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笔朋友交往

 窦旭民图书馆 2019-11-19

窦 旭 民

人生虽然短短几十年载,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群,都会与成百上千的众人接触打交道,当然也就会结交各式各样的亲朋好友。然而,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好事坏事都会因交友而来;况且世上人群千奇百态,如何交友,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挚友,倒是应该值得人们认真思量一下。在这复杂纷扰的大千世界,建立起一种标准、一种形式下的人间友谊,使大家都成为普遍要好朋友,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人要成为朋友,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很清淡,物质化的好处可以省略;萍水相逢、互不了解的人要成为朋友,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重要,使对方欢欣满意的“表示”必不可少。这可能就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交友规则。

从现实社会来看,所谓朋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要好的,彼此非常了解对方,并能同甘共苦,属于患难之交,可成为挚友。第二类是比较好的,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条件下相识,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的较好朋友。第三类则属于萍水相逢的一般朋友。从数量上看,第一类朋友极少,有三、四个足已,事实上也不可能太多;第二类朋友较多,属于一般现象;第三类朋友因人而异,有的人较多,有的人较少,取决于人的交际情况。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海枯石烂的誓言,没必要嘘寒问暖的客套,更不需三天两头的酒肉款待,有烦闷与苦恼尽可和盘托出,有困难和疾病必定是倾力相助。

人常说“友在真,不在多”,多了就“烂”了。一个人的知己朋友一般也就那么几个,平时不见得卿卿我我,关键时刻凸显真情。心灵是相通的,故而友谊是永恒的。正是因为朋友之间在思想、情趣,甚至性格、脾气等方面能够相通或者互补,而建立了比较亲密的、类似于战友般的情谊,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发显得情深意长。

那么,如何才能结交到真挚的朋友,有人借用孙子兵法中的“示形”一招,我感到还颇有见解。

也就是说,可以请对方帮一个小忙,再从他的反应摸清虚实,观察实质。要么,对方爽快答应,并及时兑现,这是性情中人,可以结交为友;

要么,对方表示需要考虑一下,计较所要帮忙之事的难易程度,并要谋划相应的对策,这种人城府太深,不宜结为挚友,只能作为盟友;

要么,对方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也许会埋怨、责怪几句,那就是不愿帮忙,这种人就不可能交友,只能是“孤家寡人”;

要么,对方完全能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办到的事,却故意拖延、搪塞,甚至暗示索要好处等等,这种人千万不要来往,小心上当受骗,当然不能交友;

要么,只要有一点希望都能积极运作,不声不响地只是个做,帮完忙后,也默默无闻,不图任何酬谢,这种人诚实厚道,是值得信赖和结交的挚友。

最为可叹的是那些人们称为“暴发户”的“朋友”,更是令人感到可笑。当初需要你的帮助时,甜言蜜语,好话说尽,甚至信誓旦旦,“不忘你八辈祖宗”;而当一切如意不需要帮助时,立刻变成另一副模样,趾高气扬,待理不理,甚至还在背后说三道四,恩将仇报。还真应了“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那句画像!

总之,真正的朋友在你最为困难的时候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伸出双手扶携着你,支撑着你;在你最为风光的时候一般不见他的身影,隐蔽在暗处为你自豪,为你鼓掌。

——这就是挚友,这就是好友,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