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的最后传人

 mengk4fz0yyf5h 2019-11-19

究竟谁会是笔法最后的传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认的答案。但是,有一个人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由此来推测笔法消失的大致年代。

这个人就是唐末的张彥远,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而且还著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书法论著《法书要录》,《法书要录》共十卷,采集了东汉至唐元和年(公元820年)间书论法理著作39种,其中有的只有目隶,完整的书论实际只有34篇。中国书法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书论都收录其中,包括赵壹《非草书》、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论书》、虞龢《论书表》、梁武帝《论钟书十二意》、《与陶隐居论书启九首》、庾肩吾《书品》、张怀瓘《书断》等,以及卫铄的《笔阵图》和王羲之的《题笔阵图后》。

柳公权像

书要录》收录的这些典籍成为后世研究中国古笔法最重要的典籍,也成为今天我们发掘和验证古笔法的重要依据。从这角度讲,张彥远对今世中国书法古笔法的复兴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我们将在以后从《书法要录》中选取一些重要的书论进行研究和阐释。

张彥远出生于公元815年,卒于公元907年,而公元907年恰恰是唐朝灭亡的那一年。他所生存的时代,唐朝逐步走向灭亡,八分古笔法开始消失,他不仅见证了中国最伟大的王朝的灭亡,也见证了中国书法中八分古笔法的消失。《法书要录》就如同对中国前书法史的总结和致敬,也仿佛是一曲中国古笔法的挽歌。

古人对笔法失传是有危机感的,历朝都不惜财力将名人法帖刻在石碑上,或许就是担心纸张的墨迹容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损毁,而石刻可以将法帖的痕迹完整保存几千年。

由于在张彥远之后,八分笔法已经失传,所以,中国历代所有的书论中只有《法书要录》中的收录是可靠的。

《法书》张彥远和《法书要录》的出现,则让古人关于笔法的理论和经验得以传承,或许这也是历史在冥冥之中的安排。

《法书要录》是可靠的,其中记载的《传授笔法人名》也可能就是准确的。

虽然《传授笔法名人录》并非张彥远本人撰写,但他能将其收录到《法书要录》之中,说明他是认可这一说法的。按照《传授笔法人名录》由李阳冰一脉传承笔法的最后一代人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五人。

而这五人之间其实是有传承关系的。

徐浩也是唐朝后期的书法大家,誉为大唐国手,在当世书法界的地位并不输于与颜真卿。颜真卿基本属于同一年代人,徐浩(公元703年-782年),颜真卿(公元709年-785年)

而邬彤、韦玩、崔邈则属于颜真卿一脉,颜真卿将笔法传给了鄔彤、怀素、韦玩和崔邈。鄔彤和怀素是表兄弟,是直接受授于颜真卿。

鄔彤《唐侯知什墓志》

韦玩和崔邈生卒年不详,找不到相关资料。而据宋代董适所著所著《广川书跋、书史会要》中记载:昔蔡邕而下,各有师授,逮于张旭,其书分派,蔡有邻法为篆,颜清臣(真卿)、徐季海(浩)守旧法,而真行尽合于古之作者,至韦玩、崔邈授其法而绝矣”

徐季海(浩)《徐巨川告身》帖

也就是说在宋代就有笔法失传的说法,韦玩、崔邈就是笔法传承的最后一代人。

历史上普遍认为柳公权的确得到了笔法的真传。而所有关于笔法传承的谱系也到柳公权为止。

倒是柳公权的笔法师承关系有些模糊,柳公权直接师承颜真卿的说法是极不可能的,柳公权生存年代为(元年778-865年),也就是说在颜真卿去世那一年(公元785年),柳公权只有七岁。或许柳公权是鄔彤、怀素、韦玩和崔邈一代的传人。

在柳公权去世的那一年张彥远五十岁,在公元907年张彥远才去世。在柳公权去世后,张彥远在世又有四十二年,笔法传承人名录不再有补录,自然是认为此人名录已经是笔法传承完整谱系的定论了。

据此,我们只能推测最后笔法传承人正是被后楷书四大家的柳公权。

如果我们以柳公权为笔法最后传人,那么八分笔法消亡的年代就是柳公权去世的那一年,即公元86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