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话好好说

 周纳森 2019-11-17

有话好好说

——家庭正向语言系统的建立

宜都市教学研究室 潘素容

养育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每一位父母的重要职责,正如美国慈善家罗斯.肯尼迪说:“照看孩子不仅是一种爱与责任的表现,也是一项职业, 就像世界上其他任何令人尊敬的职业一样,它充满乐趣和挑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养育孩子, 是一种修行;陪伴孩子,就是一种教育。我们一直陪伴着孩子,那到底应该如何在陪伴屮培养的好习惯,让孩子的行为从依从阶段到认同阶段再到内化阶段转变,最后形成稳定的好习惯呢?

前段时间在微信里看到一个故事比尔·盖茨的女儿在2岁自己穿鞋子时,对妈妈说:“妈妈,穿鞋子很困难,不过我最喜欢做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一个2岁小 孩能如此积极,因为每天比尔·盖茨先生和太太出门前都会和女儿讲,爸爸、妈妈今天又要去挑战自己,做困难的事情了!重复2万次后孩子也会了。为什么很多家庭孩子消极?因为每天家庭语言系统是:“烦死了!不可能!没办法!”所以家庭语言系统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一、由妈妈们的抱怨引发的思考

在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连几天都遇到儿子班上一个同学的妈妈。每次一遇到那位妈妈, 她都会满面愁容地数落她女儿的种种不是:如每天早晨都睡到快迟到才匆匆起床,连早饭都来不及吃;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写,能躲则躲,实在躲不过去才硬着头皮去写;花钱上那么多辅导班,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等。反正,每次一遇到我,她对女儿的抱怨模式就自动开启,感觉她的女儿身上有数不完的缺点和不足,没有一丁点儿的长处和优点。之前我对她的女儿一无所知,但在这位妈妈持续的语言描述下,我头脑中逐渐建构出了一个懒散、顽劣而又不爱上进的女孩形象。在听完她接二连三的抱怨后,我突然对那个妈妈的女儿,而不是对那位妈妈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每天生活在这位妈妈消极的语言炮轰下,女孩内心又受到了哪些伤害?她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妈妈这种没完没了、慢慢浸入式的隐性伤害呢?

后来我很好奇地问儿子,那个妈妈口中的女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儿子说那个女孩学习比较懒散,上课从不专心听讲,经常因不及时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且嘴巴特别能损人,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同学都不太乐意和她一起玩。

由眼前这个女孩的经历,突然想起一位好友的经历。在我眼里,友人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容貌气质典雅,才气逼人,这样的条件应该足够自信吧。可真实的情况是,我朋友一直生活在极度自卑里,做什么事情都不够自信,为此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和深造的机会,事业发展的高度与她的才华远远不匹配。

为何会如此?这要从好友儿时的成长经历谈起。其实友人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四口,兄妹两人,父母婚姻美满,对自己的孩子也很温暖、体贴。但问题却出在妈妈身上,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尽自己最大可能呵护和宠爱两个孩子。但是唯一的缺憾是妈妈的脾气特别率真,口无遮拦。友人的哥哥继承了父母的优势,长得非常高大帅气,但是友人小时显得有点先天不足,体型瘦弱,偏偏额头又很高大凸出,头发又黄又少。因此,妈妈经常会玩笑地说: “闺女啊,你看你哥多帅,再看看你,真不知你随谁啦,你看你那高额头,真丑啊!”每当友人做事情失败时,妈妈也会开玩笑地说:“闺女啊,你可真够笨的,连你哥聪明程度一半都不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女儿”等等。诸如此类事情发生多了,友人说自己逐渐对自己的容貌和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越来越不自信。所以,成年后,即使友人出落得美丽大方,才气逼人,经常被周物赏识的目光包围,但童年的经历让她始终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和认可。

记得一位心理专家说过:“你的世界就在你的头脑中。”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建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语言,尤其是与之朝夕相处的父母和家人。父母通过语言传达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信息,同时也传递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并在无意识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人是语言化的动物,语言对人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语言可以成功地将人的观念、期待以及无意识的态度和看法带入到被评价者内心世界中,从而影响被评价者的个性、世界观或人生观的形成。此外,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语言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焦虑水平、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学家关于语言对人的影射的实验

关于语言对人的影射作用,心理学家曾做过许多相关的实验研究。如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Bargh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他用“年老”的相关词(包括皱纹、年老等)影射实验对象。这种影射导致的结果是,实验参与者走路更慢、更佝偻了。然后Bargh将实验更进了一步,决定使用积极的影射,比如“成就”“毅力”和“成功”等词,结果发现,实验对象被这些词影射后,智力及记忆力测试的成绩,比没有影射的对照组好。再如荷兰研究人员DijksterhuisKnippensberg进行的影射实验。他们找了一批人,请他们为下一次实验进行描述。他们被告知,这是为下次实验做准备,需要对“足球流氓”“秘书”及“教授”这三种原型进行描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通过对原型进行描述,自己已经被影射了。参与实验的被试分别被“足球流氓”“秘书”或“教授”影射后,他们接受了智力测试及记忆力测试。描述“足球流氓”的人,无论是记忆力还是智力的测试,表现得最糟;其次是描述“秘书”的人;表现最好的,是描述“教授”的人。而且在实验之前被试都没有更努力学习,什么也没有改变,除了发生的影射。

三、父母可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形式。Jackson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其社会适应程度存在一定相关,父母通过语言传递的一切信息都在教导儿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会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父母的语言或诉说其实就是在向孩子传递或建构一种信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和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经常向孩子说什么,并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说,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通过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而这些都将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因素。

案例:接到一位家长向我求助的微信,内容是:孩子不但不做作业,还老是说我交啦,我没有记录到,我不知道要做的。每次感觉她都好无辜,她是被冤枉的。我相信她会改,我一直感觉她会随着年龄增长会改变的。今天又获知,老师找不到她的考卷。现在初二了,老是不完成作业怎么办?

接到短信,根据妈妈的描述,我的基本判断是这是一个不爱做作业的孩子,成绩不会好到哪里去。与家长面聊的时候,我首先问家长:“孩子在哪所学校读书?成绩在班里怎么样?”家长的回答让我啼笑皆非:孩子在我们当地最好的一所私立学校读书,成绩在班里中上等。我不解地问:“一个老是忘记交作业的学生,成绩怎么能中上等?说明孩子很聪明,智力不错啊!”家长说:“就是两次找不到作业,老师打电话给我了。”原来事情没有家长说得这么严重。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和我交流,这是真的。”我笑说:“你这样描述一个人,我也不愿意和你交流啊!把一两次说成总是,让我觉得你的孩子是个厌学的坏孩子。”家长听了脸红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像这位家长一样,对孩子的问题描述不实事求是,附加道德评判,让孩子反感甚至讨厌,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如何与孩子好好沟通、好好说话真是一门学问。

以上案例,从家长聊天记录看,妈妈使用了“老是”“总是”“每次”,这些语气口气,是属于对孩子的道德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习惯性地使用评价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孩子不爱听,孩子会关闭与父母继续沟通的大门,孩子会理解为接下来等着的就是妈妈的批评、指责,而我们的孩子会聪明地选择绕道而行!与你保持距离!有的孩子甚至反过来用语言攻击父母。怎样和孩子有话好好说?

(一)父母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说

案例:1、是家长教会了孩子推卸责任

一个雨后的周末,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书,附近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在和一个比她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个不小心,小女孩一脚踢空,闪了个趔趄,跌坐在草坪上。恰巧跌倒的地方有一摊积水,弄脏了小女孩的裙子。小女孩“哇”—声大哭起来。闻声而来一个年轻妇女,貌似是小女孩的妈妈,—看到小女孩弄脏了衣服,厉声训斥起来:“怎么这么不小心,又把衣服弄脏了?刚洗的衣服! ”边说边提起小女孩的胳膊,把她拎了起来。小女孩还未站稳,妈妈又用手指戳着她脑门,撇着嘴说:以后不带你出来玩了!”小女孩晃晃悠悠地抱着妈妈的腿,哭得更大声,边哭边指着旁边的男孩说:“是他把我推倒的!”站在一旁的小男孩一脸懵懂,不知所措地看着女孩。

看到这一幕,我惊呆了: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怎么能污蔑男孩推倒自己呢?

这时,男孩的妈妈也急忙赶了过来,安抚着小女孩,并不断地向小女孩的妈妈道歉,不时地瞪一眼小男孩。小男孩委屈地哭了起来。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蹲不身子摸了摸男孩的头,向两位妈妈描述了刚才看到的景象。妈妈们开始吃惊,继而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各自拉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

男孩的冤屈得到了申诉,可是我的内心依然不能平静,我在不断地思考:小女孩为什么要冤枉男孩呢?四五岁的孩子,内心幼稚纯洁,像一张白纸,可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疼惜,或者不想再被妈妈批评,她选择了将跌倒所要承担的责任推给男孩,借此来保全自己。我越想越害怕:如果长此以往,一旦小女孩再犯错误,她会不会形成惯性地将责任推给其他人呢?第一次推卸责任成功后,她以后会不会对事务毫无对错之心而不顾后果任性妄为呢?孩子的责任意识是不是就这样被磨灭了?试想,如果一开始年轻的妈妈看到小女孩跌倒,不是恶语相加训斥威胁小女孩,而是关心鼓励小女孩,小女孩不是就不会冤枉小男孩了吗?孩子的责任意识是不是就能够慢慢培养起来了呢?家长不当的言行,在孩子心灵洁白、的纸上画上了灰色的一笔。

案例:2、请接受孩子的善意

—个炎热的下午,我躲到自助餐厅里纳凉,顺便看点书。恰巧一对母子坐在我旁边。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活泼又可爱;年轻的妈妈戴着眼镜,看她的着装打扮像是个白领。他们点了一份套餐。

就餐期间,妈妈对儿子说: “妈妈给你点了你最爱吃的鸡肉, 妈妈爱不爱你呀?”

“爱!”小男孩边吃边看着妈妈,开心地笑着说。

一会儿,小男孩夹起一块鸡肉,高举着手欢快地送到妈妈嘴边,满怀期待地看着妈妈。可是妈妈皱了皱眉,用手把筷子挡住,不耐烦地躲开,语气生硬地说:“你知道妈妈在减肥,还给妈妈肉!小男孩热情的心仿佛被冷水浇了-下,收起了笑容,愣在那里。他像是犯了错误样,默默地收回筷子,把鸡肉放到餐盘旁边看到这里,我有点难过。

为了小男孩,更为了妈妈:小男孩—片孝心,把自己最爱吃的鸡肉送给妈妈吃,这是对妈妈多么纯真、 多么质朴的爱啊,可是妈妈不仅没有接受孩子善意的举动,还训斥了孩子一顿,这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多么大的创伤啊!孩子怎么知道你正在减肥呢?即使是在减肥,那也应该向孩子说明情况,并对孩子的爱表示感谢和赞扬啊,怎么能训斥他呢?这以后还叫孩子怎么敢主动孝敬你、爱你啊?

以后母子之间还怎么交流呢?年轻的妈妈缺乏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不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善意。

案例:3、对孩子的爱,要细腻点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名为《孔雀》的电影,感受颇深。其中—个镜头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年轻的女孩征兵失败,心灰意冷地躲在房里不吃不喝。爸爸急忙踹开房门,一家人又拉胳膊又扯腿,将她摁倒在床上,然后朝她嘴里塞馒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镜头,父母怕女儿想不开饿坏身体,就强迫女儿就范。虽粗鲁,却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孩子粗犷的爱,这种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作为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能理解接受吗?这不又让我想起发生在上学期的一件事情。

一次,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于是班主任便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家长一来到办公室看到孩子,气上心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板着脸吼道,我给你吃给你穿给你学上,你还不用功,你还学什么学不如回家算了。孩子桀骜的反击到:你们都不关心我,我还学习有什么用?我活着都没意思!听到这话家长生孩子想不开,语气软下来说,怎么不关心你?你要什么就给你买什么,这还不够关心吗?孩子反问道你有问过我在学校里过得开不开心吗?我学习不懂的时候你有帮助安慰过我吗?你只会在我成绩退步的时候批评我。孩子越说越激动最后伤心的哭了起来,家长对问的无言以对,也默默的哭泣起来,母子俩哭成一团。

原来,家长自以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了,就是对孩子的爱,却忽略了孩子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爱得太粗犷,可是孩子年龄还小,心智发 育还不成熟,还不能理解接受这种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自认为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可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的原因。不被理解的爱,或许比厌恶更可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家庭的高素养教育环境,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如果根坏了,花朵不能汲取到充分的营养,肯定会枯萎;相同的道理,在家庭中,如果家长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那孩子也肯定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所以要想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首先要学会做家长的艺术,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曾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日本妈妈,拉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找到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教育专家铃木镇一,说:“铃木先生,你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你看我的孩子能够成才吗?”铃木头也不抬地说:“不能。”那位母亲很疑惑地说:“你头都没抬,怎么能看得准? ”铃木说:“你在怀疑孩子不能成才,所以她成不了才。”再如,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心理专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以随机挑选的小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做一个普通的智力测验,然后告知实验学校的老师和校长:“这个智力测验可以显现岀儿童今后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名单上的这些孩子都是很有潜力的学生。”半年后,实验者重新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被告 知“有潜力”的学生测验结果比没有告知“有潜力” 的学生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明显提高。事实上所谓“有潜力”的学生只不过是从班级学生名 单中随机抽取岀来的,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实验中对学生学业成绩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教师对“有潜力学生”的期待和关注,其中必然包括教师激励的语言 和期待的目光,而学生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而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期望标准。心理学界把这种期待着一种可能实现的强烈信心,对方便会答应他的期望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社会化的基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语言的雕琢或塑造作用更持久也更具有影响力。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技能和技巧。在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时,如果想使沟通达到积极的效果,父母首先要以一种平等、尊重、温暖而又充满期待与信任的态度与孩子交往。也就是说父母想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有相应的充满鼓励和期待的语言去暗示和塑造孩子。深谙儿童心理的几米曾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漫画中以孩子的口吻抱怨道: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意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收音机里有位专家悠悠地说:多少人希望他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往往却让他的孩子累死在终点;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总是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无论孩子顽劣与否、聪明与否,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能始终以一种温暖、充满关爱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孩子,能始终用一种正面积极而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定会成长为个快乐而又积极健康的人。

(二)父母不可以说什么

社会学家布迪厄明确地指出,语言是一种“温和的暴力”或者是“软性的暴力”。有学者将父母语言类型分为积极语言类型和消极语言类型。积极语言类型包括尊重型、鼓励型、赞美型、宽容型、关心型及教导型;消极语言类型包括话语霸权型、指责型、侮辱谩骂型、冷漠孤立型、妄言断定型、威胁恐吓型及比较型。孩子最喜欢的语言类型是鼓励型,而孩子最讨厌的语言类型包括侮辱谩骂型、 妄言断定型、冷漠孤立型及比较型。父母的积极语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消极语言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且消极语言的频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最大。

在就“成长过程中你觉得父母说过的最伤害自己的话是什么?”的话题调查中,发现孩子们觉得父母说过的最伤害自己的语言是比较型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例如,有的父母说“你看你班那个某某,人家多聪明,数学每次都是满分,你学习那么认真也只考那么几分,难道你真的是脑子笨吗”;“你看看某某是怎么学的,进步那么大,成绩那么好,你和别人差距这么 .以后怎么与别人一起玩啊。二是以成绩论英雄。例如,有的父母说“你看看你在学校都干了啥,除了玩就是玩.每次都考这么差,长大以后能干什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看电视,连笔都不动一下,整天在学校都干啥了,初中毕业后只有打工挣钱。三是全面否定型语言。一个孩子在调査中中写道自己妈妈最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是:“你看看你怎么长得那么丑呢,真不知随了谁…".你做什么事都那么粗心,长大后怎么自己生活…你看你什么都不会,如果没有我准得饿死”;还有家长骂孩子骂得更过分:你看你这个熊孩子真是烂泥 扶不上墙……你看你那个成绩还有什么脸在世界上,赶紧跳河死了算了”。从家长角度而言,以上消极指责的话语都是家长“恨铁不成钢”的表现,是在孩子出现种种令人不太满意情况时无奈之语, 其实家长内心深处迫切希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更 完美,本身并不想伤害孩子。但是,家长的无心之语却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听得多了,上进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慢慢消失。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频频使用负面的否定性语言,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孩子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又会如何解读这种信息呢?很显然,父母的否定性话语首先会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你不应该这样做 等等;负面的语言听得多了,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索性会放弃努力,为所欲为,变得更加任性、不听话。另外,父母的指责和批评性语言只是暂时阻止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记住了不要做什么;而没有从 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因此,孩子内心仍然很混乱,不知自己该如何去做。

基于此,父母在教育或批评孩子时,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只看孩子行为本身,就事论事,不要无限把孩子的问题放大,更不要批评或指责孩子先天不足。当孩子出错时,父母可以适时委婉地指岀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与孩子展开讨论,或给孩子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促使孩子做出改变。反之,如果孩子出错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指责或批评,其结果必然是孩子伤心难过甚至愤怒,心理上的逆反会使孩子的行为变本加厉。因为错误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惩罚,在迫切需要理解、支持和帮助时,父母的批评或指责更会加重孩子的难过和不安,让其跌入自卑的深渊。如有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道:“一次数学测试我好不容易考了八十多分,当我高兴的告诉父母这个成绩时,他们却冷冷地来了句‘那二十分到哪里去了’我像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内心绝望无比。他们只关注我有没有考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分数,全然不关心我为了那八十分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 ....从孩子的自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内心 那无以言表的伤心和失望。这个孩子是多么期望父母能以积极赏识的态度去看待这个分数,能肯定他为学习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但是父母冷冷的否定话语顿时让孩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愿望。

俗话说:“良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父母的语言是塑造孩子个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的谈话。世上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和父母说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父母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可能会成为植入孩子心中的一枚种子,从而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父母可以说什么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 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 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嚎叫,便说:“主人也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看完这则故事,让我不禁联想到亲子关系问题。在我做咨询的十几年间,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孩子们常常会谈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正像故事中的小猪和绵羊(乳牛)一样,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往往很难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孩子抱怨父母太霸道,不理解自己,而父母则责怪孩子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曾说过:“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 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 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这句话道出了亲子关系存在问题的症结,给为人父母者很大的启示。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呢?

1、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如果父母总是以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不靠谱” “太幼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责,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的无视甚至伤害,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孩子会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拒绝和父母沟通,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意和父母说。

我自己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天,读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看起来情绪不高,垂头丧气的,我问他怎么啦,他难过地说:“妈妈,这次数学考试, 我没考好,只考了 85分。”我一听,说话的语气也严厉了起来。“怎么才考85分?最近上课是不是没认真听讲呀?”听我这样一说, 儿子扭头就躲进了房间。后来我了解到这次考试题型比较灵活,

全班考80分以上的只有4名学生。我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尊重孩子,当孩子的话说到一半时,就主观上认定了 “他的低分是由于学习不认真造成的”,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没有认真倾听孩子。

这样类似的场景常常发生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亲子沟通的不顺畅,此时的孩子难免会对父母关上“心 门”,甚至会对父母心怀怨恨。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要充分地尊重孩子,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 托岀,这时我们就可以全面地了 解孩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一起分析事情的缘由,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沟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 尊重和关爱,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沟通中父母要如何 倾听孩子的心声呢?首先,父母应耐心、用心地倾听孩子,不打断孩子的话,无论孩子说什么,都先不给予评判,尊重孩子的所 有感受。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我在他和我倾诉时点头或“嗯” “哦”等表示父母对他所说的话有反应,回应道,原来是这样呀,考卷确实太难,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这样就能能体会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引导,促进了沟通的有效进行。

当时听到儿子说考试得了 85 时,我不做评判,而是继续听下 去,就不至于使沟通戛然而止。 其次,父母应学会鼓励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当孩子想和你沟通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亊情, 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认真地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

父母要不时地总结、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对他所说的、所 想的内容做出反应。如当孩子讲完这次考试的情况后,可以回应了,你也别太伤心啦”。

2、积极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心理学上的共情是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人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意图,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简单地说,共情就是换 位思考,能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点,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尊重对方。

在与孩子互动沟通中,我们要和孩子产生积极的“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场, 理解他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这是有效沟通的良好开端。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妈妈是怎样做到共情的。

一天,12岁的儿子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刚才隔壁家的小虎把我的自行车给弄坏了。”

妈妈说:“哦,是这样啊。你一定感到很难过吧,因为小虎把你心爱的自行车弄坏了。”…

“当然啦,那可是我十岁生日时奶奶送给我的礼物。”

妈妈说:“我知道这辆自行车对你意义大。现在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妈妈,你和我一起去修理自行车吧!"

在去往自行车修理店的路上,孩子又和妈妈具体描述自行车 “受伤”的经过,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呀,那小虎似乎也不是故意弄坏你的自行车的呀。”孩子 呵呵地笑着:“是呀,他才学骑车,车技还不好。看来明天我还要继续教他拐弯的技术。”

—场小风波就在妈妈的积极共情中云淡风轻地过去了。当孩子带着“生气、难过”的情绪进门时,此时他最需要的不是妈妈的说教,而是妈妈的认同和理解, 妈妈正视了孩子的感受,积极给予共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太善于“说教”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往往看到事件本身,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总是急着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 决问题。父母只关注于自己的感受,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在这样情境下的沟通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而积极共情要求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关注和认同, 此时孩子会主动向父母敞开心扉,愿意告诉父母心里话,使得亲子沟通很顺畅地进行。在共情时,我们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走进一些误区。当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要总是问“你为什么会这样”。

共情不是要父母事事都赞同孩子的想法,而是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特别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在共情时父母要具体化地表达自己 的回应和态度,如父母不要简单地说“我理解你”,而要将表达具体化,告诉孩子“你被老师误会感到很委屈”;共情并不是要在身边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一个拥抱,静静地陪着孩子,也是共情,等孩子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愿意开口的时候再交流;父母在共情时反应不要过于强烈或冷淡,当孩子向我们描述一些事情或感 受时,我们的回应要有度,既不能反应过度,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似乎那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3、接纳孩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美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麦道卫博士曾说:“比起孩子获得的成就,我更欣赏孩子的努力;我欣赏孩子作为人的价值,更胜于他们的努力。”因此,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的是完整的他,而不是喜欢他的某些局部。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自己的优点也,不足之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永远爱他的,不管他在某一件事上是对还是错,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父母要让孩子清楚地明白:爱他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不是因为“他考了100分”“他是三好学生”为人父母是一种学习,不是“成绩” “荣誉”等外在的东西。因此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 “无条件的爱”。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事例中的妈妈是怎样接纳孩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

一天,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军踢足球把隔壁班的窗玻璃给打碎了。小军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付了赔偿金。小军放学回家一进门看到妈妈怯生生地说:妈妈,我今天做了错事,害你被老师叫到学校,你一定觉得我让你丢脸,你还会像以前那样爱我吗?妈妈走过去,搂着她的肩膀带着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说:你是妈妈的儿子,妈妈永远爱你,虽然今天你不小心踢破了窗玻璃,以后要注意了。小军说妈妈以后我会注意的,不再教学去踢球了,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打破玻璃,你一定也很害怕,感到很后悔。小军一个劲儿点头,深深地感觉到了,妈妈的理解和爱。

小军妈妈接纳了孩子所犯的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在不断错误,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让孩成长。在与孩子的互动沟通知道妈妈不会因为“打破玻璃”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用心倾听,这件错事而不再爱他,小军也明孩子内心的声音,与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之处。积极共情,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面对孩子,父母可以通过多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予多种方式对孩子表达这种无条件的无条件的爱。当孩子遇到困惑时,首先要进亲子之间的沟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开口表达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融洽的关系;不要着急给出对与错的结论。更不要随便给他贴上“标签”,不过多地评价、指责孩子;其次,接纳孩子做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所拥有的全部情绪和感受父母要抛弃成人的主观想法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和观念来了解他这样才能真实的领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最后在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如轻柔的声音,温暖的拥抱等向孩子传递的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坚定地告诉孩子,无论你变得怎样,其实我们之间产生了矛盾,我也一样,爱你为人父母是一种学习,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在与孩子的互动沟通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女孩子产生积极共情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个体的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作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中最亲密的伴随者和引导者,父母对孩子关注的视角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某种行为的关注,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提供一种暗示,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朝向父母关注的方向发展。父 母积极的、充满期待的关注会给孩子以前行的力量和勇气,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孩子发展的潜能。相反,父母对孩子消极的、负面的评价,会培养出一个灰头灰脑、萎靡不振的孩子。

孩子喜欢或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语呢?在就“记忆中父母说过的最让你感动或温暖的话语”调 査中,有许多孩子说父母说过的最让自己感动或温 暖的话语有:“加油,宝贝!也许你有缺点和不足,但在父母眼里你是最棒的,我们相信你,也会永远 爱你,’;“也许有时我们会朝你发脾气,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是发自内心为你好;你要相信我们,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你能原谅父母 无心的过错”;“宝贝,要记得每天按时吃三餐,晚上要早点休息,学习很重要,但爸爸妈妈不希望你因学习而熬坏身体”;“这次考试虽然不理想,但你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的努力和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辛苦啦,宝贝!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争取好好考”等等。从以上话语可以看出,其实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并不高,失败时父母 一句宽容激励的语话会给孩子注人重新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忙碌学习生活中,父母体贴而充满关心的问候会给孩子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注人一些温暖和力量;当学习上取得进步时,父母不遗余力的肯定和赞赏会是他们不断追求的动力和支撑。

总之,作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引领和人格上的塑造。孩子在家庭中生活,不仅仅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父母语言的影响和塑造中。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不能无所顾忌、口不择言。虽然父母不一定能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但是只要家长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自己不想听、不愿意听的话语决不出现在自己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的沟通必然是积极而友好的,孩子自然不会为父母的语言所伤害或激怒。

无论何时,当我们想要和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态度,无论多么愤怒、焦虑和难过,都要处理好情绪后冷静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有种被尊重、被理解的好感觉。这样的谈话才有可能触及孩子的灵魂深处,才能真正发挥父母的教育引领作用。此外,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一句话可以把人说笑, 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跳”,父母不要想当然地以 “真理的化身”或“命令传递者角色”与孩子沟通,不对等的交流很难获得期待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把自己的心门早早关闭。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温暖而又善解人意的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