肺之气血运行不畅则咳嗽。食积内停,胃的血运不畅则成瘀,加上“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易出现肝旺困脾之证,因而加重瘀血内停。肺气运行需血的载动,血停则肺气失宣而咳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