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静艺:从作者视角探索文章写作手法/福田表达语文专场简讯(五)

 百了山人 2019-11-18

2019年11月14日,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主办的“课堂革命·福田表达/中小学语文贯通式教学”专场中小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精彩继续。下面是崔静艺老师的教学风采。

崔静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现任职于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曾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撰写的论文若干,并被授予教坛新秀等多项荣誉称号。

《千言万语,只为有你——从作者视角探索文章写作手法》

设计理念

01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从作者的视角,从情节的发展当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先有情感的体验,然后从感情的变化当中回忆相关的情节,然后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本节课教师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课内出发,在吃透“1”的基础上,从“X”篇阅读的践行中,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阅读、思考、学习,最终尝试从作者的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分析

02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秋天的怀念》选自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课文。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篇课文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表达“母爱”的情感世界,学习从作者的视角写作的手法,更要让学生在“1+X”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学情分析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中困扰着学生的主要问题。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从读者视角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先从情节出发,甚至为了情节而由感而发,进而出现为文造情的状况。本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从作者视角出发,从情感的变化中推动情节发展,最终回到主题写作当作,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03

1.课文回顾,探索抒情类主题作文写作方法;

2.课外阅读,深化抒情类主题作文写作方法;

3.学以致用,试用所学方法写提纲。

重点难点

04

1.从课内迁移向课外拓展,探索抒情类主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2.学会从作者视角,体会情感,梳理情节,表达感悟。

教学过程

05

一、导入

1.教学目标

2.作文主题 

二、课文回顾

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1.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情感是怎么变化的?

3.情节是如何推进的? 

三、课外阅读,小组讨论

快速阅读《忆母亲》《幸运之泉》两篇文章,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试将这两篇文章的思路梳理出来?

1.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情感是怎么变化的?

3.情节是如何推进的?

四、写法总结

结合课内与课外的三篇文章,总结三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五、学以致用

1.观看母爱相关视频

2.学生当堂写提纲并且展示

六、作业布置

将全文拓展为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板书设计

崔静艺老师采用了对话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评点阅读法、合作讨论探究法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如“春风化雨”般点化,这是真实而有生命力的课堂。


关注公众号:校长视点

回复关键字,领取福利

01

回复“学生”-学生微课

1-6年级名师范读、胡红梅整本书微课

02

回复“课堂”-在线课堂

a.崔峦、李怀源、薛法根等专家的教学报告

b.曹珊、柏玉萍、杨希等名师的教学示范课

03

回复“课件”-专供干货

王文丽、张晶整本书阅读指导免费试读课件

04

编辑:拾一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