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是苹果的“劫”点还是拐点?

 星辰010 2019-11-19

代发帖子

在整体增速放缓、市值不断下跌的今年,又通过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传递出要深耕B端的决心;更别说颇具气魄的马云了,一出手便是“退休”的大消息,他看向的是更远的基业长青。

  总结其中的规律会发现,互联网企业经历从波峰到波谷的周期,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20 年:微软在 1997 年面临反垄断案时 22 岁;雅虎在 2017 年出售核心资产、更名为 Aitaba 时 22 岁;戴尔在 2013 年因为业绩不佳退市时 19 岁;而今年遭遇波折的中国企业腾讯、京东和阿里巴巴,都正好 20 岁整。

  而苹果,在 1996 年遭遇大额亏损、销量骤降、连续解雇两任 CEO、甚至考虑破产清算时,也是 20 岁。如今又过去了 22 年,苹果又一次遭遇寒冬,从创造历史的万亿美元市值上跌落,陷入“路在何方”的疑云之中。

  这些”巧合“的背后,是一个名为康波周期的经济规律。

  20 世纪 20 年代,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比较了英、法、美、德等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后发现,经济发展存在一个为期 54 年的周期,由此提出了“康波周期”理论。后来,美国的伊斯伯尔丁对康波周期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一个康波周期大约包含 3 个库兹涅茨周期,每一个库兹涅茨周期正是 20 年。

  有巅峰也会有低谷,这是每个企业都难以逃避的规律。对于幸运的企业来说,会经历复苏、繁荣、登顶、衰退、萧条、再复苏的过程。但对于不幸的企业来说,可能只能经历一个周期,无法体验下一个周期的故事了。

  20 年,似乎成为了一个紧箍咒,套在了每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头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年”,技术的迭代越来越快,在 PC、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和 5G 网络的身影已经清晰可见。而随着技术的迭代越来越快速,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一周期已经呈现了缩短的趋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技术的变化在智能硬件领域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一次变革都会催生出新的力量,同时也是对老巨头的一次血与火之考验。

  即便有“明星光环”,苹果也逃不脱生命周期的力量。在规律面前,苹果只是一家“活生生”的企业,它能够创造奇迹,同样也会遇到瓶颈。如今正处于新一轮低谷中的苹果,正在为下一阶段的爬坡蓄势,而资本市场正在做的正是实时、准确地反映苹果的处境和焦虑。

  这是苹果的“劫”点,同样也是拐点,大约就像玄幻小说中所说的那样,飞升上神需要历劫:九死一生,一旦成功,则不可同日而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