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来可以靠才华吃饭的他(宋之问),却非要阿谀奉承想当官,为此表白武则天

 qiangk4kzk8us4 2019-11-1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相信很多小伙伴应该都听过,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也有学过,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如果李夫子想问大家这句诗是谁写的?估计各位小伙伴都会犯迷糊了,因为在《全唐诗》里,包含这一句的完整诗歌却被收录在两位诗人的名下,分别是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还有宋之问的《有所思》,这两首居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异!为啥会这样呢?说出来您可能都不相信,这和一件谋杀案有关。

一首诗引发的谋杀案

这刘希夷是初唐时期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根据《唐才子传》的记载,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有一次他创作了一首名叫《代悲白头翁》的诗,然后就拿给他舅舅宋之问鉴赏。宋之问读过之后爱不释手,尤其喜欢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在知道这首诗还没有公开发表后,宋之问就起了贪心,想把这首诗占为己有,便恳求外甥把诗让给自己,刚开始刘希夷倒是答应了,但没过多久他就又反悔了,就这么一来二去,宋之问觉得自己被骗了,十分恼怒,于是一气之下就用土袋压死了刘希夷。《唐才子传》曰:“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不过这是《唐才子传》的相关记载,关于宋之问究竟有没有因为夺诗词而谋杀刘希夷这件事,直到现在依然还没有定论,历史上也没有任何权威史料的记载,这就有点奇怪了,八字都没一撇的事,为什么偏偏《唐才子传》要给宋之问扣上这么大一个屎盆子,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戳脊梁骨呢?其实这中间是有原因的,说起来可能有些荒唐,就是宋之问这个人在唐朝的口碑太差,因此才让很多人都觉得“夺诗杀人”这种事他完全做得出来。

宋之问诗文才华为世人所赞

那这宋之问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别着急,且听李夫子慢慢道来……这宋之问啊,也是初唐时期一位非常有名气的诗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是他的代表作!要说宋之问在写诗上的造诣,世人可是有目共睹,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都曾对他赞赏有加。公元690年,武则天带群臣游洛阳龙门,玩得很高兴,便命令大家即兴作诗,并下令说哪位爱卿先写完,朕就赐给他一件锦袍,于是群臣纷纷撸胳膊挽袖,一个个跃跃欲试,左使“东方虬 ”第一个交卷,武则天看后觉得不错,于是就把锦袍赏给了他。

可是东方虬穿着锦袍屁股还没坐热呢,宋之问的诗也交上来了,诗中写着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这首名为《龙门应制》的诗,洋洋洒洒写了四十二行,用词华丽、文采飞扬,不仅详细叙述了武则天访问龙门的事迹,字里行间更是把武周朝的新气象狠狠夸赞了一番,如此含蓄又不着痕迹的拍马屁,武则天心里是乐开了花,自然就更加青睐宋之问的诗了。可锦袍只有一件,那又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武则天最终还是决定从东方虬身上夺回锦袍,重新将它披在宋之问的身上。东方虬眼瞅着别人来扒自己的锦袍,却又不敢吭声,估计当时他的心理阴影面积已经大大超出计算范围了。

宋之问仕途之路无所不用其极

按理来说宋之问才华横溢,有深得上司赏识,只要踏踏实实靠才华吃饭,怎么着也能在高手如云的大唐文坛混个风生水起吧。可这位仁兄却不这么想,他偏偏把写诗当成了谋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和过墙梯,不仅没有继承半点文人的清高,还硬是学别人玩起了阿谀奉承那一套,为了能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宋之问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武周朝,有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是武则天身边的两个大红人,宋之问就攀上了这棵大树,使劲巴结张家兄弟俩,鞍前马后地伺候人家,他不仅给张易之写诗作赋,甚至还为他低三下四的端过尿盆,堂堂一个才子竟然在女皇男宠面前卑躬屈膝到这种程度,这让我们后世人都感觉有点匪夷所思啊。

但这还不算啥,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宋之问曾给武则天写过一首诗叫《明河篇》,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这首诗,乍一看,又是“鸳鸯”又是“不可亲”的,是不是感觉有点情诗的意味?您没猜错,根据《本事诗》一书记载:“宋之问,天后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做《明河篇》以见其意”。意思就是说宋之问为了加入北门学士团,专门写了《明河篇》给武则天毛遂自荐,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宋之问写的这首诗可不只是为了求官,他还有更羞涩的意图,就是作女皇的男人!

要说当时的宋之问虽然年纪也老大不小了,但要论相貌也算得上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估计就是这样一张脸给了他莫名的自信,让他天真的相信,只要自己在女王面前搏一搏,说不定就能“单车变摩托”。那武则天对于这个事又是怎么回应的呢?据说她读过此诗后赞不绝口,但却悄悄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确实是一个难得一遇的人才,只是他口臭熏人,实在是无法忍受没过多久这话就传到了宋之问的耳朵里,因为口臭表白被拒,想来这事搁到谁身上都够无地自容了,难怪就连史书里都说“之问终身惭愤”

宋之问为上位出卖朋友

不过话又说回来,宋之问的惭愧、愤恨可能只是表现在了爱情上,但在做人方面,他不但没有改邪归正,反而在成为人渣的道路上越奔越远。公元705年,武周朝发生“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张氏兄弟也被诛杀,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被贬岭南,大概是受不了偏远之地的贫苦生活。还没到地方,他就冒死偷偷逃回了洛阳,躲在了好朋友“张仲之”的家里,在当时收留逃犯,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可见张仲之这人非常讲义气,可没想到的是……有一次张仲之在家里与同道中人密谋如何刺杀当时掌权的“武三思”时,恰好被宋之问听到了,宋之问觉得自己咸鱼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赶紧托人去武三思那里告密,后来张仲之被杀,宋之问却由于揭发有功,不仅直接将功折罪,还坐上了鸿胪主簿,再次走上了人生巅峰!《新唐书》中记载:“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宋之问

不过,由于在武周朝口碑太差,为了上位,还曾出卖过朋友,宋之问这个墙头草,即使重新做了官,也始终不受人待见。唐睿宗时期,宋之问就被流放到了广西钦州。两年后,唐玄宗看到他居然还活着,又想到此人之前的种种劣迹,心里十分不爽,于是干脆下了一道谕旨,把他给咔嚓了。果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都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宋之问还真是凭实力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只是可惜了他满肚子的才华没用到正地方,不然的话,说不定现在唐代最受欢迎的诗人榜单里,还能看见他的大名呢。

李夫子说宋之问

纵观宋之问的一生,权力欲望充斥着内心,即便有天大的才华,也没想着步入文坛,而只是把才华变成工具,利用大唐盛行诗文的契机,通过这个工具去为自己谋求晋升之道,为后人所不齿!通过他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凡是青史留名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人,虽然也想当官,但所求的是一展才华以报国,其具有文人风骨、书生意气,虽然官场屡次碰壁,但却最终在文坛中大放异彩,为后人所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