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城文庙

 璇琮坑 2019-11-19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桐城文庙,面迎广场,左右为新建雅洁的博物馆,低调谦逊融合。文庙雄居县城中心,是桐城文化的象征。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桐城文化昌明,人才辈出。桐城文庙位于县城中心的显要位置,当仁不让。前面是巨大的广场,一排亭亭如盖的绿树,摩挲参天,与身后的文庙红墙交映成辉,中轴线上,是三间的亭阁式门楼,华美庄重。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门楼正面明间镂花平枋悬有一长方形“文庙”金字竖额,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丹。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下枋木刻的故事分别是“杏坛礼乐”、“侍席鲁君”、“入平仲学”。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屋顶为鳌鱼脊饰,呼应文庙的文化性质。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飞檐。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次间雕刻略为简朴。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国保碑端坐在门楼侧前方。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文庙,国务院2013年3月公布,安徽省人民政府立。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安徽省省保碑使用石材相当考究,镌刻文字端庄典雅。1996年公布,当时的桐城县人民政府立石。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墀头饰以花卉禽鸟,下托是象鼻的形状。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象鼻托架。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踩着狮子头的木雕是一位笑容可掬手持如意的福星。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门楼是前后廊轩对接的结构。梁川两端伸出象鼻头。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门楼两边各有宽广的山墙延伸,红墙灰瓦,墙上镌刻“万仞”。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宫墙”。寓意孔子的学说如深厚的城墙,牢不可破。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墀头花卉。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墀头花卉。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抱鼓石。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进入门楼,是棂星门,重建于1984年。四柱三门冲天式石坊。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柱头为云头纹饰,明间双钩刻字:棂星门。棂星是古代祭天时首先要祭的五谷之星,文庙内移入棂星门,说明尊孔与尊天是同样的礼仪。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次间纹饰。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扩建于明洪武初年,大修于清同治年间。占地近7000平方米。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棂星门后,中轴线上是半月形泮池,泮池后是大成门。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泮池中间是冸桥,也称状元桥,只有取得一定学位的人,才能从桥上走过。遥想明清季桐城如“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以及 “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等饱学鸿儒,从桥上迈着方步,度入大成殿祭孔,摩肩接踵,是何等斯文景象。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过完冸桥,大成门前置一对雕刻精细的石鼓。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二龙戏珠。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大成门硬山到顶,筒瓦顶盖,正脊两面端部装饰鳌鱼,四角凌空飞翘。门厅前后之间设壁板隔内外厅。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鳌鱼脊饰。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门厅式梁柱构架,面阔三间。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倒爬狮撑栱。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门前一对石狮。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次间两端山墙封边,梁柱嵌入墙内,斜撑枇杷形状。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直木梁架,穿斗式柱。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降阶踏入宽阔后院,履神道,临石阶,屐痕处处。北端高耸着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总面积达425平方米,高达17米。重檐歇山顶,金色鳌鱼脊饰,四角飞檐,卓荦为杰。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中心甬道正对丹陛石,石上精雕二龙戏珠图案,云蒸霞蔚,栩栩如生。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宽广月台为须弥座。上置玉石栏杆。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栏杆及基座皆雕花,望柱头立坐狮和仰覆莲花。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玉石栏杆。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望柱头“石狮”。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山墙正面砌造象鼻形墀头和砖雕“耕作图”。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墀头图案为“读书图”。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柱头科,偷心跳斗栱。单挑华拱象鼻形,双挑华拱成蝙蝠状,直接承托挑檐檩。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平身科明间两攒,次间一攒,明间出45度斜拱、斜角。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明间平身科。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明间门楣悬匾:与天地参。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檐间竖额:大成殿。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殿内供奉一圣四贤十二哲的坐像。正当中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夫子。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孔子塑像,黑褂子红裤子,头戴十二道冕旒,为天子服饰。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亚圣孟子、宗圣曾子。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四贤随奉在左右,为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十二哲分坐两山,分别是有若、卜商、仲由、端木赐、冉雍、闵损。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朱熹、颛孙师、言偃、冉求、宰予、冉耕。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孔子塑像上方有三层方形藻井。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殿内施天花板,转角梁均匀搭置两侧柱头。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金色鳌鱼脊饰。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大成殿侧立面。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山面下檐斗栱,形制与正面同。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上檐枇杷形撑拱承托角梁。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两侧配房,前有廊道。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红墙黑瓦。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文庙东南面远观。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与文庙并列,是新近建筑安徽桐城文化博物馆。花岗岩饰面,简洁高雅,墙身的洞口门窗颇显设计者功力,系俞孔坚的土人设计事务所手笔。设计依据古桐城七拐八角,曲折萦回的街巷肌理,提炼其丰富的里巷语言,营造亲人的体验尺度,设计成为反映老城历史的重要载体。 桐城文庙——古老文化的象征
       侧墙上开窗形态各不相同,将有趣的视觉效果引入室内。新建博物馆的古朴淡雅正是为了烘托红色文庙的中心地位,左右拱卫,众星捧月。不失为文庙这一礼制建筑的良好衍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