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有不同种类,其代谢过程也有差异。有人说,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及蜂蜜中,源自大自然,而且,据说升糖指数较低,属于健康糖。真是这样吗?果糖会不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呢?在摄入果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咱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糖,按照水解状况,可以分为3类,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称为单糖;能分解为2到10个单糖分子的,称为寡糖;可分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称为多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都是对人体重要的单糖。 由于咱们地球人中,血糖异常的人太多,因此,围绕血糖问题,出现了升糖指数这个概念。升糖指数是衡量不同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能够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并且将其释放到循环系统的,升糖指数就较高。果糖,属于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糖类。果糖还有1个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1.8倍,而且,温度越低,甜度越大。果糖的甜味感,与蔗糖相比,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蔗糖的口腔甜味感要在30秒后才消失。 果糖溶解时吸热较多,因此会给人冰凉感;果糖易于发酵,也容易产生焦化反应,用在烘焙品中,会产生松软感,并增加色泽。这些特性决定,果糖成为食品及饮料添加剂的主角。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中添加的主要是高果糖浆,其中大约含50%的果糖。 果糖在体内主要经过肝、肾、小肠中的果糖激酶催化进行代谢,可以转化为葡萄糖或合成糖元。果糖虽然升糖指数较低,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果糖的这种代谢过程会影响胰岛素的耐受性;还有研究指出,果糖,特别是经由饮料摄入的增加,可以引起脂肪过量沉淀,带来肥胖、脂肪肝、高血糖等系列健康问题。 咱们人类的祖先是以野果为主食的,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尿酸酶丢失的相关机制,这样,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就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促进脂肪积累,以此来应对饱食1次再饥饿几天的艰辛生活,渡过寒冷的食物匮乏期。不过,对现代人来讲,物质丰富,这个机制就成为健康维护的弱点。早在17世纪时,人类就观察到,血尿酸升高带来的痛风,是与糖的消化量呈正比关系的,当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痛风的发病率与含糖饮料摄入相关。而且,果糖可以增加食欲,进食后的饱腹感降低,从而带来代谢异常。 按照咱们的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的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这个量是多少呢?330毫升到60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糖量是35克到60克,就是说,每天喝1罐饮料,糖的摄入量就会超出膳食指南的警戒线。因此,果糖,特别是添加糖,不是所谓的健康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及儿童的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10%,尤其要把控含糖饮料的摄入。其次,要注意,减少加工食品,比如蛋糕、甜食等的摄入,同时,对于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也需要限量,比如苹果、橙子、柚子、荔枝、香蕉等。想健康,可以考虑只要酸酸,远离甜甜。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健康早班车# #清云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