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翠明红枫 2019-11-19

行书章法(八),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章法,又称为“布局”、“篇法”、“分布”,不同的书体,其造型自然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章法要求,在书法创作中一定要掌握章法布局的要领和经验。

关于布局问题历史上有一段书坛故事:汉代丞相萧何奉汉高祖刘邦之命给苍龙、白虎二阙题字,作为在书法上很有成就的萧何,认为作书好比战场作战,绝不能轻易动笔去书写,每当要写字的时候,就像打仗前要安营扎寨、冲锋上阵一样,需要稳思细审,把各个环节、细节以及通篇总的格局,都考虑周详,这样才可以下笔。萧何为了给“苍龙”、“白虎”二阙题匾,在深思熟虑三月有余,最后书时便一挥而就,全场观者如云,齐声喝彩,被传为书坛佳话。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写字前,千万不要轻易下笔,无论是一字之结构或是通篇之章法,在写之前心理要多琢磨一下,用什么样的笔,写哪种书体,以及它的笔法、结构等,都要有所考虑。“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做到这些,然后再下笔,这样就会笔随心转,笔到意到,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就能神形兼俱,出神入化,气势跌宕,自然天成,

在行书章法这一块我们将其归纳为九个部分,本文是行书章法处理实例解析的第七个部分“行书题匾”及第八个部分“行书手札”。

第七部分:行书题匾

题匾或称题署、题字等。题匾之举古已有之。题匾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有给店堂面铺题字的,有给书房斋馆题字的,还有给道观寺庙题字的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现代大都市的商厦、酒店、宾馆,包括大学的校牌等,亦有许多名人所题之牌匾。这些亦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形式,它除了实用以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窗口,也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位和追求。题匾的内容十分丰富,题匾的形式更是多样化,篆、隶、楷、行、草各体皆有,风格各异,琳琅满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管是什么书体,不管是横写还是竖题,都要求字形饱满,简洁明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注重实用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题匾的章法形式一般同于横幅,就是字形大点,注重一字一格,端庄饱满,雄强苍劲。落款及铃印亦同于横幅。行书由于字体潇洒流畅,和篆、隶、楷书相比,既易辨认,又活波大方,且美观实用,所以用得极多,可以说有百分之七十的牌匾都用得是行书。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有许多行书题匾作品留传下来。

这里选取了三位著名书家的行书题匾,一起来欣赏、研究和学习。

1、刘墉(1719年一1804年)

作者简介:刘墉,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卒溢文清。书法取法颜真卿、苏东坡、董其昌诸家,擅长楷书及行书,用墨丰厚,别具面目,与王文治并称,被誉为“浓墨宰相”。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刘墉行书题匾

章法分析:刘墉所题“松岩书屋”四字行书匾,自右向左书习写,一字一格,字距较大,章法极为疏朗。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等皆有变化。“松”字本身笔画较少,所以写得粗壮饱满,“书”字的笔画亦较粗,而“岩”字和“屋”字则相对笔画较细,而且用草法,特别是“岩”字由于笔画较多,所以上部写得较粗,下部写得却较细。四个字轻重有别,疏密相间,和谐自然。题款分为两行,一长一短,“乙巳秋日,刘墉”,题名的左边盖有“刘墉之印”和“石庵”一白一主两方印,而引首印盖在“乙巳秋日”的右上部,别具一格。

作品释文:松岩书屋。

------

2、张伯英(1871年一1949年)

作者简介:张伯英,现代书法家。字勺圃、少溥,号云龙山民、东涯老人,江苏徐州人,光绪间举人。二十年代曾任临时政府秘书长。善鉴赏书法、金石、字帖。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张伯英行书题匾

章法分析:张伯英所题“晴翠馆”三字行书匾,楷书笔意较明显,为典型的行楷书牌匾。三个字虽不多,但极见作者的深厚功力。字形端稳,笔力遒厚,一字一格,字距较大,章法疏爽。题款作两行,字形比正文小得多,更加工整,“公达仁兄属题,弟张伯英”,题名下盖有两方白文印。

作品释文:晴翠馆。

------

3、郭沫若(1892年一1978年)

作者简介:郭沫若现代学者、书法家,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学识渊博,才华卓具,擅长历史、考古、诗文、戏剧、书法等。行书笔致雄健,洒脱流动。著有 《 郭沫若全集 》 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郭沫若行书碑题

章法分析:此为郭沫若1958年为黄帝陵所题之碑字,因为是碑所以竖着题,自上而下取纵势。“黄帝陵”三个字具粗细巧拙的变化,字距亦较大,章法较为疏朗。三个字一字一位,粗重饱满,笔力雄厚,古拙朴茂。“黄”字势向左,“帝”字势向下,“陵”字势向右,三个字都具有一种流动之感。上款“一九五八年五月”题在右上部,位置较高。下款“郭沫若书”题在左下部,上下款成呼应之势。姓名下盖有“郭沫若”朱文印一方。

作品释文:黄帝陵。

------------

第八部分:行书手札

手札为书法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多用在行草书上,古代及近现代书法家遗留有大量行草书手札精品,著名的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兰亭集序》,陆机的《平复帖》,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稿》,柳公权的《翰林帖》等许多帖札手稿。宋、元、明、清及近代以后,帖札更为盛行,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带、赵孟颁、文微明、王铎等行草大家,手札作品更是精彩。手札作品最适合用行草书来表现,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任情态性,变化丰富。手札的创作非常讲究,从用纸、用墨、用笔到章法布局及气势韵味等都讲变化,一般都写得比较快,用来迅速交流思想和感情,多用于书信往来。手札也称之为书札,其章法形式亦较讲究,既尊重一般书信的格式,又有书法的线条变化,字的大小、长短、粗细、巧拙等皆有自然变化,错落有致,生动雅逸。当代书法展览手札作品已逐渐受到重视,它作为传统书法的重要章法表现形式,已完全从文人的书斋走向展厅,走向社会,成为各类书法大展中倍受青睐的亮点,它用纸极为讲究,纸上带有各种颜色和图案装饰,高雅大方。每位作者的书写皆随意自然,流畅多姿,放在精美的展柜之中,更显得与众不同,真可谓以小见大,气象万千。

1、张伯英(1871年一1949年)

作者简介:张伯英,现代书法家,善鉴赏书法、金石、字帖。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张伯英行书手札之一

章法分析:此为张伯英的行书手札之一,是其中带落款的一页。连落款题名共有六行,用纸很讲究,有国画山水作品作底衬,显得较为雅逸。作品写得较为随意,行笔流畅,有行无列,大小参差,长短变化,颇有汉简书法的意味。章法亦较为随意,疏朗清逸。

作品释文:/四字写上,祈/鉴入润例十纸,乞在首都为弟招徕生意。此/间异常萧索,全赖友人于他处经营。/老同年交游颇众,故敢以琐琐奉烦也。复上/仲云我兄同年著席。/小弟伯英再拜,十月朔。/

------

2、陈文述(1771年一1843年)

作者简介:陈文述,清代书法家。原名文杰,字隽甫、遐庵,号云伯,室名颐道堂、题襟馆。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江苏江都知县。工诗词,善书画,书法精于行草书。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陈文述行书手札

章法分析:陈文述此件行书手札字数虽不多,只有七行,而且长短参差错落,但形式特别强,别具一格,底下衬有文字瓦当图案“长勿相忘”。字形较小,行距亦较大,显得章法十分疏朗。瓦当图案居中,正文文字偏右,主次分明。印章稍大,盖在题名之下,还有一方压角印盖在左下角,使整体取得平衡。

作品释文:略。

------

3、林纾(1852年一1924年)

作者简介:林纾,现代书法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福州人,清光绪八年举人,任教于京师大学堂。工诗文,擅书法,长于行草书,法颜真卿,近翁同献,又精于外文翻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百余种。著有《畏庐文集》和《畏庐诗存》 及传奇、小说、笔记多种。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林纾行书手札

章法分析:此为林纾的家书手札,甚为精彩,用纸讲究,以国画作品作底衬,布局作十行,有自然参差变化,长短错落有致。开始字稍大,后来逐渐变小,连带自如,自然停顿并换行。最后两行字较小,落款题名极为简略。

作品释文:/一钱来处均不易,父老/而力疲,须从俭为是。亦以/体贴老父,即为孝子。/风寒宜慎,饮食尤宜慎,热/时戒食冷物,夜凉被褥尤宜/近身,不可露体以招凉。/德文、算学以全力赴之,国文/流览而已。/每月作家书二封,或回家一次。/父谕。/

------

4、郑诵先(1892年一1976年)

作者简介:郑诵先,现代诗人、书法家。原名世芬,四川富顺人。生平精研文史,擅长诗歌和骄体、散文体。书法尤显功力,真草隶篆,均有独到之处,尤精章草。著有 《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 等。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郑诵先行书手札

章法分析:此为郑诵先奉和友人的诗稿,是一件精彩的行书手札。整件作品取横势,字数多而字形小,章法较为密集,笔力和笔意都十分精到。诗稿正文作十一行半处理,每行字数不等,中间杂有小字题跋,皆随其自然。章法款式颇有特色,上款放在开始处“子昌先生寄示自慰二首次韵奉和即请吟定”,并盖有一方引首印。

作品释文:/子昌先生寄示自慰二首,次韵/奉和,即请吟定。/“多情正复似微之,诔德哀吟以/咏诗。椎髻高风彰淑行,穗帏/落月动悲思。一春痛惜芳兰/折,永夜愁看漏箭移。碧海/青天应不负,他生缘会未须疑。/故剑新愁对影斟,与君笙磐/有回音。”(余亦鳏居。)“神交喜获/宜僚子,佳句渐赓下里吟。”(拙诗承/赐和,感愧之至。)“每念江湖高士隐,长/怀师友古人箴。”(长君人望从我闻字,深愧好为人师之戒)。/“相知莫恨千程远,文字因缘等/断金。” /

------

5、赵熙(1867年一1948年)

作者简介:赵熙,现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字尧生,别署香宋,四川荣县人。清光绪间进士,曾任国史馆篡修。工书法,书风苍古谨严,属魏碑中瘦硬一路。著有《香宋诗前集》 。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赵熙行书手札页之一

章法分析:此为赵熙的两件行书手札,一为首页,一为末页,是赵熙自己的专用信笺,底部衬得有集《爨龙颜碑》的双钩之变化“赵熙”二字,别具一格。字距、行距都较大,整体章法以疏散为特点。字形较长,字势取斜险,险中求稳。落款颇有特点,“拜”字写得特长而草,为书法家书信的特色签款形式。

作品释文:/黄公五古海内无抗颜/行者矣各体均才气四/溢特无尤度越众人/也拟乞少留用供快诵/奇一路为之谨私质/公不识可商/若公否文奉缴/瘿公先生熙顿首/

------

6、赵叔孺(1874年一1945年)

作者简介:赵叔孺,近代书法篆刻家。名时桐,晚号二弩老人,浙江郸县人,精金石、书、画,尤好画马。刻印宗法秦汉,参入宋元,自成一家。书法工篆书和行草书,修长俊秀,遒劲雅逸。

行书章法(九)-行书题匾和行书手札的章法处理实例解析

赵叔孺行书手札

章法分析:赵叔孺此件行书手札,用得是特制信笺,虽有格线,但作者自由书写,完全打破了格线的约束,任意书之,自然生动。字形较长,有强烈的错落变化,布局随意,章法疏朗,十分精彩。落款字的大小和位置十分讲究,“弟”字稍小,以示谦恭。

作品释文:/昨日参观,/尊处各件精美,钦佩钦佩。/兹寄上鄙人润例数纸,聊/备一格,请/捡入,乃幸。专此即颂/荣宝斋/诸翁先生台鉴。弟赵叔孺顿首。/

------

7、梁启超(1874年一192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