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凤勇 散文:《回忆我的爷爷》

 二少爷收藏馆 2019-11-18

王凤勇 散文:《回忆我的爷爷》

原生态陕北民歌 梁生哥 来自陕北艺术公社 07:00

温馨提示:点击音乐即可收听


       爷爷离我们远去已四十年有余,每当回忆起过去,就不由得想起爷爷。爷爷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一个年迈驼背的老头,他的腰腿不好,行走不便,经常柱着拐棍,而且患有老年气管炎,一走路就哮喘咳嗽。一撮苍白的羊胡须约有两三寸长,挺拔的鼻梁上一双又大又花的眼睛是那么幽邃而慈祥,人们送外号叫———大眼睛。虽然爷爷腰弓的十分厉害,但仍然能看出他当年的英俊。

       爷爷性格比较开朗,爱好红火热闹,给我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祥和。他经常和我们一块打牌,给我们唱酸曲。三哥、四哥,我们年龄都相差不大,爷爷和我们正好组成打百分、打升级的一把。每天晚上我们都和爷爷打牌,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我们分到了好吃的糖、核桃、花生、枣……就一夜一夜通宵的打牌赢吃的。一般都是我和三哥做对家,爷爷和四哥做对家,因为爷爷一直偏爱四哥,赢下好吃的都送给了四哥,当然我和三哥也有些不满,逢场我俩必输,也就成了“输匠”。看着自己面前的家当渐渐变少,我和三哥就故意耍懒,开始偷牌、爬牌、换牌,百般武艺,其实表达的就是内心的不平,一个目的想把摊子搞烂干。耍着耍着爷爷生气了,将牌一把甩了下来,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冷清了下来。我们弟兄三人争执不休,爷爷一言不发,只是在哪里吧嗒吧嗒的抽烟。过一会,我们看到爷爷心情有些好转,便又开始嗓囔的要玩,开始爷爷还是不够情愿,在那搬扯着。我们极力拉扯,爷爷又抑制不住自己的无聊,慢慢向赌场坐了过来,开始约法三章:“要是谁再耍懒他就不玩了”。其实这话只是针对我和三哥讲的,我们只好应声承诺。

         撲克打结束了,我们开始挑逗爷爷唱酸曲谝古长,爷爷开始品的一本正经,你推他搡,还外加些赏识,互相赏献着:爷爷唱这首歌比较拿手,唱那首歌比较好听……爷爷也经不住花言巧语的诱惑和奉承。终于开始了,扯开嗓门,豁牙露气的长一声短一调的唱了起来,什么《妹妹推炒面》、《哥哥走西口》、《梁生哥》、《五娃放羊》……唱一会我们又开始让爷爷谝他年轻时的风流故事,爷爷想起当年,也高兴的合不拢嘴,逗的我们开怀大笑。爸爸见人就夸我们爷孙玩的快乐。那时我们家非常欢乐和幸福,也非常和睦,一家九口其乐融融,爸爸常说:“家有一老如获一宝”。

       爷爷虽然腰腿不便,但也是妈妈的好帮手,妈妈山上劳动,爷爷就带领我们在家料理家务,喂鸡喂猪,打鸡挡狗……有时妈妈忙,我就和爷爷推磨(磨面),给爷爷搬个小凳坐在面箱(箩面的木箱)跟前负责箩面,我给上料。平日,哥哥姐姐们都上学去了,就我和爷爷在家,负责拦猪看鸡。那时合作社大集体,没有什么喂猪,我和爷爷就赶着猪到山上去拦猪,捎带的还要看鸡,狐狸很多,经常偷鸡吃。有一次,鸡被狐狸叼走了,爷爷凶着让我去追,我害怕狐狸不敢追,爷爷用他那牛角拐棍后面逼着我,我只好向前跑。最后狐狸跳进了一个水洞,爷爷让我下去找鸡,面对爷爷的拐棍我不得不跳下水洞,没想到狐狸真将鸡埋到了洞里,我害怕的闭着眼睛用手轻轻地乱刨,刚刨了几下,鸡“呱”的叫了一声,飞了起来。

       自从那我受到了惊吓,很害怕狐狸,每天晚上天一黑我就不敢到院子里去。爷爷酷爱睡觉,白天我们出去,他胳膊底夹着自己的烂棉袄,脑畔台台、场畔畔、柳树渠渠、脑畔弯弯就是我们经常去的。我记忆很深,那棉袄还是大襟子,到了山上他就将棉袄铺在地上,脱下鞋枕在头底开始呼呼的大睡。我有些害怕只好躺在他的怀前,他翻身了我又跑到他前面。睡醒了爷爷就开始抽烟,拿出匾在腰带上的烟锅子,伸进黝黑发亮的皮烟袋里,大拇指在烟袋上搓来搓去,搁拈几下便装好了烟,然后从怀里掏出他那老火镰,叮咣,叮咣……敲打起来。有时侯老半天打不着火,敲来敲去烟锅里的烟也抖落了,再伸进烟袋里装满,继续打火。那时洋火(火柴)比较缺,所以老人们抽烟就用火镰。火镰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铁镰,约有两厘米宽窄,约两三毫米薄厚,形状像镰刀,所以取名叫火镰,后面带着皮兜,里面可装羊肝石和艾沫,羊肝石比较硬,一般不易打碎,艾沫又比较易燃。用火镰取火时将艾沫放在羊肝石上,用手指按住,然后用火镰在羊肝石上磕打,利用摩擦起火燃着了艾沫,放在烟锅上便可吸烟。

      说起爷爷抽烟,我又想起了爷爷的玛瑙烟嘴。那时人比较穷,栓正人家(光景好些的)就耍挽骡马、鞍杖、眼镜、烟锅子……正如现在车和手机。遇到大凡小事人们走到一块就看谁的烟锅嘴子漂亮,眼镜光气好,相互拿起对方的烟锅子品上一锅老汉烟,看看烟软硬,便情投意合的拉起家常。爸爸经常出门,也爱体面,于是给爷爷买了一副很漂亮的烟锅子,走到那里格外吸引人,都要拿起爷爷的烟锅细细端详一番。青色的玛瑙咀子足有三寸长,黄铜色的烟锅脑子背的是红铜色的鞍鞍(烟锅脑子上的装饰),还带有一个八宝疙瘩,烟锅杆子约有一扎长,掉着皮烟袋。特别那八宝疙瘩有红黄蓝绿八个小宝石,璀璨耀眼,十分漂亮。

     有一次爷爷在家睡着了,我无聊的在炕上胡撩乱,就用爷爷挑毛袜子的铁签子钻烟锅嘴子,没想到把烟嘴翘烂了。我害怕极了,这下爷爷肯定要收拾我,要是告诉爸爸一顿饱打是躲不过去的。我焦急如焚,藏在炕圪崂不敢出声,突然心生一计。爷爷睡觉时枕头斜放在炕沿上,两只手捧在一起,也搭在炕沿上,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把烟锅子放在了爷爷手跟前,爷爷睡醒了,一伸手将烟锅推到了脚地,看到了烟嘴甩烂了,爷爷气的捶胸顿足,我心里暗暗的想,这下可躲过了一劫。最后爸爸给爷爷买了一个小烟嘴,后来人们说春木烟锅抽烟对人好能过滤。爸爸请人给爷爷修了一个春木烟锅子,足有二尺长,点烟还得斜着身子伸直胳膊才能够到,确实过滤效果很好,过几天爷爷就用扫帚杆捅一次,掏出很多焦黑的烟油,十分呛人。爷爷儿孙绕膝,十分幸福。

       自我记事,每顿吃饭爷爷都是第一碗,端坐在炕中间。爷爷不端碗,爸爸也不会去吃,有时爷爷生气不吃饭了,爸爸妈妈就要去说好话。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爷爷的燕麦炒面,那是爷爷的干粮,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爷爷的干粮是没有打过折扣的,我们吃的是棉棚(一种喂牲畜的草成熟后有籽)炒面,爷爷一直是燕麦炒面,每次爷爷吃炒面,我都会仔细的端详爷爷掺炒面,碗里盛些炒面,加点开水,用筷子搅来搅去,一会功夫炒面变成了棉絮状,连在一起,雪白雪白的,两腮不由得流出了口水。爷爷两手一搓筷子,筷子很快搓的干干净净,有时爷爷要给我们吃点,我们也不肯,因为妈妈说那干粮只有爷爷可享用。

      最可笑的是二哥给爷爷理头。那时我们弟兄比较多,理头经常是爷爷剃头,但爷爷理头就很困难,要找庄邻院舍会剃头的去剃,所以很不方便,同时时代也有了变化。于是,爸爸买了一把推子,供我们和爷爷理头,但只有二哥能凑合的理。第一次给爷爷理头就闯了大乱,爷爷刚坐在凳子上,二哥还摆出了一副傲慢的姿势,就开始了。爷爷让把他的巴胡(下巴的胡须)理短一点。没想到,二哥抓住爷爷的羊胡须紧贴下巴一下子溜了过去,爷爷着急了,伸手一摸下巴,气得脸色发紫,两手打颤,从凳子上一冲站了起来,说啥也不理了。二哥尴尬的面红耳赤,只好陪笑,不停地谢罪,说:“他没听清楚,听见爷爷说让推掉。”那次,我才真正的见了爷爷发火,二哥祷告了老半天爷爷才缓过了气,理了头。从此我们谁也不敢在爷爷跟前提及这事,二哥也十分懊悔,抱怨自己过于鲁莽。

     爷爷一生是幸福的,虽然奶奶去世的早,但爸爸妈妈十分孝顺。去世那年七十四岁,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里爷爷也算是高寿的人。那年正月,老家白畔娶两个哥媳,爷爷回去很高兴,七十多高龄的老爷子在事情上耍了个痛快,用新娘的妆新鞋打遍了我们的大哥(新娘的压辈子)大嫂,回来后几天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说他这次回老家非常高兴。那天下午五六点,他坐在炕上突然发晕了,我和三哥、四哥正准备抬水,妈妈抱着爷爷哭喊着,让赶快去叫爸爸。爸爸当时还在老家白畔,因为老家刚过完事,所有亲戚们都惊动了,爸爸、二爸们回来时爷爷已缓过了神。

     第二天,爷爷要见大姐、二姐,我们分头寻找。我们回来后,爷爷又高兴了起来,又要和我们打撲克。一时的惊动来了很多亲戚,也正值正月天,晚饭分几波去吃,我们吃过爸爸们刚回到家里准备吃饭。爷爷要小便,二哥说让他用尿盆,他坚决不肯,二哥抱着爷爷出去,就在那时二哥发现爷爷头向前点了一下,感觉不对就叫爸爸,爸爸和所有的亲戚都来了,爷爷看了看周围的人,就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走了,爷爷走的是那样的安详自然。那年我八岁,我记得爷爷的丧事规模很大,庄邻院舍都来为爷爷送行,我们户家老小姑娘全来吊孝,拉孝一百多头,爸爸穿的是孝衫,那是我记事以来见到我们那里唯一穿孝衫的。

     人们都夸赞爸爸是一个孝子,也许是爸爸为了经常能看到爷爷,便把爷爷安葬在离我家脑畔不远的地方,站到脑畔就能看到爷爷的坟墓。我记得很清,下葬那天早上起的很早,我起来不见爷爷了,就哭着跑到了坟院,妈妈还给我们胸前挽了红布条,头上戴了孝帽。在阴阳(风水先生)的呢呢囔囔声中爷爷用土埋了。回来我深刻记忆,大门口放了一堆火,旁边放着一个水桶,桶底箩了一些灰面(柴火灰),桶里盛些水,桶沿上放着一把面刀(剁荞面的刀子),送灵的人回来都从火堆上跷过去,在水桶里把手指沾湿,把面刀来回翻一下。最后听说水桶下面的灰面上有一对猫的脚印,人们都说爷爷是个有福气的,转世成了猫,是非常幸福的。我们听了都很高兴,也祝愿爷爷九泉之下能幸福快乐!

      后来,我十分想念爷爷,一有空就跑到脑畔眺望爷爷的坟墓。望着爷爷的坟墓,爷爷的一举一动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特别他那走路姿势咳嗽的声音时常回旋在我的眼前和耳旁。爷爷,祝您天堂安好!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