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中医柳毓泉经验——湿热郁卫

 秋风瑟瑟无尽思 2019-11-17

张某,男,28岁,1975年9月15日诊。

闷热汗出,体倦懒动已月余,4天前在烈日下作业,恣饮冷水,当晚头痛、高热住进医院,体温39.8℃,治疗3天效不显而来诊。刻下:恶寒少汗,身热不扬,体温39.2℃,日哺为剧,头重如裹,胸闷不食,肢酸身重,尿黄,便溏,脉浮细濡,舌红苔白腻。为湿热郁遏卫气,三焦气机不展,表里同病。拟三仁汤加藿香:藿香6g,半夏15g,杏仁15g,滑石15g,通草6g,白蔻仁6g,竹叶10g,厚朴6g,薏苡仁20g。以水煎取300ml,每服100ml,日3服。服3剂后,身热、头重、胸闷次第减轻,四肢亦觉舒松,照方续服3剂,诸症告愈。

按:人在天地间生息,受四时六气变化之影响。一年十二月,有六个气候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各行事四个节气60天。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这四个节气,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此时正值夏至后三伏天,气候炎热、多雨,人在其中,所感病多为湿温。本例湿热郁遏卫气,肺失宣发,膝理开合失常,故见恶寒头重,汗出不畅,身热不扬;湿性重浊,客于肌表,则身重肌酸;湿遏胸阳清旷之地,故胸闷不食;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日哺为剧;湿困太阴脾土则脘痞便溏,湿热下趋水道而尿黄,总之,湿热已成弥漫三焦之势。“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当以三仁汤开上,畅中,导下而治之。方中以杏仁轻宣肺气,肺能通调水道,肺气一利,则水湿之邪逐流而下;白蔻仁、厚朴、半夏、藿香芳香化浊,以畅中焦呆滞之气机;生苡仁、白通草、飞滑石淡渗利湿,以清下焦之滞塞,合竹叶以轻清宣透郁热。至此,三焦通畅,大气一转,则湿热浊秽尽化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