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中医经典你知道有哪些吗?

 为什么73 2019-11-20
  本  期  导  读  
大家对于国学中的四书五经一定有所了解,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则是《诗》《书》《礼》《易》《春秋》,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哪些呢?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内经》全名《黄帝内经》,与《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六部著作同时秦汉时期医学派的代表作,但由于《内经》之外的其余六部书籍均已失传,因此《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虽然被称作《黄帝内经》,但作者并不是黄帝,书中是以黄帝与臣子的问答形式来阐述医学理论,从书中不同的学术主张和不同的文体形式来看,《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而是数百年间众多医家经验、理论观点的总结和汇编。《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9卷,81篇,合为18卷,162篇,约14万字。《素问》侧重于基本理论与原则,《灵枢》的内容侧重于针灸、经络等。
《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 《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
《难经》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采用问答方式归纳成书。书中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仲景,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东汉末期左右。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所以当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除了与上面所说的三部书籍统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外,还与《黄帝内经》、《伏羲八卦》统称为上古三坟」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人一时所创。全书分三卷,记载365种药物疗效,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上医治未病」
上面所说的四部书中皆是古书,除了有很多的生僻字外,意思也晦涩难懂,很多朋友想要从书中为自己或者家人谋求健康,大都被古文这一关所困;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连一遍都还没有诵读过,那么这个高墙就始终无法翻越。

如果尝试每日诵读,结合一些书籍的注解,再加上每日大家群内的研讨,讲出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能治病,也能懂得些养生之法,《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大家何不做自己和家人的上医呢?

所以秉承这个原则,咱们成都正安文化愿意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长期带领大家诵读中医四大经典原文以及源于书籍的白话翻译,同学们可在微信群跟读打卡,一段时间后会让入群的同学们带领大家诵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对中医经典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后期也会请正安医馆坐诊大夫不定时的在群内分享心得或者组织产品的优惠团购等,希望能借此传播中医文化,让每个参与的朋友从中受益,懂得的重要性,并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以此得
诵读分享

读书群建立后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参加,其中有一位特殊的朋友,Mia,她虽说是咱们口中的「外国人」,但从她的朗读中就知道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

Mia诵读.mp3 来自正安聚友会 00:00 01:35

《黄帝内经》里的文字对于国人来说也是比较晦涩难读,但Mia能自己标注拼音进行读诵,一方面惊叹她的中文功底,一方面也感受到中医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不仅是Mia,群里还有很多爱好中医喜欢诵读的朋友,大家的坚持和热爱让人感到温暖和喜悦!

《中医经典共读》音频点击回听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一》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二》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三》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四》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五》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六》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其一》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其二》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其三》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其四》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其一》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其二》

中医经典共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其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