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育邻人 2019-11-1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网友问答小集「11月16日」

育邻梦

孩子是上天安排到每个家庭中的小天使,引导天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需要父母用积极阳光之心去照耀。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小问题,育邻人就2019年11月16日回答的9个提问与各位一起探讨:

九、为什么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教导,当孩子孩子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了,胎教就是最早的教育。孩子出生以后,生命中第一次接触到的是父母、生活中接受的第一份帮助来自父母、发出的第一声语言是父母引导的、叫的第一个称谓是父母、第一次爬行与迈步是父母陪伴下进行的、第一次自己吃饭的方式是父母教的、第一次玩出旅行是父母陪伴去的、第一次上学是父母接送的.......种种的第一次都是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父母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能有谁呢?

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言传身教,父母言行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品行习惯、阅读兴趣、意志力、幸福感、责任感、开心的样子全部都模仿自家庭生活。孩子的言行是父母言行在镜子中的成像,同样也被评定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教育引导好孩子的成长,是父母一生中最大使命、最具荣誉感的事情。

1.孩子的品行模仿自父母

孩子的品行养成,来自于对父母言行的模仿,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力远大于对孩子的说教或学校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对孩子言行最好的教导,正所谓:“正本清源,正己正人”,父母要培养好孩子的品行习惯,首先需要正自己,做到身正,才能引导好孩子。

2.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古有孟母三迁,为孟子找寻适宜成长的学习环境。现今,家庭环境同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拥有积极学习氛围家庭生活、成长的孩子,自然会模仿父母,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父母勤于学习做表率,孩子就会效仿爱上学习。

父母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时间最长的人,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

伴读

八、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说所有同学都不和他玩,回家总是哭得很伤心,做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生活中缺少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去找朋友一起玩,多参与小伙伴的集体游戏。开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放下手中的工业玩具,投入到实实在在与同龄伙伴的游戏中去,与孩子一起变得合群。

孩子们对于友情是最敏感的,如果一个孩子很不被小朋友接纳,那么一定会是这个孩子自身有一些不合群的行为举止。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更多的引导孩子去找寻他们的伙伴,可以先引导孩子作为“小跟班”的角色参与的邻里伙伴的互动游戏之中。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与自己的玩具一起成长,而这些玩具是没有情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缺乏情感体验。

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核心就是能有相互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最需要在生活中练习。现在,城市家庭已经很少能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了,自己家庭中又没有足够能陪伴孩子的伙伴,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去找邻里的孩子一起游戏,彼此多接触、多了解,通过体验了解交友之道。父母在家中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生活。

对于孩子的交友活动,说教很难达成效果,需要父母从自己的为人处世中序偶行为示范。多与孩子一起游戏,深入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他们游戏。需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乐意分享、善于合作、积极奉献,成为行为大度的孩子,对于行为大度的孩子能受到更多孩子的喜欢......

一起成长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网友问答小集「11月16日」

育邻中心

七、孩子在学习中碰到挫折,低谷期家长该怎么解决?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最核心的点,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成长自信。

作为父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成长、成才、成人。孩子学习成长,学校教育给予孩子的是知识,传递的是文明内容;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应该是心理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导引。孩子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在其他方面总会有起有落,这个时候就是考验父母引导力的时候,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在成长巅峰时刻,不“得意忘形”;在低谷的时候,能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持之以恒。这是陪伴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学问,也是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自卑与超越》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自出生时,看到周边事物各色各样、大到自己根本无法支配他们,由此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如果您身处峡谷之中,您周边都是笔直、高耸入云的岩石,您是不是会不由的感觉到自身的渺小【自卑】。当孩子在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时,其内心的自卑心理就会被触发。

歌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胆量和自信也是建筑在反复练习基础之上的。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使用积极阳光的方法将能很好的驱散孩子的自卑之心。

陪伴孩子游戏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超强的意志力和自信,走出成长低谷期呢?

1、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采取积极的引导,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特长所在。比如孩子在学校很乐意帮助小朋友、生活中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这些都是能激励孩子成长的优点。帮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身的优点,通过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是最有效的引导方式。

2、鼓励孩子展现自己,生活中多与孩子一起外出寻找他们喜欢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分享零食等等。通过多与同龄伙伴交流,孩子才能更好的了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对于朋友是很有帮助的、自己是有用之人。孩子意识到自己能帮助到朋友,能为别人带去价值,生活体验是孩子建立起自信与增强意志力的最佳场所。

3、给孩子贴积极阳光的标签,比如“勤于动手”、“爱思考”、“爱分享”、“有爱心”。切忌当众批评孩子,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六、我发现很多孩子越补课,学习成绩越差,为什么?

兴趣引导才是孩子学习力强的动力源泉

对于孩子某门功课学习差,最需要解决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与理解力的问题,需要通过与孩子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到底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还是对于所学知识不理解。找到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孩子从学习的低效率中走出来。

每个人学习成长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和爱好,如果要求您做一件您不敢兴趣的事情,结果只会是做的时间越久效果越差。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是有极限点的,也就是在相同知识情况下同样的内容,如果您是反感它们的,那么您接触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反感。生活中对于那些使我们厌烦、不想见到的人,您可会尽可能的避而不见,即使见到了也没有好脸色。

越补课成绩越差原因:

1,孩子们家长逼着去补课,内心滋生了更多的厌学情绪,导致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课堂上,性却在想着怎么能偷空玩一下;

2,补习老师本身水平就非常有限,讲解方式与学校课堂还相左,搞的孩子也不知道谁是、谁非,干脆一个也不要听了;

3,家长送孩子去补课,自己撂挑子,认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去管理就万事大吉的潜在心理。所以,父母钱花得感动,孩子却一动不动。更有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还会增添更多的抱怨,“我们帮你报了****班,您的学习还****,你对的起****”。在抱怨声中孩子的学习热情只会越来越低,最终将父母对于学习上的管教“充耳不闻”。

陪伴孩子成长

作为父母要怎么样陪伴孩子呢?

1、与孩子一起学习

每个人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好胜心,也就是有一个参照物,有对比的学习。同一个家庭中,不可能做到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学习同一年级的内容,而现在城市的居住环境也很少有邻居家孩子能一起学习了。所以,孩子的这个学习的同伴就只能是作为父母的您了。您需要回头和孩子一起学习他们的课本,这样您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的学习理解力、孩子学习是否仔细等等。

2、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

独生子女或者二胎家庭,孩子的玩伴已经非常有限了,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同伴。当邻里的同伴不够时,在孩子游戏的时候您需要回归童年,成为孩子们的同伴,参与到他们喜爱的过家家、石头剪刀布、堆沙堡、打水仗等游戏之中去。游戏是释放孩子成长压力最好的方式,同时在游戏运动中能综合的锻炼孩子的运动、思维、表达、协调、组织能力。当然,能在就近帮助孩子们找到与他们同龄的伙伴最好。

3、多鼓励孩子成长进步的过程

作为父母,您需要在自己的心目中播种一颗优秀孩子的种子,设想出这个优秀孩子的模样。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最终带着内容参与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活中的成长进步多鼓励,多向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被别人认同和学习。孩子同样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认可是给予孩子最好的奖励,而且,对于学习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教会别人。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期望,陪伴这个宝贝成长、成才、成人,需要父母百倍的用心,不能将孩子的学习成长交给学校就完事儿。当您对孩子的成长有充分的了解,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信心,您才不会在孩子成长路上充当“消防员”、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不被动的给孩子“上班”。作为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太阳”,父母需要为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在知识信息极度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成为孩子的学习陪练和知识顾问。

五、孩子在校学习不听话怎么办?

这个问题太大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听从别人的意愿,那么大家不就都成为一个人了吗?最简单的就是,您在工作单位会完全听从领导的指派吗?工作中您肯定会加入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呀。

教育引导孩子成长并不是培养听话的孩子,需要培养的是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约束,能有独立思考、能自理、自立,能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新成员......

课间互动

四、孩子该上初中了,重新选择学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吗?

孩子成长路上除了家庭不会轻易改变,上学本就不会一直在同一个学校。变换不同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同学一起成长、接受不同风格老师的授课指导,对于孩子们适应社会生活是有积极帮助作用的。在孩子换学习环境之中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融入新的学习集体、接纳新朋友,用新的思维方式接受新老师的授课......

三、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什么?不要过度呵护孩子,这种说法对吗?

教育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孩子们能够自理、自立,能够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建设大家庭之中去。也就是适度呵护,给予孩子自主练习成长的必要帮助,而不是为孩子事事代劳......

过度呵护就雷同与完全管控,对于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不放心,总觉得离开了帮助孩子就解决不了他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就如同培育小树苗,需要给予他们自由的成长空间。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早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后期补给,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成长陪练和知识顾问的角色。

陪孩子游戏

二、孩子学艺术需要孩子的天赋,此外孩子的坚持和家长的坚持哪个更重要?

艺术是一项综合性事业,需要天赋的灵机一动、灵光闪现式的创新。

天赋其实就等于灵机一动的理解力,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对灵感要求比较强的事物。所谓艺术就在一念之间,过后就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所以,对于孩子学习艺术,天赋比努力坚持更重要,而且没有天赋和兴趣的坚持只会白费功夫。没有天赋的坚持,最终呈现的也只是停留在临摹层面,无法出现创新之作。

一、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读的书太少?

上学时就感觉到了,小时候家里在农村,自己家里基本没有什么课外书籍,离集镇也比较远,在加上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平日里更多的要求对课本熟读。小学时候,熟读课本,在小范围内考试还算可以,到了中学就逐渐渐显知识面的重要性,高中、大学更加明显。思路与知识的储备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是相当有道理的,人的思维意识成长来源于阅读、观察和交流。阅读学习静态、过往的知识,行走观察、与人交流学习流动性的知识,学习在于动与静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信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不一定要满腹经纶,但一定要见识广博。对所需的知识知道从何处获取,知道如何解析、重构、再创新。

引导阅读

期待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继续留言!每个人心目中都住着一位“大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须要成年“大师【父母】”与未来的“大师【孩子】”有更多的交集。交集才能产生融合,融合才能和谐、出新。与孩子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育邻人 致力于践行文明礼仪【适合当代社会的】,从小事、从现在、从我做起,做中国好邻居、做好中国邻居,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还孩子一片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土。欢迎您持续关注,关注 育邻人 共同育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网友问答小集「11月16日」

育邻有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