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芳草屋845 2019-11-17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大家好,我是二十八个字。

今天仍然不想写长文,继续写篇短文,侧重理论说教。这篇文章之后,我将休息一到两天,研究一下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将今后的文章重心转移至“28字推演体系”的应用层级,即,以“推演体系”来讲解现代人事物的推演变化,可能更为大家所兴趣。

28字推演体系重在推演,古籍方面最好的范本就是《周易》,所以,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我都在用《周易》做解释。但28字推演体系只是易道系统下的一个分支,一个小的“闭环”,尚不足以阐述易道的大用。这点要明确。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在此前的留言中,有位朋友说我的推演体系是“兵家之道”,而非“易家之学”。其实,这个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理解“28字推演体系”的最好思路还是易学,尤其是易学“形而上”的部分。“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个层面是不立文字的,一切自然而然,自然衍生变化,是没有文字桎梏的。我们看到的《系辞》就涉及到了这部分,《周易》64卦的卦文,就没有涉及到这部分。说到底,64卦主“应用”,属于“形而下器”。

如果想要透过64卦来接触“形而上道”,你还必须得突破64卦的桎梏,研究到“卦”本初的溯源里面去。这个时候,《系辞》就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如果单单从64卦研究本原,确实需要非常大的力气,轻易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1

既然《周易》那么麻烦,那不如降一个层级,从“兵家”这里突破一下,然后再求登堂入室。其实,真正“道”的层次是可以没有任何具象的,你从任何一件事情中都可以看到“道”的影子。

或者,你通过任何一件人事物都可以领悟出“道”的存在。上面的这位朋友说我是“兵家之学”也完全可以照着这个思路去理解。

另外,28字推演体系,她的用字层面也确实是参考了兵家,就比如前面几篇文章曾大量引用的《孙子兵法》。之所以要用孙子兵法,还是因为方便理解,没有思维障碍,除此之外,并没有特殊的意义。

比如“形势几变”4个大字,“形”与“势”就是《孙子》一书中主要讲解的内容。通观《孙子》一书,主要思想还是要阐述“势”。“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我们昨天的文章也说过,一般而言,事情到了“势”的阶段,结果差不多也就被注定了。“形”的阶段就像“排兵布阵”,“势”的阶段是胜败的主要诱因,“几”往往就是一瞬看你能不能把握,“变”的阶段贯穿始终。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形势几变”4个大字,用字层面,“形”与“势”都可以从《孙子》一书中找到出处或例证,“几”与“变”则更多的来源于《系辞》。事实上,无论儒道释,亦无论先秦百家,“形势几变”的用典都可以大量找到。

说到底,这是国学的一门学问,是历史的一门学问,是阐述“道”的一门学问,是属于中国人的一门学问。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这方面的搜寻汗牛充栋,是找不尽的。

所以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反复在强调,28个字,用什么字并不重要,关键你要理解这个推演程序。这个程序是不受文字桎梏的,文字的演说只为方便理解。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2

既然提到了“兵家”,既然提到了《孙子》一书,不妨就从这本书中发现“形势几变”的28字推演。

如《孙子》一书开篇讲到的,“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这里就有4个重点,一个是“计”,一个是“利”,一个是“势”,一个是“外”。其中,“势”最为重要。“势”如何形成?由于“利”。“外”与“内”对,“势”对“外”不对“内”,是以“佐”也。“计”者,如何用“势”之谓也。

这里,“利”、“势”两字都是“28字推演体系”中“势”部的组成部分,但内涵要比《孙子》一书更广博一些。

再如《孙子》一书讲到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句话耳熟能详,主要揭示了“形势几变”中“形”的学问。“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用“形”的意义也就是要做到“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用“形”方面,《孙子》一书说道,“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这些都是在说“形”,“形”与“势”相辅相成,“势”最为重要,是成败之几,同时,势从“形”来,“形”与“势”构成一条完整的脉络路线。

具体讲开,“形”与“势”还有诸多变化形式,如《孙子》一书揭示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分合”是“形”运转的两种主要方式,多重组合起来可以做到孙子所揭示的那样“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再如“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奇正相生,循环无端,这同时也揭示了“道”的运转形式,道的外用,在《孙子》这里理解成了“奇正”、“分合”、“虚实”等形式,也恰如其分。说到底,都是阴阳两仪的互相推摩。

《孙子兵法》中的“形势几变”,看古代兵家如何“推演致胜”?

《孙子》还说,“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大家要理解这种“相生相克”、“循环无端”的思维方式,这也是“28字推演体系”主要的运行程序。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这是《孙子》思想的主要体现,他复盘了一场战役如何一步步地“以我为主”的推演变化,但这个推演其实还是很粗糙的,并不值得推广。

但《孙子》也揭示了推演程序的几个重要概念,比如“形”、“势”、“利”、“动”、“分合”、“奇正”、“虚实”等,对于后人的继往开来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