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罗德弗莱不可能的朝圣之旅:《一个人的朝圣》

 昵称BbprGMTQ 2019-11-19

再次翻阅这本书,事实上是怀着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它写一篇书评。但是,翻阅过半,却发现这个目的很难达到。不是它不好,恰恰相反,它击中的可能是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这也恰好是难以言述的原因。

但凡要诉诸于文字,没有比逻辑和因果律更加方便的了。那只需要你注意前后呼应,合理的设置悬念,抛出不同寻常的论点,再加上一些酷炫的术语名词和高大上的理论,基本就成了。但是《一个人的朝圣》是不需要这些的,它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别的东西,我甚至不清楚,能不能称之为信念。

《一个人的朝圣》书评难写还有一个原因。这本经久不衰的小说,以它的平淡似水征服了太多人。它的书评汗牛充栋,能说到的几乎都说到了,不管再说什么,似乎都是拾人牙慧。再者,生活从来就不是考试,没有孤立的标准答案。就像《一个人的朝圣》,它通篇都是开放式的,读它,很难不被触动,但是当要诉诸于文字的时候,总会觉得差点什么。

所以我试着仅从生活的角度谈谈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过着平淡无奇、按部就班的生活。试想一下,早晨被闹钟叫醒,六七点出门,一整天忙碌,再到下班回家,一眨眼就该上床睡觉了,再一睁眼又是同样的一天。周而复始,一模一样,毫无分别。时间久了,我们都麻木了。好像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只要能够顺利的按部就班就行。

但是生活肯定不应该如此,因为我们是人。人这种动物是自然界演化出来最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吃穿用度重要无比,但仅有这些又是不够的。甚至于不管添加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最终都会不够。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有谁没有烦恼呢?

两千多年以前,智者已经看透了其中的端倪,所以诞生了宗教。宗教的作用其实是将人的思想规范在一个小圈子里,让思想不要乱跑。就好像为了避免你那不安分的宠物跌伤,截去它的腿脚一样。可是,这并没有让人安分,反倒是给了人一个目标。就人的本性来说,几乎没有比反抗两个字更能动人心魄的了。所以,所谓“文艺复兴”,根本就不奇怪,从人性角度来说不值得大书特书。

书中哈罗德本来也是按部就班的,眼见七十岁高龄,生活也就如此了。谁想到奎妮的信能给人这么大的刺激,一步步,一段段,最终竟然走出窠臼。对《一个人的朝圣》最多的用词,大概是救赎,也有人说是和解。对自己的救赎,与自己的和解。想一想,哈罗德是怀着拯救奎妮的心情踏上旅程的,但最终是谁拯救了谁呢?真是一笔糊涂账。

最初的哈罗德一无所有——我们可以这样说——除了一眼能望到的生命尽头。就像一次次将注定要滑落的石头搬上山顶的西西弗斯。要知道,西西弗斯的命运是宙斯给予的最严厉惩罚——永远劳作于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事情。那么哈罗德呢?是谁给予的惩罚呢?如果这是对哈罗德的惩罚,那我们呢?

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朝圣”,打破了僵化的平衡。哈罗德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一些事,尽管可以肯定这些事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当这一步踏出去以后,一切就都变了。稳定、安全、平淡、僵化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细节和难以计数的磨难。

总有人问,应该看些什么书才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这种问法是误解了认知这两个字。这没有类似于1+1=2的答案,认知力不是看几本书能够做到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答案的话,那就是丰富自己,只有足够的心灵素材才可能产生思想。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对于阅历的强调,说到底都是丰富。哈罗德那不可能的“朝圣”之旅,让他遇到那么多与自己相似又相异的人,留意到以前根本不曾在意的事物,掌握了以前毫无用处的自然知识,记起了太多被有意尘封的往事,这一切不断的涌现,将他推向他自己也不曾想到过的地方,或者可以说——高度。这一切都始于哈罗德突发奇想,这个突发奇想是零的突破,这种突破比完善详尽的计划更重要——有时候计划是最糟糕的事,因为那往往意味着遥遥无期。

但是,这只是开始,事情并没有完。一旦开始自然就会面对不曾有过的挑战了。事实上走心里的路,往往比被鞭子赶着走路更难,因为自由与艰难同在。

首先是不自信的问题。当一时的义愤用光以后,看到的就都变成了嘲笑,让人想逃。但是幸运的是他发现这些人们反而是用心说服自己的理性,“选择忽略一切证据,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他所误以为嘲笑他的人,反而给了他坚定了下去的决心。在他怀疑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又是疗养院告诉他,奎妮奇迹般在坚持着等他,这又给了他满满信心。

然后是旅途中的五光十色。当哈罗德第一次踏入大城市时,习惯了贫乏的他被吓到了,眼花缭乱的商品导致他不知道如何选择,他的行程再次被拖慢。是一个银发绅士向他倾诉的烦恼,使他惊觉繁华背后的陷阱。于是他留下没有吃完的饼干,再次踏上旅途。

新事物必然带来新挑战,新开始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习惯疲累的哈罗德,缺乏承受力的身体和不懂得提前预判的经验,让哈罗德差点倒下了。又是一个东欧女医师救了他,这个年轻女人告诉他“我不会逼你回家”,让他彻底懂得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迈开脚步。

哈罗德还被裹挟进其他的纷扰。当他走红以后,他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资源,成了人们争相争夺的对象。他的所思所想在争夺里变得无关紧要。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着他,让他似乎离目的地更加遥远。直至他被这股潮流榨干净,这些人离他而去。于是被抛弃的哈罗德幸运的又能够做自己的事——有时候被抛弃是一种幸运。

走心里的路那种满足充满诱惑,但也无比艰难,萌生退意绝对不可避免。当哈罗德真正打起退堂鼓,又是他的妻子莫琳督促他必须坚持到底。莫琳说,如果他现在放弃,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正是哈罗德的突发奇想,一步不停的坚持和人们的良善,最终成就了他。

面对生活,我们往往都在不停的说着正确的废话,可是人需要的不是正确。例如说“健康很重要”,似乎这是什么金科玉律,可为什么重要,却没人说得清楚。事实上对人们来说,重要的根本不是健康,而是给自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就像前途、幸福、高兴一样,只不过是理由罢了。我们总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接受现实,与世界和解,然后把自己困在自己不喜欢的生活里。但是每一次对现实的接受和与世界的和解都像轻轻划自己一刀,于是等到幡然醒悟才发现,已经遍体鳞伤,甚至重伤难治。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有很多理由,去解释那些我们为什么想做却又没有做的。我们还有更多的理由辩解——那些能够做到的人有我们所没有的条件。但事实上,最困难的事根本不是选择,而是去做。我们在按部就班中,往往习惯了拥有的一切,似乎这些是永恒不变或者命中注定的,所以我们都不大在意,反而更加关注对于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们竟然有可能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慌乱。然后,我们把责任推给别人。把责任推给别人是最容易做的事,即使反复提醒自己也很难避免。

我们一辈子总会遇到太多人“逼我们回家”:这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划算的、是很糟糕的、是不对的。我们听到了太多应该怎么样,却没有人问我们想怎么样,更没有人说过只要你想我都支持。其实,何必在意能不能成功呢?何必理会能不能实现呢?去做就对了,只要开始,就是赢。也没有必要追求十全十美,因为那与噩梦是同义词。我们总把成长作为借口,但是成长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那只是迫不得已。

我们需要别人,因为谁都会害怕。当我们害怕的时候,一点点帮助,一点点安慰,也许就足以使我们恢复勇气,否则就可能会倒地不起。就像饥荒年月里的饥民,站着还是躺下,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就是家人、爱人、朋友,以及善良、支持、爱护等一系列词汇存在的意义。而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可以有一个能够说“我怕”的人。

《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是忽然跳出按部就班的,它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也迫使莫琳正视自己所一直逃避的,它迫使莫琳发现生活的牢笼里可能会只剩下自己。

不错,路是哈罗德走的,但努力却不是他一个人的。哈罗德和莫琳最终得以寻回了自己,寻回了对方,是他们共同向对方靠拢的结果。这是一个完美的句号。

Ps:乔伊斯后来续写了《一个人的朝圣Ⅱ:奎妮的情歌》,鉴于这本书在第一本之后,所以不建议在阅读第一本书的时候结合第二本的情节考虑。个人认为,那会出现思考上的偏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