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兼火:清热化痰;兼瘀:除痰化瘀;兼阴虚:化痰养阴

 柏树中根 2019-11-18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使生活中出现睡眠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一夜好睡”居然成为很多人的奢望,安眠药也成为很多人的“固定伴侣”。

其实,失眠这一症状,背后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不针对“病根”而只一味吃安眠药,后患无穷。那么,如何从痰浊论治失眠呢?

失眠,兼火:清热化痰;兼瘀:除痰化瘀;兼阴虚:化痰养阴

首先聊聊失眠的病因病机

思虑伤脾,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旺,阴不敛阳,或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痰浊阻滞,痰浊扰心等,引起脏腑功能紊乱,营卫失调,阴阳失和,卫阳不能入阴是发生失眠的主要病机。刘建设认为,痰浊阻滞,痰浊扰心最为多见。痰浊阻滞,上蒙清窍,伤及元神或郁久化热扰动心神致阴阳失调、心神不安而失眠。

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可使津液在体内环流减弱而痰湿内生;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津停;肾失蒸腾气化则气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滞;三焦的水道不利,则影响津液在体内的环流和气化功能。脾的运化失职是痰浊内生的关键,临床痰浊阻滞、痰浊扰心所致失眠最为多见。

再看失眠的治法

《灵枢·邪客》指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方中半夏辛温通阳,化痰降浊,秫米甘凉益阴,通利大肠。此方补泻兼施,调和营卫,交通阴阳,切中病机,新发者,复杯则卧,久者,三饮而已。对后世治疗失眠病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痰浊论治失眠,以除痰化浊安神为法。痰浊阻滞者多以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形体肥胖,伴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证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治宜除痰化浊安神。

失眠,兼火:清热化痰;兼瘀:除痰化瘀;兼阴虚:化痰养阴

在临证中,根据患者兼证灵活变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兼火(痰火内扰)

多突然受到情绪影响,思虑过度,致气机逆乱,或饮食不节伤脾,脾胃运化失常,酿成痰湿,郁而化热。

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闷口苦,不思饮食或胸闷喛气,腹中不舒,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宜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兼瘀(痰瘀互结)

若五志化火,灼津为痰,痰火扰心;情志不舒,气血瘀滞,痰瘀互结。

多出现顽固性失眠、多梦、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舌紫黯或瘀斑瘀点、苔黄腻、脉滑数或涩等。

治宜除痰化瘀,清热安神。

失眠,兼火:清热化痰;兼瘀:除痰化瘀;兼阴虚:化痰养阴

兼阴虚(痰热阴虚)

多由痰热日久伤阴,或心阴素虚,兼痰热内扰,神志不安所致。

表现为顽固性失眠,或心情抑郁,淡漠寡言,或烦躁不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沉细数等。

治宜化痰养阴,清热安神。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对过食生冷伤脾,怕冷,大便溏,小便长,舌淡苔厚脉沉者,治宜温肾健脾,除痰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