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郜永华《运营现场》:认为值得信和可以信是两码事

 郜永华 2019-11-20

抱歉,本月更新较少。没有原因,只是不大想更新,有些事情没办完,想让它更完美一些。我虽然做不到百分百的完美,但可以做到有限范围内的完美。

接到前同事电话,跟我说了一件事,让我觉得很意外,意外在于,作为一个曾经的管理者,也会被自己的前下属套路,而且还都是在彼此都离开原公司之后。我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不是不会被套路(也有被套路的可能),只是,管理者通常都是天天熬鹰的人,结果被鹰啄了眼,这才是最大的失误。关于管理,我在局部里不断的谈到,识人辨人也是管理的一项基本技能。有些人可以用,有些人值得托付,有些人可以做朋友(当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有些人只能是同事,是离开以后彼此陌路的那种。为什么?因为三观不合。如果可以做朋友,早就是朋友了,又何必等到离开以后?人品如果有标签,那就是靠谱。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不容易,我理解一些人,不代表我认同某些人甚至与其合作。正如你知道米田共不能吃,有些人还非得去抢着扒拉给自己一大碗,吃得还津津有味,还吧唧嘴巴。至少在这件事情里,我为我的前同事觉得不值,因为信任了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结果给自己造成了麻烦。在信任这件事上,认为值得信任和可以信任绝对是两码事,我希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会谨记教训,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如此。当然,我是吃过亏的人,那段经历后来不断被我忆起,然后就时时告诫自己。你得学会享受聚光灯下的闪耀,也得学会坐在角落里观察和反思,从值得信任和可以信任,彼此都是在试探,何况还是在彼此离开以后,这完全不是一个正常的套路。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我似乎在教你诈,但这套路的年代,你不使用套路不意味着别人不会对你下套,这只是保护你的一种方法而已。

恰好昨天阅读的时候,读到过一个观点:平庸公司的共同特点是,老板都有心腹!联系起来看,难道我的前同事遭遇了所谓的心腹?这也未必不可能,虽然对方已经离职,但你不知道对方的上线是不是心腹?其实心腹这件事,如果可以独当一面就是一员干将,比如《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如果对方是废物,而且这样的人特别多,企业都会被拖下水。企业管理中,往往遵循的一个简单规律就是:上有所好,下必投之(好像我有寄希望于明君文化了,事实上,出败家子的概率往往高于出明君的概率,这也意味着心腹中,废物的概率通常高于干将的概率。改变的办法只有制度文化,不理解的话去好好研究下《万历十五年》)。换言之,就是老板什么样,员工便什么样,这其中就包括从上至下的管理阶层,毕竟有间隙便出局。社会生存,一直以来遵循:不是局中人便是局外人。

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心腹”这件事,如果说有讨论,那也只是顺带而为。我想说明的是,作为管理者,时刻要睁大眼睛,保持警惕,谨言慎行,学会辨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