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这个配方2味药,被后人用来治冠心病,药用剂量值得关注

 泉宇书屋 2019-11-20

张仲景这个配方2味药,被后人用来治冠心病,药用剂量值得关注

麻黄这味中药,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它的成分当中有麻黄碱的存在,而麻黄碱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故有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支气管哮喘。但因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故高血压患者慎用。又因含有麻黄油,能兴奋汗腺分泌,故有发汗作用。又含有成分假麻黄碱,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引人注目的不光是麻黄的功效,更是麻黄的用药剂量。麻黄在仲景的《伤寒论》中入方14次,在《金匮要略》中入方23次,让大家较为熟悉的仲景经方,如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等,都有它的身影,而仲景用麻黄的剂量,按仲景所在时期来看,其从十八铢到六两各个不等,且或入汤剂或入丸剂。

或许有人疑问,中药麻黄有的这些作用,跟我们主题当中提到的冠心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重点——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汤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13条原文载“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半夏、麻黄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半夏麻黄汤所在的这条原文主要讲得是水饮上逆致悸的治法。这里的心下指的是胃脘部位,胃的停饮,上凌于心,心阳被遏,故心与胃脘处有悸动感,并多伴有胸们脘闷纳少,泛吐痰涎,舌苔白腻。

本方采用麻黄与半夏等分合用,以半夏蠲饮降逆,以麻黄宣发阳气。若阳气不能宣发,则停饮难以速消,所以将本方制成蜜丸,缓以图之,不仅可以蠲饮除邪,而且能和养中气,不治悸而悸自定。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将“心悸”以“惊悸”的病名提出,而惊悸,则指患者自觉心中惊动、惊剔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

但对于治疗痰饮心悸的一般用药,多以桂枝、茯苓通阳利水。这里的半夏麻黄丸,则属饮盛而阳郁的病变,且有或呕或喘等肺气闭郁、胃失和降的症状,所以用麻黄通阳宣肺以泄水气,半夏降逆和胃以蠲痰饮。

本方在临床上可以灵活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在“浅谈《金匮要略》半夏麻黄丸法治疗心悸”一则期刊当中提到了关于半夏麻黄丸加减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案例,患者因“间断心前区不适伴喘咳1月余”入院,该文作者提到,“本方重点在化饮通阳而不是温阳化饮,只有将阻碍阳气布散的饮邪化散使郁滞的阳气宣通布散,胸阳得以布展,心中悸动才得安宁。”[1]

半夏麻黄丸,不治悸而悸自定,在临床应用当中,国医大师何任对《金匮要略》研究较为深入,在他的“《金匮》摭记”中记载,治疗心悸,采用了姜半夏、生麻黄各30g,主治痰湿内郁所致的心悸,将其研末后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2丸,服后心下悸即愈。

国医大师何任先生的用药剂量当中,大家会发现,虽然二者的用药剂量等分,但是详看,麻黄的剂量是非常大的,对此,笔者需要指出,一直以来,仲景所在时期的用药剂量,即便在今天看来,汉代的一两,于今而言,到底是多少,依然没有定论,有的认为是一两等于15.625g/13.8g/3g,但不管是多少,我们都应该注意一点,就是合理用药,该大就大,该小就小,该用什么剂型就用什么剂型,而对于剂量和药性的把握,需要多临床多积累多跟师,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张仲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不应该去死死盯着仲景的量于今而言到底等于多少这个点了。用好量,治好病人,得出经验,才是还原仲景经方的硬道理。

参考文献

[1]王丽杰.浅谈《金匮要略》半夏麻黄丸法治疗心悸.中国中医急症[J].2016,7(25):1452-14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