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中的即兴演讲,如何快速构建内容,避免上台说不出话

 峻峰书馆 2019-11-19

公司最近召开年度业务会议,在会议前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中奖”员工需要上台进行即兴演讲三分钟。演讲的主体内容都是未知且随机抽取的,有的是一个热点词比如国足、有的是个名词比如销售、也有的甚至是个图形就划了一个圆圈。

大多数抽到的员工上台因为紧张讲不出话,有的员工上台后却是对主题一筹莫展不知道讲些什么、好不容易能顺利讲完的员工却是把热点词讲成分享一些热点新闻,就连一些中层管理干部的即兴演讲内容也都显得凌乱不堪。

面对即兴演讲很多人如临大敌,害怕出丑、不知道讲什么。其实即兴演讲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站在台上像TED演说一般呈现才叫做演讲,有时候可能是在部门开会的时候针对一个临时突发的主题或者是特定事情的案例进行即兴观点的输出、有时候管理层在一些活动中、管理业务中进行临时性的讲话、会议中的发言、甚至在和其他同事、下级、上级一个简单的谈话,这些都是即兴演讲,只是行和和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能够自如的即兴演讲是一种重要的职场能力,而即兴演讲中大多数人最害怕、最薄弱却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能够在段时间内构建即兴演讲的主题内容,避免上台后无话可说或者胡侃一番。

即兴演讲虽是即兴但也有一定缓冲时间进行思考构思,比如发言前介绍发言者的几分钟时间、比如讨论中轮流讲话发言的等待时间等等,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却足以让我们进行输出观点的整体内容构建,而这短短几分钟的整体内容构建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他需要包含三个步骤:

1、找主题

找主题也就是在即兴演讲时,面对的一个案例、事物等如何来找到与之切合的主题方向,避免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避免说了一通不相关的内容。

找主题应用的方法叫做“联想式”,通过给定的事物、内容,结合到自身经验、背景以及所演说的场景,来联想到相关联的内容切入,这个内容就是主题方向。

举个例子,给定一个事物——保温杯,要以此来联想进行和职场方面相关的即兴演说主题联想。对于我个人而言,三十多岁、职场打磨十四年,保温杯我首先联想到了“标配了保温杯和枸杞的职场中年”,这还不是一个主题,只是联想到的一个事物,而再由这样的内容联想,我会因为保温杯和枸杞其养生功能而联想到一个主题 “职场中年的养生问题”,同时也因为职场人从可乐雪碧到保温杯枸杞,是一种职场生涯的分水岭跨越,进入中年则意味着35岁危机的到来,而联想到另一个主题“进入中年的职场人职业发展问题”,这就找到了主题的方向养生和发展,同样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经验不同可以联想到的出发点则会大不同,那么得出的方向则会千千万万,也就有了自己的故事。

整体说来联想式的过程是从A到C的过程:保温杯和职场主题是固定的起点A,由A结合到每个人的背景、职业、经历不同,能联想到的中间步骤B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甚至这个B会有多种可能,再由B进一步结合到职场相关领域进行联想就能找到主题方向C。

所以在做联想时,首先锚定A,快速联想出1-3个B,选择自己背后经验经历最多、最有感触又能快速输出的选项B,然后联想到C,选择一个你最能够展开说的内容,那个就是你的最佳即兴演讲主题方向。

联想式的找主题,是个系统的思维路径,因为思维快速流转,所以能够在短短不到一分钟内容完成主题方向的选择,是快速构建主题内容的方法。

2、搭框架

主题选定后,就需要快速的搭建演讲内容的框架主题,要快速的实现内容框架搭建,“总分总”是个便捷高效但又能让内容精彩的结构呈现方法。

总分总的第一步需要有总体结论,主题方向并不是结论,而只是个内容的发展方向。如职场中年的养生问题只是保温杯联想到的一个演说主题,而要从主题中构思自己在这个主题上的整体观点是什么。

这也同样需要思考,因为同样一个主题仍然有无数种内容发展方向,也就有了无数个整体结论。所以,先定个结论,就是总分总的“总”。

整体结论、观点同样需要自己背后经历、经验知识结构来考虑,否则输出一个观点后,后续无法去论证观点,那么这样的言说就会变得漏洞百出。拟定了“总”后续下一步就是“分”。

“分”是指所有支撑整体结论、总观点的分支论据、论点。结论、总观点让人先行认知整体演说方向,分论点、论据等支撑、论证结论及总观点,在逻辑上形成闭环。

用职场中年的养生问题举个例子:

如果是我演说我的主题整体结论会是“职场中年的养生在于日常的保养”,而结合结合这个结论,那么根据我的经验和知识我会输出“养生的生是来自于睡眠、饮食、心情、运动的,源自于日常”、“积劳损伤不可逆,保养靠日常”等分论点,这些分论点是论证、证明我的整体结论是正确的证据、资料。

这样总和分就形成了。

而最后一个步骤的总,就是将整体内容架构的分论点进行高度的复盘、总结,最后形成印证开篇的整体结论“总”,这样就形成了严密、完整、清晰的总分总结构。

3、填血肉

演讲的内容不单单是有了主题和内容架构就可以了的,那样的陈述不具有代入感、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所以在主题和内容这样的骨架之上,需要填充血肉,演说中的血肉就是故事、案例。

比如中年的养生在于日常的自我养护,单纯的说了结论和各个论据很单调,加入我身边发生的一个同事因为不注重日常身体的调养导致进入了ICU,那就很有故事性,更有可读性。

但是加入故事或者案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是,因为每个人身上与演说内容的故事很可能很有限,甚至没有相关的,这时候我们得学会“编故事”。

在一些知识问答平台,有这样一个说法“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个说法其实印证了一点,所有的观点有故事才鲜活起来、才有说服力,所以得学会“编故事”,往我们论点的需求上去编故事。

但是编故事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艺术创作。你可以试一试,你会发现无中生有创造的故事很难去进行细节完善,故事显得非常单调、滑稽、不合常理或者没有色彩,因为不真实的东西没有细节。

基于此,作为演说者,甚至一个单纯的沟通表达者,我们在创作故事要遵循4点:

1、不无中生有,用相关故事来创作

不能无中生有那怎么编造故事?可以用工作中一些相似的原型或者一些近似相关的事例来创造,比如自己因为熬夜玩游戏导致黑眼圈等等,则可在这样的故事上进行深入创造,把熬夜等等代入职场加班的场景、把玩游戏的动机变成为了职业发展等等,最后故事就成为“中年养生是告别拿奋斗的钱续昨天的命”这样就有了一个拿健康和职业拼杀的职场故事,论证过程更加饱满、故事又不会很空泛。

2、故事要戏剧化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很难激起听众情绪的涟漪,观点上也说“无巧不成书”,所以故事一定是要曲折、戏剧化的,才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在故事的创作中,要学会将故事戏剧化变得更波澜起伏。

比如要说职场人因为熬夜加班而突发休克进ICU的故事,那么加上戏剧性曲折可以是这样:

某个职场人30多岁平时爱健身,肌肉也是练得壮壮的,在他自己和他人看来他都是个体力旺盛的人,也从来都不会和病患挨上边,但是在周六晚上加班的时候,他起身打算关电脑回家时突然两眼一黑倒地不起……。

这样的故事中,从开头的健康强壮转折到突然倒地这就是一次转折,就比单纯的员工因为加班而住院有了更进一步的转折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更为曲折和加入更多曲折,全凭个人思维的宽度去构思。

3、故事有代表性

故事的创造创作需要时典型并且具有代表性,不能拿一些特殊案例、特殊情况来说明,那样就不具有说服力。比如同样说到养生的问题,要论证养生某个方法有用,如果这个时候拿出庙里的和尚提出和尚清修养生的方法来论证,那就不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们和一般职场人生活方式不一样,不具有代表性。

4、故事与主题的关联性

最后就是故事本身一定是需要和所演说的主题、要论证的观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的,否则就会让整个演讲的说服力、逻辑呈现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在即兴演说时候,如何快速建立演说内容架构的方法,总结一下:

1、找主题。用联想式方法从出发点A到联想事物B再到联想主题C;

2、搭框架。用总分总结构方式,先输出主题整体观点,然后列举分论点,最后总结。

3、填血肉。用“编故事”的方式创造支撑论点观点的案例,让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代入感。

@职场教练李麟,十四年人力资源从业者,生涯咨询师、管理咨询师、职业伴侣,用过都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