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实习操作, 常规12导连心电图连接,(连接前要涂导电膏或者酒精) 肢体导连:左手黄,右手红,左脚绿,右脚黑。(手常夹于手腕,特殊情况可夹于手臂肩部,但不能夹于同侧,脚可夹于同侧) 胸导联:红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黄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绿V3 V2V5之间 灰V4胸骨右侧锁骨中线平第五肋间灰 黑V5腋前线平V4 紫V6腋中线平V4 18导连心电图连接 右侧 红V3R(右侧与V3对称) 黄V4R (右侧与V4对称) 绿V5R(右侧与V5对称)右侧的腋前线 左侧 红V7腋后线平V4 黄V8肩胛下角线平V4 绿V9脊柱旁线平V4 儿科心电图 可分别连接胸导联不必一次性连接 死亡心电图 连接四个肢体导连即可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肢体导连(上臂和下肢对应)分别分布于置于左右第12肋弓中点,以及左右锁骨中线下一点点! 出错纠正: 1:右胸V1和右手红色肢体导连夹子在同侧 2: 1 2 导连P波向上,avR倒置。 3:左胸V2和左手黄色夹子在同侧 4:右红右黑 (右上肢红下肢黑) 5:实在忘记,导连或者夹子上面有标记左右. 心电图,看图。 一心律2直立avf倒置(窦性) 二心率60/RR或者60/pp 三PR间期(选明显的) 四心电轴看13导连 QRS主波 AA正常AV左偏VA右偏 VV重度右偏 (临床中为了更加准确需要量电压后对照表格判断电轴) 五QT时限 Q起点到T终点(选明显的) 识图步骤 一:先看2导连 节律 起源于窦房结(P波直立且在avR倒置) 异位节律(无P波,P倒置?形态?pR间期?RR代偿与否) 心率 齐?(pp间期) 不齐?(P 与QRS的关系) 二:看电轴(选13导连) 三:看P波 电压(胸小于0.15,肢体小于0.25) 时间(胸肢小于0.11) 四:看PR间期(正常0.12~0.20) 五:看Q波(V1V2不能同时有QR出现, V3无Q,其他Q小于十分之一R ,Q小于0.04s) 六:QRS波群(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阻滞) 七:ST段(QRS波终点又称为J点后0.04秒,与前后两个QRS波起点连线及基线的电压距离。压低:小于0.05,升高:V123都小于0.3,其他导连小于0.1,或者水平抬高,弓背,压低~心肌缺血或者心梗的表现) 八:T波(与同导连的主波方向一致) 10种心电图一句话牢记: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 要注意。(P,QRS,T波;PR,QT间期)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是上下纵的5格 (即V5导联QRS波>0.25mV)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即V1导联QRS波中R/S>1,也就是R波>S波的幅度) 4,心房颤动 :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P波的位置上乱七八糟的。可发展为心室颤动。 (即P波的位置被 大小不一的小f波取代,而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 :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正常QRS波消失,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小波。 此时病人极度危险,随时心室骤停,应及时电除颤。 5,窦性心动过缓: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即两个P波之间,也叫P-P间期,都大于5个大格(25个小格), 是左右横的格。 (即P-P间期>1.00s,可算出心率<60次/min ) 6,窦性心动过速: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大格(15个小格),是左右的格。 (即P-P间期<0.60s,可算出心率>100次/min )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 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V5,V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V2,V3,V4,V5,V6;下壁看Ⅱ,Ⅲ,aVF (心电图的识别记忆理解关键在于每个波的意义及各个导联与不同时期心电向量关系,详细见诊断书483页。下期更新CT MRI的基本识别方法及正常影像学图像,我们的客服聊天可是智能机器人哦,可以咨询仅供参考的建议及医学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