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箱柜是中式家具中的大件。出现在明后期,盛于清代。由顶柜和底柜两部分组成,可为一对组合排放,也可拆分为左右各一。明式顶箱柜多为黄花梨制作,其将明式家具简洁的工艺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代顶箱柜多为紫檀柜。当代仿明式顶箱柜一般用黄花梨或香枝木制成。 顶箱柜又叫四件柜,很简单,就是由四件小柜组成的,叫做顶箱柜的原因是因为上面的小柜叫顶箱。顶箱柜是中式家具中的大件,原来在平房中陈设,顶箱柜一般都会放置于房屋内西墙的位置,给人一种很压重的感觉。由于标准的客厅的出现,顶箱柜流行于清代,明式顶箱柜多为黄花梨制作,由于黄花梨有大料,极适合表现黄花梨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纹理之美,清代宫廷内顶箱柜多为紫檀制,由于面积大,极度适合施展雕刻工艺,把雕刻技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顶箱柜是一种大器晚成的家具。在中国的家具史上顶箱柜成型较晚,但丝毫不影响它在明式家具中的地位,一经产生,便迅速风靡,成为上品。顶箱柜形体较大,所用材料非常讲究,是价值很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一般尺寸的顶箱柜,上部的顶箱和下面的柜子都为两门对开,有闩杆。顶箱内就是个简单的箱体空间。下柜内部有抽屉架,并对应有两个抽屉。下层是柜膛盖板,掀开盖板内为柜膛,算是隐蔽的空间。 习惯上把完整的顶箱柜称作一对儿,这样两组一对儿摆放,共呈现八块门板,讲究的黄花梨顶箱柜的做法这八块门板应取自同一棵树,这样颜色纹理统一协调,均匀对称。 顶箱柜的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漆饰等形式,对于紫檀红酸枝等深色木质的,主要采取雕刻的装饰手法,精湛的雕刻工艺表现力极强,加上门板面积大,能够充分表达出画面的内容,摆放起来的整体效果也是雍容华丽。 就雕刻内容而言,柜体门面和落膛面的雕饰则多以错落、流动、完整的云龙、水龙、人物、山水等内容为主,图案曲线成分多,具有飘逸、灵动之感。配以铜制合页等饰件。这种以木质为主,用金属装饰点缀的艺术处理,既打破了色调的单一,也突出了不同材料质感的对比,单独从这些功能性饰件的整体布局、花样形式方面欣赏,也能感受到艺术气息,它们与柜体相得益彰,使整个柜体更显富丽堂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