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里存在感最弱的小姐,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

 泊木沐 2019-11-19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最为特别的十二个女子,黛玉、宝钗等人的主角身份极为明显,一看便知,其他的几位女子的存在感都不高,可是即便篇幅很少,还是可以看出了她们的个性。

迎春的懦弱,惜春的无情,妙玉的高冷,李纨的智慧,秦可卿的美艳,总之她们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章节,唯独巧姐,不仅出现的少,而且除了她悲剧的命运,极少关于她的文字,所以她在十二钗中存在感最低。

第一、巧姐年龄太小,众人的活动她都无法参与

造成巧姐存在感最弱的原因不是她出身不够,也不是她才华不佳,而是她年龄太小了,小到所有的活动她都参加不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巧姐都是一个需要奶妈抱着的小孩。

惜春在贾府的四位小姐笔墨最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惜春的年纪小,身量未足便不形容了,其他很多事情因为年龄小不便参与也就没有出场,这样一来存在感就弱了,巧姐其实也属于这种情况。

回顾前八十回巧姐出场的次数不过4次,正面描写仅两次,还有两次只是被提及。

第一次出场时巧姐出天花,这一次巧姐是主角但是她一句话都没有;第二次是刘姥姥到大观园,乳母抱着巧姐到大观园玩,巧姐和刘姥姥的小孙子板儿互换了彼此的柚子和佛手,这也无意中暗示他们二人的姻缘。

第三次是刘姥姥来向王熙凤辞行,巧姐睡得不安稳,刘姥姥听说便提到巧姐可能遇到花神了,后来王熙凤还请刘姥姥为巧姐取名字。第四次便是到清虚观上香,王熙凤问张道士要巧姐的寄名符。

巧姐四次出场的篇幅都很短,甚至赶不上宝玉和黛玉一起读西厢一章的印象那么深刻。除此之外,前八十回里巧姐便很少出现,所以只要一不注意就会忘了她的存在。

第二、巧姐有太多优秀的姑姑和长辈,她无法超越自然显得不那么重要

十二金钗本就有主次之分,黛玉、宝钗、王熙凤和湘云等自然是主角,她们所占篇幅自然多,其他人又根据自身的重要程度划分主次,巧姐有那么多优秀的姑姑和长辈存在,她很难超越,甚至没有机会去超越,所以她的存在感是最弱的。

金陵其他十一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是她们的优点也很突出。黛玉、湘云的诗才斐然,宝钗和妙玉是杂家,李纨和探春管家才能可见一斑,迎春擅棋,惜春擅画,秦可卿是贾母眼中重孙媳妇中的第一人,王熙凤是脂粉中的英雄,元春更是凭借“贤孝德才”入宫为妃。

巧姐一个小孩子在她们这群人里就显得特别渺小,她虽然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但是想要超越其他十一钗却是不容易的。不过由王熙凤和平儿教养长大的巧姐,定然会是一个善良、伶牙俐齿、可以守护好自己的姑娘。

第三、自古红颜多薄命,还未长成的巧姐或许能够躲过此劫

金陵十二钗每一个的结局都不好,越是被重点描写的对象结局越惨,不那么武断也许是因为她们悲惨的故事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巧姐位列十二钗即是薄命司的一员,她亦然无法逃离悲惨的结局,但是作者故意略写巧姐的故事,可知是想要留给她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巧姐出生于七月初七就是乞巧节,在那时这是一个不好的日子,不过正如刘姥姥当年为她取名时所寓意的“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巧姐虽然会经历一些事情,但最后最会化险为夷。

后期贾家被抄家时巧姐被狼舅奸兄卖到了青楼,但是所幸刘姥姥耗尽家财把巧姐救了出来。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巧姐和当年的小板儿喜结良缘。

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辰双行夹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蒙侧批:伏线千里。】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

不再是富家小姐只是农家妇人,可这样的生活给巧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祥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巧姐虽然失去了富贵的生活,但她也获得了难得的幸福,或许宝玉记忆中农家姑娘二丫头的样子就是巧姐未来的模样,有着单纯质朴的快乐。

或许,曹公对巧姐的刻意忽略正是想要传递一种遗失的美好。巧姐不突出,但是却能够让她有一个好的结局。小巧姐虽然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但她也获得了其他人没有的幸福。

她好似一缕微光,是贾府一片黑暗笼罩下希望的存在。巧姐会作为贾家的血脉生存下去,她和贾府的故事也会被当作乡间的传奇故事一直被流传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