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江两岸森林城 吴楚画廊马鞍山

 弘净 2019-11-20

作者:


  城区实施绿化增美工程

  含山县清溪镇小冯村村貌

  采石矶风景名胜区

  花卉苗木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火热

  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一座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工业之城、港口之城、绿色之城、文明之城,是一座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富有历史底蕴,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

  它横跨长江,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协作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拥有的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它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

  多年来,马鞍山市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路径,把环境治理作为首要任务,把生态修复作为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马鞍山样板,成为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生态福地、智造名城。马鞍山市确立新的城市定位后,2017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序幕,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森画卷就此展开。

  

  工程推进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马鞍山历史上就是环境宜人之地。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她 “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依山环湖拥江,素有“江南一枝花”美誉;她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

  在马鞍山执政者们的眼里,优势并不是故步自封的理由,却是升华跳跃的踏板。他们认为,创森可以充分释放生态环境在招商引资、吸引各类生产要素方面的“磁体”效应,从而提升马鞍山经济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同时也是构筑长江下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幸福指数的客观需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马鞍山”这一创建主题,3年来,马鞍山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市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力度空前,各级领导齐发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森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及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组织领导机构。同时,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领导多次调度,作批示、提要求。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督导推动、依图验收。紧紧围绕3年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列出年度“任务书”,制定创森“责任单”,明确增绿“时间表”,算好目标“考核账”。各级各有关部门也分别成立高规格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层层推动创森工作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高度空前,宏伟蓝图齐描绘。2017年2月,马鞍山市正式拿到创森入场券后,市政府迅即委托国内顶级设计单位编制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30年)》,于2017年8月通过专家评审颁布实施。《规划》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遵循“一江两岸森林城、吴楚画廊马鞍山”的森林城市建设定位,提出了“一轴、四区、一核、多廊、多点”为框架的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大手笔推进“四大体系、八大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高效、景观优美、林水相依、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式森林城市。

  幅度空前,各项资金齐投入。为破解创森资金难题,马鞍山市积极谋划,精心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创森资金的落实。强化财政投入,市财政把创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林业专项资金纳入支农预算;城区绿化采取政府投资、PPP等模式,3年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创森资金达12.16亿元。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各界资本投入森林城市建设,3年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达22.89亿元。创新活动投入,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新增投入来源,如结合纪念林建设和城区绿化,开展认建认养认管,唤醒全社会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意识。

  

  上下一心  

  建设生态宜居马鞍山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水在景中。马鞍山市通过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增美、绿色长廊建设、水系绿化拓展等重点工程,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城区绿化增美工程,打造“城市绿肺”。中心城区围绕“一心三轴、四圈层”的绿化空间发展布局,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硬铺绿,重点打造了薛家洼生态游园、慈湖河公园、湖泊塘公园等16处公园、85处绿地,市民出门500米就能徜徉于树的世界、花的海洋。3年来,中心城区新增绿地530.7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14平方米;3个县城新建了环得胜河公园、双桥河公园、凌云山公园等绿地。

  镇村绿化增绿工程,打造“生态乐园”。以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为抓手,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三线三边”建设,大力开展城镇园林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全市新增乡镇绿化面积2242.6公顷;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 2个、省级森林村庄37个,基本实现了林居相依。

  水系绿化拓展工程,打造“城市客厅”。以长江、姑溪河、慈湖河、滁河等流域为重点,采用近自然模式进行空白补绿和绿化提升。特别是2019年结合“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开展了长江岸线复绿等亮点工程,在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共拆除非法码头153家,清理岸线资源约10公里、滩涂土地1000亩,实行腾地建绿、应绿尽绿,努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马鞍山样板。3年来全市新增水系造林396.3公顷,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了86.62%,基本实现了林水相依。

  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打造“森林画廊”。以滁马高速、宁安高铁,G346、S213、S205国道、省道等为重点,大力建设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绿色廊道,实现了“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场景。全市完成绿色长廊302.5公里、面积1359.9公顷,全市县级以上道路绿化率已达94.72%,基本实现了林路相依。

  山场造林绿化工程,打造“森林绿盾”。坚持封、造、管相结合,大力开展丘陵岗地、荒山荒地、矿山废弃地等植树造林,构建生态良好、系统稳定的“森林绿盾”。3年来全市新增丘岗地造林2948.7公顷、矿山复绿138.97公顷、封山育林3135.7公顷。

  森林提质增效工程,打造“森林添彩”。以打造最美景区为抓手,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步伐,补植补种阔叶树种、景观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等,提高森林景观效果或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林地产出率,完成低产林改造900.1公顷;以8个国有林场为重点,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力度,全市共完成中幼林抚育5624.4公顷。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打造“森林卫士”。实施了石臼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太湖山和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太白省级森林公园、大鱼滩省级湿地公园5个保护地的升级改造工作,新建了含山县运漕后河、和县双桥河和当涂护城河3个市级湿地公园。

  森林生态体验工程,打造“森林游园”。大力开展林果庄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森林度假、康体养生、运动休闲等森林产品,命名了当涂县青山文化园、花山区凤凰湖生态植物园等11家市级森林慢生活体验区以及安徽五星蓝莓研发有限公司、安徽林海九天生态园等18家市级林果农庄。紧扣山水主题元素,营造城市山水相连的绿色景观廊道,新建绿道209.44公里。

  

  共建共享  

  开启绿色品质生活

  马鞍山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拓展“共建共享”价值,为和谐马鞍山的建设孕育了蓬勃生机。

  广大市民开窗见绿、出门游园。通过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3年来全市共计完成造林7276.6公顷,森林覆盖率比2016年底增加3.19个百分点,达到37.72%;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3%,人均公园绿地15.68平方米,全市森林生态功能总效益为64.82亿元。环境污染明显减少,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马鞍山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7.3%;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65.9%,较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

  富民生态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43.3亿元,较2016年增长37.05%,农民人均涉林收入达到3421.28元。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已达5150公顷,初步形成了含山木本油料林产业区、和县梨产业区、当涂桃和葡萄产业区、花山苗木花卉产业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森林旅游产值不断创出新高,2018年森林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54.32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10.29亿元。

  绿色与文化交相辉映。依托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建设含山县博物馆、护城河龙舟广场等生态文化场馆与主题园9个;依托天门山景区、石臼湖生态湿地等,新命名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9个;通过设置生态文化宣传栏,悬挂二维码树名牌,举办科普活动,大力普及森林生态文化知识。3年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403.29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1359.12万株,2019年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1.11%;同时对全市古树名木全部建档立卡,设置围栏,挂牌保护,挖掘和弘扬古树名木,传承城市文化的价值,使城市中的原生树木与人文绿化交相辉映。

  森林保障体系全覆盖。全面加强森林管理,从市到村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面建成,各级林长责任区域、基层护林组织体系实行全覆盖,确保一山一坡、一林一园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除设立1513名林长外,还配备960名护林员,并与公安民警的警务责任区相衔接,织密扎牢林业资源保护网。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用“赔偿利剑”守护绿水青山。出台马鞍山市史上最严厉森林防火条例:“三个一律”,即上山野外使用明火者,一律依法拘留;使用明火造成后果的,一律依法批捕;各级包保不到位、造成后果的,干部一律先免职、后调查处理,倒逼森林防火责任落实。2017年仅用一个月时间,撤除石臼湖10万多亩的围网养殖,进行生态修复,石臼湖成为安徽省5个水鸟超过1万只的湖泊之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马鞍山市将持续深入践行绿水青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勠力同心,持之以恒地开展“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乘着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强劲东风,向着生态福地、智造名城阔步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