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担任四届总统,又最受尊敬,为何小罗斯福没能被雕刻在总统山上

 虚空之漂者 2019-11-19

总统山指的是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的拉什莫尔山,因在其东南坡上,雕刻有四位美国前著名总统的头像而得名。这四位总统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是美国人心目中公认的最为杰出的领导人,代表着美国建国100多年来的历史,象征着美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在美国历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统山上的四位总统)

四位总统的雕像浑然天成,镶嵌在巍峨的拉什莫尔山巅,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匠心独具的艺术家们,运用了高超的浮雕手法,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华盛顿是一座半身像,而杰斐逊、林肯和罗斯福则只是一个头像,在艺术家们的鬼斧神工下,雕像被刻画得极为传神,鲜明的个性惟妙惟肖。

那么,为什么只有这四位总统的雕像呢?连续四次当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什么没能荣登总统山呢?

要捋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看看这四个总统雕像是如何建造的?

1923年,南达科他州历史学家多恩·鲁宾逊突发奇想,想在拉什莫尔山裸露的花岗岩上,雕凿一组象征美国精神的印第安人和西部拓荒者人物像,同时吸引广大的游客到美丽的南达科他来旅游度假。

鲁宾逊此举,得到了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的大力支持,并建议以美国总统为题材,以实现他多年的夙愿。

当博格勒姆前来考察拉什莫尔山的地形时,兴奋地说:“美利坚将在这条天际线上延伸。”

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总统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工程,终于在1927 年拉开了序幕。从1927年10月4日开工,到1941年10月31日结束,博格勒姆父子带领着400名工人历经14年的时间,耗资100多万美元,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之所以工期如此漫长,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短缺和天气恶劣等情况。

(华盛顿画像)

年逾花甲的博格勒姆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了这项工程中,从设计图纸到施工作业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怠慢。

但遗憾的是,博格勒姆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工程完工的那一天。1941年3月,74岁的博格勒姆突发脑溢血,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博格勒姆的儿子林肯接过了父亲的事业,终于在父亲去世后几个月,替父亲了却了心愿,圆满完成了整个工程。

华盛顿作为美国第一位总统,他带领着美国人民迎来了独立和解放,制定了美国的根本大法——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的国父。他的雕像严肃而坚毅,眉宇间透着一往无前的信念。

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起草了《独立宣言》,购买了路易斯安那的土地,扩张了美国版图,是美国民族和民主革命先驱。他的雕像果敢而坚强,目光如炬,头部微扬,嘴角微翘。

罗斯福是美国第26任总统,被美国人尊称为“现代美国之父”,他致力于打破垄断,推行自由经济,倡导环境保护,建立了50多个野生生物保护区。同时罗斯福还成功调停了俄日争端,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的雕像双目深陷,浓眉紧锁,一副沉思之状。

(林肯画像)

最后一位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他结束了美国南北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深受美国黑人和下层人民爱戴。他的雕像表情严肃认真,庄严地凝视着远方。

作为美国第32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担任总统期间政绩卓著。他不但带领着美国人民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将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还领导美国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因此,小罗斯福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

那么,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总统,为何没能成为总统山上的一员呢?

这和这项工程的设计以及建造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小罗斯福第一次赢得总统大选的时间是在1932年,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的时间是在1933年。期间他连续四次当选,任职时间从1933年到1945年,长达12年,是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而总统山的竣工时间是在1941年,换句话说,当四位总统的雕像雄踞在拉什莫尔山上时,小罗斯福还在总统任上。这就决定了即便他再优秀,也不可能被雕凿在总统山上,他本人不会答应,全美国民也不会答应。

而且,雕凿四位总统的计划是在1927年就决定的,当时的小罗斯福还未当选总统。时任总统柯立芝曾强调,除了华盛顿总统不可或缺外,其他三位总统必须是两位共和党人,一位民主党人。

不过,即便富兰克林·罗斯福没能在总统山上占得一席之地,但他的功绩依然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资料:《美国大观》《美国总统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