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旅游 (本文是2017年8月11日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眉山旅游的问题分析 为什么这么多年眉山的旅游没起来?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从中国旅游来看,九十年代云南旅游在全国领了一把先,进入新世纪之后四川旅游在全国领先,所以我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天下旅游看四川。这两年贵州开始发力了,贵州这两年很火爆,一系列大活动,市场影响很大,项目都在开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眉山的旅游基本上没有声音,没有影响,什么原因?我觉得这里边一个主要因素是发展的阶段性因素,就是眉山建市才二十年,这二十年建市要从一个农业为主体的格局转化到一个工业发展格局,这是我们各届领导都必须下决心做的事情,主要原因恐怕是个原因。当然,领导的精力有限,所以就确有一个精力怎么分配的问题,包括资源怎么分配的问题。但是现在来看,这个阶段性目标大体上完成了,所以现在整个眉山需要树一个新的目标,这个新的目标就是如何从工业化的中后期一步一步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就是这么一个阶段性新的目标。这就需要阶段性的转换,所以在这个时候重视旅游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还不光是眉山,这两年全国都是如此,全国都面临着这个阶段性的转换。 现在如果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政府主导形成热点,市场跟踪形成热潮,投资跟进形成热流,这是现在全国的普遍情况。比如说去年全国的旅游投资总额超过了一万亿,这在历史上想都不敢想,现在变成一种现实,今年又会有20%增长。为什么大家对旅游这么看好?一方面就是投资的领域现在越来越狭窄,制造业很难投,农业基本上大家不考虑,商业现在也很难办,房地产也在萎缩,服务业是个新领域,服务业里边旅游就必然是龙头了。在这个领头过程中更重要一点就是现在这个市场热潮,多年来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市场怎么波动,旅游始终没有大波动。旅游大波动只有几次特殊事件,比如说2003年SARS,全国旅游下滑了半年,跟着就起来了,只有几次这样特殊事件。所以有人说旅游很脆弱,实际上我们一直反对这个观点,我们说的是旅游很敏感,后来世界旅游组织也专门提出这个观点,就是不能说旅游脆弱,旅游很敏感,弹性很大。碰到事情反应很快,事情过去反弹很快。这么一个状况之下,我觉得眉山现在领导重视程度到位了,下一步就应该发力。 从现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是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眉山的旅游没有形成产品体系。这儿有一个点,那儿有一个点,整个产品体系没有形成,这应该说和全国相比落后了,和四川相比也落后了。如果比起发达地区,比如说像江浙、广东这些地区,我们落后了大体有十年,如果和四川相比我们落后大体五年,落后没有关系,急起直追就是了。但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产品体系怎么形成,而不是简单的说这儿做一个项目,那儿做一个项目。 第二个问题,品牌影响没有形成。现在眉山最大的品牌就是苏东坡,然后就不知道眉山是怎么回事,每次去峨眉山往返都要路过眉山,但是我只有一次提出来说要停一下,看看三苏祠,之后我就不知道来眉山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买什么。这是品牌性的影响,这个影响应该说严重不足。 第三个问题,拉动作用不足。旅游发展尤其是全域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对各个方面会产生比较强的拉动作用,很多地方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这种效应,但是因为我们体系没有形成,市场没有起来,所以拉动作用现在感受不到,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很多地方现在说精准扶贫做旅游最合适,做旅游最对应一个乡村现在的实际情况,产生这种精准扶贫的作用。 主要问题就是这三个,这么多年了,眉山缺资源吗?不缺资源,眉山区位不好吗?在四川相比,眉山的区域应当是非常有利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一个主体性的原因就是阶段性任务,阶段性目标,这是一个主体原因,应该说这一步走下来了,走的很不容易。第二个原因就是各级领导重视不够,有些重视了,叫重视在口头上,落实在口号上,光靠这样重视不行。第三个就是对应这么蓬勃的市场格局缺乏主动性。 二、如何看待眉山旅游? 第一个优势是同城化,一个天府新区,基本上成都和眉山已经同城化了,这种同城化在整个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之中使眉山变成了一个中心点,不仅是城市群的中心点,也必然会形成旅游的中心点。所以眉山整体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或者休闲度假城市的建设,这应该说是第一个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七千多平方公里,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应该说土地优势非常强。我这两天看到,有一些大学已经过来了,大学过来实际上就是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和土地优势,这个优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和旅游发展过程中都进一步显现出来。比如说城区本身,五十平方公里的城区现在三十几万人口,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疏朗,我们所有的城市给人的感觉都是拥挤,一个舒朗的城市,这就非常难得。我现在评价一个城市好不好,就看一条,有没有足够的休闲空间,有休闲空间就是一流的城市,没有休闲空间就是一线城市也达不到一流,这也是一个优势。 第三个优势,就是现在在工业化转换的过程中,大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眉山的环境优势非常突出,绿化好,有山有水,反正是一路走过来,觉得这个地方蛮好的。 第四个优势就是文化优势,这种文化优势集中体现在三苏故里,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文化优势。 最后一个优势就是资源优势,客观来说,原来的这些旅游资源在大众观光的时代,和市场不完全对等,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有震撼力的产品。讲自然资源没有黄山、九寨沟,讲文化资源没有故宫、兵马俑,这都是中国顶级的在世界上的产品,这种产品我们没有。瓦屋山很好,我这次也没去,就看了看画册,看了看小片,我的感觉,也同样缺乏震撼性,观光旅游的追求就是震撼性。我们虽然没有一流的观光旅游资源,现在面对着市场蓬勃增长的局面,我们现在的资源优势出来了,是一个复合型的旅游资源群体,什么都有,而且如果讲休闲度假资源,可以说眉山的休闲度假资源是一流的,是顶级的。 这样的话,就有一个优势和弱势的转换,在这个时代弱势转换成优势,优势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怎么办? 1、文化名邦 我不太赞成只强调苏东坡,我认为三苏故里才是眉山真正唯一的品牌,因为苏东坡一生的踪迹很广,所以他活动的各个地方现在都把苏东坡推出来,好多东西推的比我们要强。比如说在惠州专门有一台晚会,在儋州也专门有一台晚会,都是苏东坡。杭州就不用说了,一个东坡肉的始发地,杭州、海南和湖北都在争。毫无疑问,这是千年才出的才子,可是我们的优势在哪儿?在三苏,所以我就觉得三苏故里的这种优势任何人替代不了。而且三苏各有各的特点,三苏的组合才构造出眉山最有味道的文化。为什么说用文化名邦这个词呢?就是因为有三苏才称得上名邦,要是只出一个人物那不算什么,邦是出了一个群体,为什么当时能产生这么一个群体?我这两天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大家对文化都很看重,比如说大雅堂,我们都知道难登大雅之堂,这次才算把这事搞明白了,长了一个知识,而且大雅堂做的不错,既是一个城市项目又是一个民生项目,又是一个文化项目。大雅堂构造大雅城,实际上一个格局就起来了。再比如说花椒,还专门有一个藤椒文化博物馆,青城县有一个国际竹编艺术城,包括今天上午看了一个中国泡菜城,类似这样的项目都给人一个比较强的感觉,就是眉山对文化看重。但是文化名邦不能只是个说法,一定要变成产品,第一涉及到我们怎么看传统和现代,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传统和现代如果不能够紧密的沟通,有博物馆的意义,有专业研究的意义,但缺少旅游意义和市场意义。所以要把传统和现代连在一起。第二就得研究我们的唯一性在哪儿?反正我走到哪儿都说这个问题,想唯一,争取把唯一性给抠出来,第二个叫干第一,没有唯一性干第一行不行?但是要去之一。比如说瓦屋山升5A,我就不赞同,5A难度太大,但是反过来说唯一性、第一性在哪儿?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即使辛辛苦苦把5A升上了,我估计升上的时候全国有四百家,无非就是四百分之一,或者第四百零一家,这个意义很大吗?很多东西都需要调整,而且现在火爆的未必将来火爆,现在5A这个牌子含金量很高,但是再过十年含金量还有这么高吗?绝不可能,可是我们谋划未来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化名邦应该是以三苏为主体,然后整合各类文化性的项目转换成文化旅游产品,各有各的路数。眉山和峨眉山很容易混淆,我们自己说的清楚,外地人搞不清楚,我们如果不突出文化名邦,唯一性这个事很难办。 2、山水大观 山水大观的感受很突出,瓦屋山、玉屏山、彭祖山等等,这一圈山应该说生态环境极好,物种资源丰富,但是这些山严格的说没有大东西。另外有多少个河,多少个溪,还有二十个水库,国土面积23%都是水,这很难得,而且整个眉山给人的感觉就是山水大观的感觉。我们不必追求一流山,一流水,可是把它融合到一起就是一流,就是有很多二流的东西觉得好像是二流,只要融合到一起了就是一流。就像桂林一样,桂林某一个小山头看看而已,可是形成了喀斯特峰林感觉就不同了。 3、休闲胜地,度假天堂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儿?休闲圣地可以做全域,全域都可以做,而且主要对应的是周边市场,川西就不用说了,包括重庆,包括云南这些周边市场,这是主体,这是一个休闲圣地的概念。如果讲休闲,眉山的资源一流,效果也很好,市场也足够,度假基本对应的是中远程的市场,度假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做的,比如今天上午看的黑龙潭,黑龙潭这个项目算是做成了,但是黑龙潭做休闲没有问题,做度假有难度,难在它的资源,难在它的特色。比如说眉山市区,这是一篇大文章,这一篇大文章破题破在哪儿?城市中央休闲区,我们要努力做这么一个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我的看法就在现在这个位置,东湖这一片是最好的,这一片是湿地公园,旁边又有河又有水,围绕这个做一片城市中央休闲区,就变成了眉山市区的一个亮点。城市中央休闲区什么概念?北京的什刹海,上海的新天地,就是这个概念,是一个城市的消费集中之处,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个城市的客厅,这就把优势发挥出来了。其他的城市想做这些做不到,因为城市没有插针之地了,我们这儿不同。 刚才说这几个文化项目,都涉及到文化内容的丰富和体量的扩大问题,柳江古镇很好,是两水相夹,基本上一条街四个大院撑起这么一个古镇,但是这个古镇现在给人感觉小了,现在0.9平方公里,他们正在考虑扩展到4.3平方公里,这个我赞成,没有相应的量容不下人,这个地方基本上是大众休闲之地。一个大众休闲之地将来要一步一步上台阶,我们昨天去的时候洪水刚刚过,还在路上铲泥巴,旅游者已经一帮一帮的去了。所以有些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容量,我们就对接不了,所以就得研究这些大项目。七里坪这个项目我很赞赏,因为泡温泉,森林密布,现在已经投资40多亿,建了50多万平方米,应该说七里坪成了一个山地度假典型。我在那儿看,很自然的就想起长白山的国际度假区,那儿投资240亿,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不如七里坪的效果,所以像七里坪这样的项目还需要发展。现在叫可观,可处,可养,但是软肋在缺少娱乐项目,缺少户外运动项目,就是要强化可玩,因为这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很快就会大众化。从这个项目的角度来说,比如说黑龙潭就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包括配套了鲜花小镇,有民国风格,有川西风格,这都很好。但是黑龙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水库,一开始修建的时候是灌溉水库,慢慢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定位到水源水库了,兼有灌溉功能,所以毫无疑问保护第一。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水上、水下、水边都不能做,那儿也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其他的项目怎么做,就得做一篇新文章。黑龙潭的水主要是看,新文章要做乡村休闲、乡村度假,要做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做下来是很可以的。比如说泡菜城,各种品牌,各种工艺,培育了味道产业,年交易额达到145亿,这个泡菜城就得研究如何和旅游结合的更紧密,把它做的更大,就不是一个泡菜城了,那就是一个泡菜的农区、园区、景区、社区,融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实际上都是这个概念,就是园区、景区、社区、农区,包括文区等等融在一起。所以有些项目有这个余地我们就得做好,做大,有些项目没有余地,那就是实事求是,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4、重点项目 综合看下来,从想唯一,干第一,去之一,我觉得有几个项目要考虑: 第一,三苏祠。现在是想扩大到一千五百亩,基本上是一平方公里,大体上比原来一百多亩增加了10倍,这个面积够了,如果这个面积再进一步的扩充,光拆迁的事就很头疼,但是怎么把这篇文章做好这是个核心。现在给人感觉两层皮,比如三苏祠是一个老东西,然后外边是一个假古董,所以首先需要的是把两层皮揉到一起。第二就需要怎么把文化内容进一步丰富,现在大概是因为时间还不长,所以这里边进来的商人必须要有要求,不能是个人就到里边开店,基本上就是两类店,一类店是文化性的,真正把文化做出来,再一类就是生活型的,消费型的,让大家弄点这个东西。这个实际上可以做出一个宋城的概念,三苏宋城,内容进一步细化,这要做精致,反正我感觉在精致方面四川有差距,全国要讲精致,江苏、浙江,一个产品何其精致,中国的精致比日本还差几个层次。三苏祠要做精,做细,做深,做透,因为一千五百亩够了,现在壳子基本已经出来,架构也有了,但是怎么把它这么做起来,包括要研究一天24小时怎么经营,不能跟机关上班一样几点上班,几点下班,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城市中央休闲区,就是晚上以休闲为主,白天以文化体验为主,应该是这么一个格局。现在来看,这个项目不需要大投资了,但是需要智慧和文化的大投入。如果做到一定程度还需要扩充,就再说扩充的事。现在这样的格局很像江苏的淮安,搞了一个韩信城,但是搞的还不如你们,大而无当,看着很有气势,包括弯弓骑马那种大雕塑,都是铜雕,看着很有气势,就是让大家拍两张照片,那不行。所以必须要变成一个复合型的、高端的文化产品,才能形成文化体验。第三,我不太赞成我们只打苏东坡一张牌,三苏我们是唯一的,这个人家想抢都抢不走,既然抢不走,把三苏的内容挖掘的更深一些,尤其是产生三苏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这才能体现出我们这个文化名邦,这是一个大项目。 第二,瓦屋山。瓦屋山照着100亿投资来考虑,所以就不能简单的说有个投资商想投三五亿,我们就很兴奋,或者再来个投资商说我想投10个亿,我们也很兴奋。小商乱局,大商成事,所以首先就得研究一个总体格局。瓦屋山的总体格局,从纵向的角度要分层次,山顶,山腰,山下,要分这么三个层次,从范围的角度来说要分区。所以特中之特瓦屋山,瓦屋山绝对是奇特,但是有一条,景观不是一流的,是一个平顶山,一个平顶山就不可能有独特的大的山峰,独特的大的石头都没有,那独特性在哪儿?现在宣传的独特性第一生态独特,第二物种独特,第三云雾奇特,现在说的就是这些,然后瀑布、温泉,可是我们就得研究,把这个独特性挖掘出来。所以上顶的路也就如此,不要修索道,如果修好索道上去,上边十一平方公里,很可能就把上边毁了,那不是一个大众观光的地方,或者分个区,上去之后有一平方公里让大家在这看一看,照个相就行了,剩下十平方公里做高端,做成世界顶级的度假区。好处是不修大路,不盖大楼。比如说每人每天在这儿花一万块钱,每天接待一百人,就是一百万收入,能不能做到?我觉得可以达到,因为这样的产品现在有。比如说浙江莫干山的裸心谷,就是山沟里弄点相当于临时建筑,一个晚上六千块,这还得提前预定,就说明现在有这个消费能力,而且这个东西就把我们的特色真正做出来。所以我的看法,山顶做高端,而且是绝对高端,在世界上都算高端,让大家预约,让大家排队,山腰做大众休闲,包括大众观光,山下做度假,做大众度假,就得这么区分出来。那个地方如果严格的说观光,很有说头,很少看头,比如说画册上无数的鸟、动物,非常棒,到现场谁能看见?百万人有一个人能看见就算不错了,所以有些东西我们就得转换,叫做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这才行。从横向来说研究怎么分区,七百平方公里不是一个小地方,国内要讲景区范围最大的就是九寨沟,当然九寨沟核心区域也就只有几十平方公里,其次就这个了。泰山是180平方公里,黄山是220平方公里,所以这个面积是足够大的,但是这么大的一个面积怎么弄?而且里边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一年365天,要全年瓦屋山,一说现在旺季,现在山上有一两万人,但是全年如何?比如今天上午到黑龙潭的洲际酒店,路上就说那个地方一房难求,结果去了一问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夸张,全年开房率60%,平均房价700块,收入7千万,短期高峰不能代表全年的情况,可是瓦屋山有条件做全年的产品,这样这一篇文章就可以做大。 第三,乡村旅游。要研究乡村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概念,这样的话,拉动作用就会做大,而且通过古镇、古村的中心开发效应,把这些东西给做起来。 这是三大类项目,这三大类完全对应未来的市场,对应未来的发展。 5、未来发展 就现在来看,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美国已经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还没有感受到,人工智能这么大规模发展,将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怎么办?新的就业岗位没有那么多,所以只能有最迅速也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增加假期,这样的话使就业岗位能够更均衡的配置。所以我现在看,五年之内带薪休假全面落实,那是错不了的,那时候国务院要派督导组,督导各个地方领导能否带薪休假,就像督导环保一样。因为那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有压力了。十年之后很可能每周四天工作日,我们不采取这种措施就腾不出就业岗位来,就对应不了人工智能这种新技术的发展,这是很自然的。所以眉山现在这些东西恰恰是对应未来发展,所以未来的产业,大数据、大智慧、大教育、大健康、大休闲、大服务,这是未来6个主体产业,其他的产业在GDP里很重要,但是用不了多少人。实体经济、制造业,在中国永远是第一位的,毫无疑问,农业不抓紧饿肚子不行,这都是重中之重,但问题是这种重中之重将来就业的人越来越少,大把的就业人口腾出来干什么?在这六个领域就业,同时增加假期。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可以看的很明白了,这样的话对应趋势的发展,所以有几个事需要研究研究。 第一,招商引资。现在招商引资严格的说不难,重点是如何提高项目质量,这是根本。我们动不动就是我这有个资源你来投资吧,这不灵,这种方式早就过去了,提高项目质量,通过高质量的项目文件来一对一的对应投资商。比如说瓦屋山需要投资一百亿,能够找到一百亿的投资商,没有问题,但是人家就问你一句话,现在情况怎么样?会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达不到,这一百亿就变成个空话。 第二,招才引智。人才很重要,下一步更重要,不仅在旅游局,也在于我们各个部门,讲全域旅游实际上各个部门在旅游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发一把力。所以如何招才如何引智,今天这个会议就算个引智会议,而且这个走在前面,最重要。 第三,招花引蝶。要把品牌的建设放在第一位,严格的说现在的旅游发展,软开发比硬开发还要重要,比如说乡村公路很好,没有必要再修,可是要对应大众观光就觉得这个路窄了。再比如说有一堆山,山上不能修大路,不能盖大楼,大巴上不去,自己搞一个汽车公司,中转一下就完了,还增加盈利点。九寨沟就是这种做法,是全国第一个这么做的,那时候一片痛骂之声,后来就觉得九寨沟这种做法很好。修路本身且不论投多少资,最终把这个山毁了,所以类似这样的事我们都需要研究。现在眉山的短板第一就是品牌,第二是策划,第三是活动型的项目,活动型的项目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更重要,实际上这些旅游发达国家不像我们,我们还动不动投多少资,旅游发达国家没有投资了,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搞活动,搞品牌,搞营销。这几个方面这是我们需要发力的,这三个招,这样才能把市场真正做起来。 6、休闲标准化 国家标准委有一个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在已经制定了23个国家标准,如果你们有兴趣,全面采用国家标准,先抓试点,然后做重点,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派专家来给你们指导和咨询,之后验收达标。如果条件成熟了,搞一个活动,一把给你们发20个国家级的牌子,这比争5A效果要好的多。这样的话,别人做的事情我们少做,别人都做的事情我们别做,做等于是做无用功,可是别人没做的没想到的,我们这儿确有优势,把它挖掘出来。因为七千多平方公里面积不小,当然人口不算多,350万人,可是各地有各地的优势,需要研究怎么把这些优势挖掘出来。这次好多地方没有看,比如说像仁寿大佛,比如说彭祖文化等等,好多东西都是很可以继续挖掘的,但是不能只限于资源,挖掘出来就得变成产品,产品就得转换成市场,市场就要转换成效益。所以对眉山的旅游发展有充分的信心,尤其在人才这方面需要下点功夫,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选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做准确了,做精确了,这些事情都不难,我也祝愿眉山旅游腾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