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史研究 | 文天祥嫡系之裔今何在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文天祥嫡系之裔今何在

四川 文齐深

据江西吉安富田镇文璧公长子隆子支《文氏族谱》和元明时地方志记载:天祥公只有子二:道生、佛生,且道生、佛生无传,三子环生无说。连现今占地面积二百三十多亩的江西《文天祥纪念馆》都没有道生、佛生的祥载,也无三子环生之说。

但从广东潮安《下埔文氏族谱》,四川射洪县《金华文氏宗谱》及《党家铺文氏族谱》,广东佛山市顺徳区容桂《马冈文氏家谱》及有关史料综合分析,文天祥亲生有三子六女属实,且道生、佛生、环生均有后,于明中叶始复姓,且在广东、湖北、四川、海南诸省繁衍生息至今枝繁叶茂, 人才辈出。

因文天祥于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海丰五坡岭被俘,后被押解至燕市(现北京),监禁三年多被杀害,死时只有四十七岁。在狱中,只知道长子道生于惠州病故,未知其媳及孙流落定居于丰政都大胜村;也只知道释迦牟尼抱送出生的已12岁佛生被元所俘,不知在押北上途中逃隐到故友罗宰家。至于颜夫人所生第三子环生与弟璧秘议另有托辞。故最后于狱中致弟璧家书,以侄子升为继嗣。

究竟是所谓元明正史可信,还是文天祥嫡系几百年来留世的野史(家谱)可信度高?数百年来争论不停,而笔者与大多数谱学专家观点基本相同:首先,作为家谱、族谱是记载自己家族血脉渊源、繁衍、迁徙、分布、发展的情况;属自编自用,不对外宣传,无谋取私利的商业广告之作用;更不可能存在瞎编族史,乱认文天祥为其祖宗的不孝行为。其次,当南宋王朝在蒙元大军强大的攻击下面临土崩瓦解,文天祥在从被追、被捕到被杀的极其险恶环境下,其家族面临株连九族的厄运,除文璧选择献恵州归元策略外,文天祥及其家族不可能不采取其它措施,如对外虚报家庭成员(生报死,多报少)、或学岳飞后人隐姓埋名、逃迁避难来保护自己。

基于以上考虑, 到底天祥公是否有三子环生?且三个嫡子是否有后?为正本淸源, 还历史本来靣目, 经对多年来收集到的有价值的相关史料、谱料, 再加调查研究, 提供出天祥公确有三子, 且三子后裔尚存的有力佐证。

据广东潮安《下埔文氏族谱》及射洪《党家铺文氏族谱》载

天祥公有长子道生(1260—1278),宋景定元年(1260)九月属欧阳夫人所生。是年,奸相贾似道还朝,天祥虽潜贬出知湖洲,但首添贵子尤喜,取名道生。

德祐元年(1275年),恭宗皇帝以文道生有奖励军士之献,诏督理军机职务,策命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之女为妻。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他随其父天祥转战广东潮阳。1278年宋危,文道生令其妻苏氏、儿子伯平与佣人(吴通)、侄(汝安)、舅(苏能)等逃难至娘家潮阳丰政都大胜村(今属潮安丰顺县)。他只身再赴惠州参战。是年于惠州病故,年19岁。

1285年8月13日申时,苏氏病故后,其子伯平于1286年11月,又将父之骨骸移葬于大胜村背湖顶,此墓俗称“飞天蜈蚣”。苏氏茔也葬于墓之左侧。

文道生一家在丰顺落籍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道生的儿子伯平与吴通偕侄汝安移居凤凰下埔梨树下,后娶妻宋氏、曾氏,育有六子:汝香、汝旺、汝光、汝月、汝山、汝海,其繁衍的后代,现分布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八县。解放前,每年八月二十二日,潮安下埔文氏后裔必前往丰顺大胜村道生夫妇墓祭奠。1993年9月5日,下埔连同其他县市文氏裔孙前往认墓,墓体仍尚完好。2000年3月各地县市文氏后裔派代表谒文道生夫妇墓,参加扫墓祭祖活动。

文道生后代以文氏32字派——"天道伯汝、元廷朝世、子应时策、名扬标镌、锦长永锡、衍及新年、英伟俊发、振祖墓墀”命名,这文氏32字辈谱自文天祥传下,现已至“俊、发”字辈。

据四川《射洪文氏宗谱》及湖南长沙杨林房《文氏家谱》等谱综合载

天祥有次子佛生(1266—1284),生于宋咸淳二年(丙寅)正月十四,属天祥公三夫人黄氏所生。空坑兵败后随其母及柳娘、环娘同被元军所俘,祥兴年(1278)被押北上至隆兴(今南昌)途中逃脱,潜隐天祥好友罗宰家。元至元二十一年初(1284),文升听佛生仍在,乃前往罗宰家看望,弟兄相互泪哭。升吿知佛生, 其父及兄道生俱殁,佛生大伤,于三月初三疾亡。卒葬信城(今江西上饶市信州区)七里乌湾铺西山卯向。妣杜氏,遗一子:(罗)育。为避祖祸防遭元追杀,育公续隐潜逃湖北,遁入金鼎山鼎新寺(今麻城市五脑山森林公园)削发为僧,后还俗娶山下高阶堰(又名高坎子)高氏为妻,生文寿、文海。为续避天祥公杀身祸,文寿、文海随妻改姓为陈文寿、刘文海。陈文寿,生四子:当然、绰然、浡然、浩然,在黄州一带繁衍生息,其后子孙中有法公等参加西系红巾军在麻城反元举义入蜀,至明中叶该支议定复姓。如今,射洪三万文姓中大部分属天祥公次子佛生之后。刘文海游历四方(有讲潜游黔滇),不知其后是否归宗还姓。

知名的美籍华人文龙先生(四川渠县人),曾在他上世纪80年代后所著的《龙象携手》一书中,明确地说自己是佛生的后代,是文天祥的第二十七代孙。

此外,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文氏家谱记载,文天祥第二子佛生的后代迁居于此,娶少数民族之女繁衍子嗣,有1893年(光绪19年)家谱为证。

近期又有贵州思南县许家坝毛坝文姓族人提供其《文氏家谱》,记载有天祥公次子佛生之孙文海祖与其兄陈文寿一样, 为避杀身祸,随妻改名刘文海(1330年左右生), 海公秉承天祥公抗元复宋之遗志, 游迹到四川保宁府南部县, 后参加文法公(文寿公之孙) 带领族人参加的反元斗争, 一路转战到贵州思南任宜慰司, 再隐文改姓杨,后随明氏归顺太祖朱元璋。战后在思南购置半边街(今思南中学大门外一条街) ,娶妻朱氏, 生长子文公左, 次子文公右。后迁入思南韭菜坝文家大土, 正式恢复文姓, 开始过平静生活, 家族得以繁衍生息。

据海南《东方昌江文氏族谱》及《射洪文氏宗谱》载

天祥公有三子环生(又名沛,1270—矣考),生于宋咸淳六年(庚午),属天祥公颜夫人所生。咸淳六年,奸臣贾似道以致仕要君,天祥起诏书裁责以义,贾似道不乐。后贾似道唆使台臣张志立奏免所居官(免天祥职)。九月,天祥返家,隐居青原文山二年余,是年三子环生出生。空坑兵败后随其三母及次兄佛生和二姐柳娘、环娘同被元军所俘,祥兴元年(1278)被押北上途中至广东新会,颜氏母子昼夜动哭,乞元将少劫恒释放而得幼命,流落良民容氏家,后随失散宋军逃至惠州。随后,天祥弟文璧在惠州献城降元,与文璧同守惠州的天祥堂弟天瑞因与璧意见不一,天瑞则带着天祥年幼子环生避难渡琼。天瑞落籍海南万宁后安镇隐姓埋名,再娶妻生子,繁衍后嗣。而环生则隐姓埋名落籍到海南东方昌江河。后环生娶妻生下一男大鹏;文大鹏生下敬可;文敬可生下四男:长男普贤,后在万州县任教谕,次男普慈,后在文昌县任教谕,三男普镌,后在昌江县任教谕,四男普惠,后归本籍江西吉安庐陵县罗箔村。环生卒后葬东方市四更镇赤坎村南,为避暴元追杀除根,子孙在其墓碑上只刻有“太始祖文公墓” 及“原藉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罗箔村”。

故, 谱学家据全国众多文氏家谱资料推论:文天祥与弟文璧见面,要求弟璧将次子文升过继给自已的行为,应该是两兄弟演的一出双簧戏,为的就是掩盖道生、佛生和环生的存在,用以麻痹元朝政府,以免文天祥嫡系遭灭九族之灾。而璧及子升被元授职后,既为保天祥嫡系之血脉,又可与元庭保持一致(若天下人知文天祥嫡系仍在,对元政权定构成威协),故对外和修谱均称“道生佛生无传”,元史照录。各地方志乃至今《江右文氏通谱》及文天祥紀念馆也沿袭“道生佛生无传”之说。而广东、湖北、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文谱均记载文天祥嫡系三子有后,且枝繁叶茂遍布各地。其后裔牢记祖训:“书必读, 仕不可求”, 一般不走仕途,除从事农耕外, 而多从事文教、科研和经商。数百年至今, 天祥嫡系之裔不论生在何地, 其忠孝之志不改, 正气精神永在。

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七日于 成都.锦绣宅门

作者:文齐深

编辑:文四海

〉〉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在文章后留言交流和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