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猪屡配不孕,是母猪的问题还是?

 东秋元图书馆 2019-11-19

  (五)卵巢有优势卵泡但不排卵,可能是由以下七种原因引起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妊娠期垂体增生肥大,需氧量增多,对缺氧特别敏感;若分娩时间过长或发生大出血,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引起动脉痉挛甚至闭塞,使垂体动脉血液供应减少或断绝,垂体前叶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垂体前叶受损后,其支配的靶器官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剧烈减少,进而导致各类激素所作用靶器官的功能过早退化,并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

  表现长期衰弱乏力,无乳汁分泌,乳房、生殖器萎缩,嗜睡、不喜活动、反应迟钝,畏寒、皮肤干燥粗糙,食欲差、便秘,体温偏低、贫血,多数水肿、体重下降,少数有消瘦恶病质。

  治疗:喂服已烯雌酚,最后5天加用黄体酮,为促排卵可联合应用尿促性素,含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各75微克)或绒促素,效果良好。

  另外,血中催乳素的水平升高,会使血中促卵泡生成素的分泌减少,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卵巢的排卵功能。

  2、内分泌紊乱

  促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水平不够,无法激发导致卵泡壁被消化和破裂,从而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的发生。

  甲状腺素直接影响雌激素的代谢,甲状腺素过多可加速雌酮转化为雌三醇。甲状腺素升高,可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小量的甲状腺素可以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和卵巢的分泌,大量的甲状腺素将引起卵巢功能紊乱。

  3、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

  增大的卵泡接近卵巢皮层,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化胶原酶、前列腺素,会作用于卵泡壁的基底膜,消化卵泡壁,促使卵巢排卵孔的形成,如果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则影响卵子的排出。

  4、应激因素:持续高温等应激因素,可以造成血催乳素水平反复出现小峰值而影响排卵。

  5、管理因素:圈舍卫生状况太差、空气污浊,长期禁闭于单体栏、终年不见天日等管理因素,会导致母猪内分泌紊乱不排卵而屡配不孕。

  6、疾病因素:蓝耳病、细小病毒等疾病感染,会导致母猪不排卵而屡配不孕。

  二、针对母猪不排卵临床应该采取的措施

  A、改善母猪生存环境,重视动物福利,增强母猪体质。

  B、按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调配营养,并按标准饲喂,既要保证日粮的全价营养,又要按规范控料饲喂。

  C、采用头孢喹肟混悬液等高效消炎药用于母猪消炎,母猪断奶后发情时间间隔和环境(如高温)、营养(如哺乳期失重过大)及产后恶露消失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恶露消失快,则断奶后发情及时,反之,断奶后迟迟不发情。

  D、加大母猪更新率,关注非生产天数数据,及时淘汰老龄母猪、亚健康及隐性感染母猪,构建高产母猪群。

  E、使用促卵泡素或孕马血清促进卵泡发育;使用促黄体生成素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排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