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肺部菌群中,微生物密度较低,以6个菌属(普氏菌、链球菌、韦荣球菌、梭杆菌、卟啉单胞菌、奈瑟氏菌)为主; ② 哮喘、囊性纤维化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中,肺部微生物移入和清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细菌密度增加、特定细菌过度生长; ③ 肠-肺轴影响呼吸道健康,其中,多种肠道菌群组分和产物可调节肺部免疫反应,一些肠道免疫细胞也可迁移至肺部; ④ 鼻内接种有益细菌,以及粪菌移植等肠道菌群干预方法,有望治疗呼吸道疾病。 2019-09-09, doi:10.1038/s41590-019-0451-9 【主编推荐语】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慢性呼吸道疾病中,呼吸道菌群(包括病毒及真菌)的组成、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在疾病中发挥的功能效应,并讨论了呼吸道菌群如何与治疗方式互相影响,以及呼吸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szx) Functional effects of the microbiota i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2019-04-08, doi:10.1016/S2213-2600(18)30510-1 ① 肺部和肠道的菌群在肺结核的疾病发生、治疗、临床结局和后遗症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② 肺部的结核分支杆菌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双向免疫互作,例如,肠道的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肺结核感染和疾病进展,而肺部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也可改变肠道菌群; ③ 肺部厌氧菌产生的代谢物(如SCFA),可能影响肺部免疫应答、促进肺结核进展; ④ 肺结核的长期抗生素治疗,可对菌群造成不良影响; ⑤ 肠道共生非结核分枝杆菌的T细胞抗原表位缺失,可增加患者复发风险。 【主编推荐语】结核病仍是目前造成最多死亡的传染病,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肺部和肠道菌群可影响肺部免疫应答,并在肺结核的各个阶段中有潜在作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近期发表综述,汇总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认为需要将菌群研究纳入到结核病的临床研究中,包括测试新的疫苗或治疗方法,推荐专业人士关注。(@mildbreeze) The microbiome and tuberculosis: state of the ar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defining the clinical research agenda2019-03-22, doi:10.1016/S2213-2600(18)30501-0 【主编推荐语】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囊性纤维化是三种不同的肺部疾病,Chest近期发表一篇小综述,对这三种疾病中的肺部菌群及其与宿主互作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并总结了其中的一些共性,值得专业人士关注。(@mildbreez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on the Lung Microbiome in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2019-05-30, doi:10.1016/j.chest.2019.05.011 【主编推荐语】呼吸道菌群可能通过塑造宿主免疫而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风险。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呼吸道菌群中的链球菌属及普氏菌属的丰度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显著相关,另外,年龄及家庭成员数量也影响了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szx)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espiratory microbiome and susceptibility to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2019-09-28, doi:10.1093/cid/ciz968 【主编推荐语】先前研究发现,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鼻菌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增加,且后者的定殖与疾病复发风险增加相关。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分析鉴定出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鼻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发现活动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鼻菌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增加及表皮葡萄球菌减少为特征。(@szx)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rotein subsystems of the human nasal microbiome in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a pilot study2019-10-22, doi:10.1186/s40168-019-0753-z 【主编推荐语】哮喘可能源于生命早期的免疫发育异常,与这一时期的环境因素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有关。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一项来自丹麦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700名儿童生命早期的呼吸道菌群组成,鉴定出特征菌属并构建模型,可预测6岁时的哮喘风险,并揭示了菌群特征与呼吸道免疫之间的关系,为生命早期的菌群-免疫互作对哮喘风险的影响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mildbreeze) Infant airway microbiota and topical immune perturbations in the origins of childhood asthma2019-11-01, doi:10.1038/s41467-019-12989-7 【主编推荐语】HIV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在HIV感染者中,肺功能与口腔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相关,而在未感染HIV的对照组中则无此关联。(@sz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