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懂事起,张伟就知道开杂货店的父亲很穷,一件厂家送的广告衫可以穿上好几年,补鞋用的胶水加起来比鞋子都贵。 大学毕业后,张伟进了外地一家不错的公司,每次工资发下来,他总是拿出两千块寄回去。正是因为这样,张伟成了大家眼中的凤凰男,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有一天,父亲打电话过来,说隔壁的李奶奶去世了,要张伟一定要回来送行。此外,如果有不穿的皮鞋,就帮忙带一双回来。 在张伟的印象中,父亲从来不穿皮鞋,真的买不起,假的容易烂。天冷胶鞋,天热拖鞋,是父亲三十年来的标配。 向经理请好假,张伟马不停蹄地赶到皮鞋店,按照父亲的码数,花了八百多买了一双款式普通的皮鞋,为了掩饰不是新买的,他特意弄了一些灰尘上去。 隔壁的李奶奶是个无儿无女的人。打小就没了母亲的张伟都是她帮忙照看,因而张伟是以孙子的身份赶回老家的。 殡仪馆里,张伟看到了双眼布满血丝的父亲,以及安安静静躺在灵床上的李奶奶,此时没人来吊唁,父亲打着赤脚席地而坐,头发又白了许多。 见是张伟,父亲只是招招手,示意他过去。 张伟给李奶奶上完香,接着便把皮鞋递到父亲的手上:“正好公司以前发过一双,不过我的脚变大了,码数早已不合适。” 父亲接过皮鞋,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小心将脚伸进去,发现码数合适,顿时脱下来,将衣角沾上水,小心地擦拭起来。 “你李奶奶生前还时常念叨着,说没见过我穿皮鞋的样子,我现在穿上皮鞋,她却永远都看不到了。” 张伟忙问:“我之前都有寄钱回来,不是跟你说想买点什么就买吗?” 父亲没有回答,擦干净皮鞋后,小心翼翼地穿好,特意到李奶奶的灵前走上几个小圈,嘴里小声地念叨着:“李姨,你看小张我穿上皮鞋了,那个兔崽子专门给我新买的,为了怕我发现,还特意抹了一些灰尘上去。” 原来,父亲早已知道!张伟想着,有些尴尬地朝父亲道:“我这不是怕你不肯穿吗?” 父亲走回去,依旧穿着皮鞋:“你知道我以前为什么连一双皮鞋都没有吗?没钱买是一个原因,其实这也和你李奶奶有关系。” “啊?是怎么回事?”张伟还是第一次听到父亲提起以前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那时你还不懂事,我们家刚开杂货店不久,平时送个油盐酱醋都是你母亲去的。有天下过大雨,你母亲在回来的路上,因为脚滑掉到了江里。” “正巧李奶奶的儿子路过,见到你母亲在急流中挣扎,便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救人。可江水太大,他们两个就再也没有起来。” “办完你母亲的葬礼后,我才知道,原来李奶奶的儿子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攒了小半年的工资才买了一双新皮鞋,兴高采烈地要穿回去给李奶奶看,谁知道……” 这二十多年来,父亲独自撑起了两个家。儿子走了,李奶奶便大病一场,从此经常犯小病。父亲开店挣到的钱,有一大半是给李奶奶治病,剩下的养家糊口。 李奶奶早把父亲当作自己的亲儿子,才说要看看他穿上皮鞋的样子。父亲怕李奶奶回忆起那段伤心的往事,即便现在手头宽裕一些,也始终不愿买一双皮鞋。 张伟总算知道,自己的穷父亲,为什么开了三十年的杂货店,却买不起一双皮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