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
一、贯通——解题的6大通法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题题型虽多,但考查实质一样,其解题的着眼点也一样,下面就针对连贯的6大着眼点,做详细讲解。
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 [例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自主尝试]选 [解析]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既不符合文段意思,又不符合事实。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项和语段主旨一致,故选B。 [例2](2018·全国卷Ⅱ,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自主尝试]选 [解析]首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而四个选项都是说创新精神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A项和B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项和D项将“创新精神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制约了……”和“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前者表述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C项。 2.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3]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在城内。 A.甲a乙b B.甲b乙a C.甲a乙a D.甲b乙b [自主尝试]选 [解析]解答此题要保持句子主语的一致性。整个句子的陈述对象(主语)是“白帝城”,甲a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陈述对象不符,要排除。乙b的主语是“古迹”,也与陈述对象不符,要排除,故答案选B。 [例4](2018·全国卷Ⅰ,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应有尽有,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自主尝试]选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陈述对象,以及语意的提示。上文“对不熟悉的人而言”,陈述的对象是“不熟悉的人”,A项和B项的主语是“大洋一号”,和上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A项和B项。C项,“迷宫”和下文的“在这里”相呼应,排除D项,选C项。
[例5]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________。() A.它面容清秀,身体矫健,眼睛闪闪有光,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B.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C.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四肢轻快,身体矫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D.它眼睛闪闪有光,面容清秀,身体矫健,非常敏捷,四肢轻快,非常机警 [自主尝试]选 [解析]从逻辑顺序分析,应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即按照由“面容”到“眼睛”、由“身体”到“四肢”的顺序来排列。答案选B。
[例6](2015·湖南高考,有改动)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自主尝试]选 [解析] 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洞来”形成前后呼应。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所以横线最后为“雕甍绣槛”,才能与之衔接紧密。而且“两边飞楼插空”与“雕甍绣槛”是不可分的。故答案选C。
[例7]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自主尝试]选 [解析]语段中的“坟地”“石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A项中的“夕阳”“烘炙”“五彩”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中的“透明”格调清新,与原文不和谐。故排除A、D两项。C项中虽然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矗立在江对岸”,就不可能看到江对岸的石碑“字迹模糊”,所以排除C项。只有B项中的“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氛围协调且观察点恰当。故答案选B。
1.句式的一致性 “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例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 A.像披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披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像披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婆娑起舞,像披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自主尝试]选 [解析]C项的句式结构与前文的“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一致,衔接紧密和谐。 2.句式的最佳表意 “句式的最佳表意”是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为强调突出某一方面,要采用最佳的句式,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或肯定句、否定句等。 [例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________。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D.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须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自主尝试]选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消防员训练时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为了强调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比较之下,C项是最合适的。
[例10]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季节,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院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自主尝试]选 [解析](1)“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整齐;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 (2)“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则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好。故答案选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