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方 于己百 辨治小儿咳嗽 验方与验案 陈光顺 (1)风热闭肺型 (2)痰热壅肺型 验 案 1 案例一 贾某,男,5岁,1997年5月5日就诊。 患儿2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经西药抗菌消炎治疗,发热消退,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缓解,但咳嗽久治不愈。目下咳嗽阵阵、夜间较甚,痰不多、色白黄、咯吐不爽,咽痒咽干,胸闷不适,大便较干。于己百诊之,舌尖红、苔薄色白而干,脉弦滑稍数,肺部闻诊两肺呼吸音粗糙。中医诊断为阵咳;证属痰热壅肺,气道不利;治宜清热泻肺、止咳化痰,处方拟用小儿解热止咳煮散加味。 处方:麻黄10g,杏仁12g,炙甘草10g,生石膏30g,胆南星10g,地龙12g,百部12g,紫菀10g,款冬花10g,黄芩12g,麦冬15g,葶苈子10g,大枣6枚,鱼腥草15g。上药粉碎,入2个纱布袋中,用开水冲沏或煎煮5~10分钟,饮服。上午1袋,下午1袋,一日服2袋。水煎分2次服。 5月7日复诊:服药2剂,咳嗽、咽痒大减,咽干消失,大便正常。上方减款冬花、葶苈子、大枣、鱼腥草,加枳实10g、玉片10g,再进2剂。 5月9日三诊:家长诉说小儿服药2剂,咳嗽全止,大便自调,诸证悉除。检查:肺部闻诊呼吸音粗糙消失,舌红苔薄、脉沉细弦。病已痊愈,停止治疗。 2 案例二 雷某,男,5岁,1997年5月5日初诊。 患儿2周前曾因“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发热,经西药抗菌治疗发热消退,但咳嗽久久不愈。 刻下症见:咳嗽阵阵,夜间较甚,痰不多,色白黄,咯吐不爽,胸闷不适,大便较干,舌尖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滑稍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辨证为痰热壅肺;治宜清热泻肺,止咳化痰;处方拟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方药: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炙草10g,胆南星10g,地龙12g,百部12g,紫菀10g,款冬花10g,黄芩10g,麦冬12g,葶苈子10g,大枣6枚,桔梗10g。水煎服,分温2次服。 上方服2剂,咳大减;又服2剂,咳嗽全止,大便自调,诸症悉除。 3 案例三 张某,女,5岁,1997年11月7日初诊。 主诉:头痛身痛,发热咽痛,咳嗽气喘3天。 刻诊:发热,体温38.6℃,头痛身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气喘。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及哮鸣音。中医诊断为咳嗽;辨证属风热犯肺,热盛气津两伤;治宜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方药:金银花15g,连翘20g,桔梗10g,炙草10g,薄荷6g,竹叶6g,牛膝 12g,板蓝根12g,玄参12g,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桑白皮12g,鱼腥草15g。水煎2次分服。 |
|
来自: 上善若水dknwsp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