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PSL:岛弧岩石W同位素体系对板片脱水和熔融过程的示踪

 风吟楼 2019-11-19

俯冲带是形成大陆岩石圈的重要构造环境。俯冲沉积物和蚀变洋壳可以释放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交代地慢楔,并促发其熔融产生岛弧火山岩。由于俯冲组分和P-T条件的差异,岛弧岩石通常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冷的俯冲带,弧前区域的板片脱水不完全,因此可以输送水进入深部地幔;而热的俯冲带可以在浅部开始发生脱水,并可能存在板片的熔融。岛弧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可以记录俯冲板片的脱水反应,因此可以反应俯冲板片脱水作用的P-T条件。然而,目前对于流体释放机制和位置的了解相对缺乏。

为了更有效地示踪板片脱水和熔融过程,德国明斯特大学Mazza等对不同温压条件的俯冲带(冷俯冲带:Izu和Sangihe;热俯冲带:SW 日本,即日本西南部)中产出的岛弧岩石进行了W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另外为了揭示俯冲岩石再循环对地幔组成的影响,该研究同时选择了6个洋岛玄武岩样品进行了W同位素的研究。
结果显示:(1)在热的俯冲带,SW日本岛弧岩石W同位素组成较低,其中Daisen埃达克岩具有最重的W同位素组成,与Izu和Sangihe地区的弧后岩石类似,并具有最高的水含量(图1);(2)在SW日本岛弧岩石中,Abu OIB和钾玄质岩石具有最轻W同位素组成,并具有最低的水含量(图1);(3)在冷的俯冲带,Izu和Sangihe岛弧岩石样品均具有较重的W同位素组成(δ184W=+0.041~+0.077,除了一个较低的值+0.021,图1),尤其是Sangihe岛弧岩石W同位素组成与流体活动指标Ba/Th,Ba/La及Ce/Pb等具有明显相关性;(4)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与SiO2和W/Th比值均没有明显相关性(图2)。

图1 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

图2 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与W/Th比值没有明显相关性

结合前人发表的MORB和OIB数据以及本研究获得OIB同位素数据,Mazza等认为球粒陨石的W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地幔和硅酸岩地球的W同位素组成。但不同地幔端元的OIB具有一定变化范围,可能反映了地壳物质再循环(图1)。
冷俯冲带(Izu和Sangihe)弧前区域的岛弧岩石比弧后岩石具有更高的Ba/La, Ba/Th,更重的W同位素组成和更低的Ce/Pb比值,反映了流体的影响(图3和图4)。而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与Th/La比值没有相关性,表明源区沉积物的比例不是岛弧岩石W同位素组成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图3)。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具有轻的W同位素组成,而蚀变洋壳具有重W同位素组成,但是岛弧岩石源区沉积物含量及蚀变洋壳含量与W同位素组成并没有相关性,表明铁锰氧化物和蚀变洋壳不是岛弧岩石W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图3)。

图3 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与Ce/Pb、Th/La及Sm/La比值相关性图解

图4 岛弧岩石的W同位素组成与Ba/Th和Ba/La比值相关性图解

图5 俯冲带W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示意图

该项研究表明:
(1)在冷的俯冲带,俯冲板片可以释放具有重W同位素组成的流体进入岛弧岩石,残余板片则具有较轻的W同位素组成,因此W同位素可以有效示踪板片脱水过程(图5);
(2)在热的俯冲带,脱水过的残余板片逐渐发生熔融,形成具有较轻W同位素组成的岩石;
(3)由于俯冲带P-T条件的差异,导致脱水程度不同,进而深俯冲板片可以具有不同W同位素组成,并可能产生具有不同W同位素组成地幔端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