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技术篇|小鼠尾静脉注射视频和技巧分享

 小梦想在努力 2019-11-19
近年来,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和以CAR-T 为代表的细胞治疗药物成为了药物研发的热点,也成了业界精英们茶前饭后讨论的主题。这类临床试验的成功为免疫领域科学家们打开了期待已久的“希望之窗”,让人们革新了对免疫系统重建“堡垒”重要性的认知。除此之外,小分子靶向药物、大分子抗体药物、化疗药物的“两两组合方案”也是提高临床药效的热门方案,受到药物研发科学家们的强烈追捧。比如,这几天“上了火”的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步替尼(Zanubrutinib)单药被被批准治疗至少一次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小的病理亚类),而在第15届国际恶性淋巴瘤大会(ICML)公布Ib期结果,Zanubrutinib在临床试验联合obinutuzumab(罗氏,CD20单抗)在CLL/S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FL(滤泡性淋巴瘤)上 ORR分别是96%和72%,远超单药(此文不详述研究结果,后续全面总结呈现)。

     在这样的医药研发大背景下,作为从事基础科研和药物研究的一线工作者,该如何学习本领、掌握好IV注射技术来配合和支持这些方案的落地执行呢?本文将分享一篇小白鼠的尾静脉注射技巧,以飨从事药理研究的一线研发技术人员,让IV药物注射不是只停留在“能做”,而是要“做的好,做的快,做的顺利,做的精准高效”

视频一

尾静脉注射步骤(实用经验字字原创总结,没有一点水分,都是晾干的干货):

1 把小鼠使用购买的专用固定器固定,或者50ml自制离心管,或直接放在笼子上,尾巴从笼缝里出来,用左手拉着(本视频即是,这样省去固定的时间,简单快捷,建议使用)(只要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状态,便于快速顺利注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也OK!)。

2 使用酒精擦拭要注射的一侧尾静脉,(两侧是静脉,中间的是动脉),使得血管充盈,(一般小鼠两侧不一样,观察后选择相对血液充盈的一侧进行注射)

3 选择0.4mm或0.45mm的针头和1ml注射器,调整好针尖斜面和注射器刻度,使得进针推入时能方便看到注射的刻度(要是小鼠做流体动力学注射质粒溶液,实现基因体内过表达,选择0.5mm的针头,2.5ml注射器,大体积(如2ml体积)3-5秒内需要打进去,后续我会视频演示)

4 进针,针斜面口向上,针尖刺入后,平行进针,即只要针尖不出来,控制针尖在皮下推进,距离表皮能多薄就多薄,针身在血管里推行清晰可见且柔滑时基本就进去了(如视频中,来回推针身,透过尾巴皮肤很清晰,正式做时不要来回推了,一针进去直接推液体,本视频仅供看技巧)

5 推针,推针时千万注意小鼠尾巴,不弯曲,不随意乱动,即左手把小鼠尾巴向后面拽住,不能松动。推入一定的体积即可。

  注: 关于大鼠、裸鼠、黑鼠的尾静脉高效注射方法各有不同,后续会分享,欢迎保持关注和资源分享!

成功的关键要点:

1 擦拭酒精的棉球要湿润 ,不要连点湿润都没有了。起码擦上去,尾巴有点湿漉漉的,能刺激起血管的膨胀充盈。不然你就等着挂吧!有时能打进去,有时打不进去的。还不如不打呢,老鼠全报销了。   

2 擦拭尾巴,也要稍微用点力气,别蜻蜓点水的擦拭就行,从尾巴根部擦到尾巴尖端部位,擦几次,一是为了清晰,二是增加整条血管的充盈程度,尤其对于血管瘪的小鼠,很重要。

3 针推进时距离表皮越薄越有可能是在血管里。一般进针失败的不是进偏了,基本都是进深了。表皮擦拭后非常薄,尽可能薄就行了。

4 注射器的抓法很重要,进针后还要准备推入,这时候可能要换成推入的一个动作。不少注射都是抓法不合适,准备推入时,针尖移动出来了,就挂了!至于这个抓法,有不同的方式,熟悉了掌握了就可以了。(视频中这个抓法是没有进针推针换动作的抓法(未展示),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注射器的后端就可以,需要反复练习才行,不然这两个手指根本使不上稳定的夹劲)。

视频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