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花,烟雨,洛阳!因诗而名,因诗而亡!

 林歌作品 2019-11-11

唐代是个极为开放的朝代。

那个时候的人们,跟现代人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喜欢“刷朋友圈”。

当然,唐人刷朋友圈的内容还是比较学问的,大多是读书人在干这事。

大登科小登科,人逢喜事精神爽,写个诗刷个“朋友圈”;官场不顺被打击了,刷个“朋友圈”;跟好朋友分离了,很伤感,刷个“朋友圈”先……

跟朋友喝酒吃小龙虾了、跟家人出去游山玩水了,儿子娶媳妇自己娶小妾了,更要写写诗刷刷朋友圈助兴了。

据说那个时候走在长安街上,你一进庙观就能碰到吴道子的大画家,你一喝酒就能碰到李白这样的大佬,你一上街就能碰到贺知章骑着马醉醺醺地乱跑……

这样的文化氛围,让那些看似世俗的生活,都带着朝气蓬勃的烟火气。

刘希夷就是一个在这种时代氛围中生活的文艺小青年。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他应该是个文艺小清新,“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

——长得帅,为人随和,擅长乐器,这是文艺青年的标配。

所以,他没事就跟爱好文学的女读者们谈谈心,谈谈情。

看见大江小溪就能想高山流水觅知音,看到春花秋月就想为赋新词强说愁。

他是河南汝州人,上元二年,二十五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

在唐代,年纪轻轻就中进士,可是了不得的事,就跟现在年纪轻轻就当了市长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大才子白居易,也只是二十八岁才中了进士,诗仙李白到了四十岁还是布衣一个。

可是,对于当官这种事,刘希夷好像并不怎么感兴趣。

他最喜欢的还是伤春悲秋,愁花恨水。

这年春天,正值春花繁盛之际,洛阳的牡丹开了。

洛阳牡丹甲天下,刘希夷当然不会错过赏花的美妙时刻呢。

他腰佩长剑,行走在四月清明后后的烟雨牡丹花海中。

烟雨中的牡丹很美,国色天香。他沉醉于花海中,不可自拔。

那浓妍的花蕊,那浓郁的花香,触动了他的诗情。

他决定赋诗一首。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很不和谐的场景。

一位白发老者,居然也夹杂在万紫千红之中。

这异样的场景,吸引了刘希夷。

他离开了人群,一直跟在后面观察老者的一举一动。

在花丛的映照下,老者的白发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那么凄凉。

刘希夷突然想喊,想哭。

红花,白发,让他不自觉地联想到了人生的诸般境遇,于是,不自觉地吟咏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念出这两句的时候,甚至连他自己也被这样浑然天成的诗句惊到了。

得此妙句,刘希夷已经无心赏花了。

他匆匆归至寓所,在那两句诗的基础上,细细琢磨。

不一会儿,一首《代悲白头翁》便完成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不久,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前来造访。

众所周知,这位宋之问,虽然是个才子,但人品非常有问题,可以说是个斯文败类。

宋之问虽然比刘希夷年轻了五岁,但辈分却高,是刘希夷的舅舅。

——刘希夷汝州人,宋之问汾阳人,也不知道这个舅舅是怎么论的。

宋之问当时已经很有诗名了。

据说当时只要随便走进一家酒楼,就能听到有人朗诵宋之问的诗歌。

因此,宋之问并未拿这位初来乍到的外甥当回事,觉得这只是个来京城要吃要喝要衣要帮助的穷亲戚。

两人不咸不淡、不尴不尬地地谈着仅存的那点儿亲情。

为了不让场面更尴尬,宋之问没话找话,随口问了句:“听说大外甥你很有才名,不知道最近做了什么诗吗?”

宋之问这么一问,刘希夷这才突然想起自己那首刚刚做的《代悲白头翁》来。

他知道这位小舅舅眼高于顶,自从进门就对自己挑三拣四的,就想用这首诗来震震他,找回些场子。

便将诗稿递给给宋之问,并说了几句请小舅舅雅正之类谦虚的话。

宋之问颇为嫌弃地接过诗稿,打发时间似的读了起来。

等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的时候,像是被什么给击到了似的,一下子绷紧了身子。

他凝眉深思,细细琢磨后问道,“大外甥,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难掩喜悦之情,高声称赞道:“妙句,妙句啊!”

刘希夷收到了自己想要的震撼效果,很高兴,对待宋之问刚才的冷漠也有了些缓和,便开始讲述自己得此佳句的经过机缘。

“你做完这首诗之后,是否给别人看过?”宋之问突然这样问道,内心似乎有些隐隐的紧张不安。

刘希夷说:“我还想再润色润色,只有小舅舅你看过,还请指点一二。”

“那很好啊。”宋之问缓缓地舒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接着语气缓和地说道,“大外甥,你看呀,我虽然早有诗名,按理说,这样的佳句只与我的诗名相匹配。但是你也知道,近年来我由于公务缠身,少有闲暇作诗写文。”

说着,朝着刘希夷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道:“你看这样好不好?这两句诗目前还没有被外人看到,就算在我的名下算了。你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才华,想必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诗句的,或者以后我得了好诗,再算在你的名下,你看如何?”

听到这话,刘希夷一下子便愣住了。

“无耻呀,无耻,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他在心里暗暗骂道。

宋之问仿佛也觉得自己这话太过于无耻了,便道:“当然了,这两句诗呢,小舅舅我不会白要的,我可以给你十两纹银,解决你生活上的困难。”

刘希夷万万没有料到,宋之问会讲出这么一个更加无耻的话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不是那点儿仅存的甥舅之情,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他踌躇了许久才道:“按照常理来说呢,长辈之命不敢不从,但这毕竟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小舅舅请容外甥再考虑考虑。小舅舅你也知道外甥我比较愚钝,写出这两句诗着实不易。这个钱嘛,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这首诗我自己也很喜欢,想自己留着。”

宋之问万万没料到,一向唯唯诺诺的大外甥居然会不同意,顿时沉下脸来。

口气也变得严厉了,说出那种影视剧中大反派常说的台词:“老子要你的事,是看得起你。你即使留着两句诗,也未必会流传后世。只有到我的名下,才能流传后世。你再好好想想吧,但是要记住,这件事你不能跟任何人提起,否则的话,哼哼,你今后在大唐的诗坛休想再有立足之地。”

摔碎了茶杯后,宋之问便起身离开。

刘希夷以为宋之问只是一时的气话,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几天后,他与朋友宴饮的时候,一时没把持住喝酒高了,便趁着酒兴,把那首《代悲白头翁》当众朗诵了出来。

朋友们纷纷赞叹,认为这首诗非同凡响,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更被称赞为千古第一名句,不可再得。

夜宴后不久,这首诗便在洛阳城传遍了。

刘希夷也渐渐有了诗名。

当然,宋之问也知道了这件事。

他对刘希夷简直是恨之入骨。

于是,品德恶劣的他,便想杀人夺诗,以解心头之恨。

于是,便找来了自家一个胆大妄为的仆人,交代了一番。

第二天,宋之问请刘禹锡到自己家中做客。

宋之问热情地款待了他,并解释说,上次喝醉了,跟他说的那些都是醉话,不要当真。小舅舅只是看到大外甥生活清苦,想资助一二,但知道他性格清高,如果直接给银子的话,大外甥一定会拒绝的,于是,便想了这么一个招。既然现在大外甥已经诗名传天下,想必生活会逐渐好起来的,他这个做舅舅的也就放心了。

刘希夷听了这些话,很是高兴,以为舅舅气消了。

但对于这些话的真实程度,他是持保留态度的。

但为了维持那些亲情,刘希夷还是说了些场面话,诸如外甥辜负了小舅舅的一番苦心惹舅舅生气了很是愧疚之类。

两个人开怀畅谈。

酒过三巡之后,刘希夷很快便被心怀鬼胎的宋之问给灌得酩酊大醉。

看了一眼醉倒在桌边的大外甥,宋之问向那位造就等候在一旁的仆人使了一个眼色,随即说道:“天色已晚,大外甥就在此处安歇吧。”

那个仆人立刻将刘希夷背到客房里的床榻上。

夜半时分,静悄悄的。

天高风黑,正适合杀人。

那位仆人偷偷溜至客房,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满了土的大口袋。

看到刘希夷睡得正酣,便将土口袋压在了他的胸口上。

很快,刘希夷便在睡梦中死去了。

可怜一代才子,一个本该更加明亮耀眼的星星,就这样陨落了。

如果他的生命足够长,也许会写出更多的佳句。

但是,只这两句诗,便已经能够成为中国诗坛上最璀璨的星星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