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局》④ | 时代抛弃你,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9-11-20

回顾:

昨天我们读到,在职场中,“积极废人”很难有什么建树。

因此,罗列工作清单,区分事情的重要性,适度把握工作节奏就变得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是容易被职场生态中“腐食者”盯上的5种人。


职场生态中的“腐食者”

自然生态中的“腐食者”,指的是那些以死亡或将死动物为食物的食腐动物。

比如鬣狗、蚯蚓、秃鹫等,食腐动物主要以进食腐肉维生,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扮演着“清除者”的角色。

换句话讲,食腐动物虽然处于食物链底端,地位却非比寻常。

职场生态和自然界生态一样,人数比较多的单位,往往也需要一个或多个扮演“清除者”角色的人,这些人就是“腐食者”。

一方面,腐食者对我们是一个威胁,被他们盯上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每一次公司裁员,被腐食者盯上的人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另一方面,腐食者在帮助我们清理环境,给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正如没有腐食者就没有自然界的进化一样,如果一个单位里没有腐食现象,所有人无论能力高低、业绩好坏、同事间相处得是否融洽,最后都不会被淘汰,那么这个挤满了不作为个体的单位自己就会死掉。

每个人都要争取做生态里健康的一环,针对腐食者的这些特性,我们能做的就是避免成为腐食者攻击的对象。

腐食者不会攻击什么样的人呢?

就如同秃鹫不会攻击健康动物,做空者不会做空牛气冲天的股票一样,腐食者不会主动攻击那些根基牢固、风头正盛的人。

在单位里,有的人即使暂时落魄,腐食者也知道他将来必定能东山再起。

腐食者不仅依然对他比较客气,甚至还会帮助他(如同在股市上抄底一样)。

反之,如果腐食者认定一个人永远不会有大出息,在需要找一只替罪羊的时候就会对此人出手,各种倒霉事就会落到这个人头上。

了解管理层,才能理解处境的危险

什么人最容易成为腐食者的牺牲品呢?我把他们归结成 5 种人。

不过,在介绍这 5 种人之前,我想先讲一讲公司里各个层级管理者的心里话。

这些话是他们平日内心所想却又不好意思说的。只有了解了管理者的想法,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 5 种人的处境很危险。

首先,管理者的地位常常取决于团队的规模。

管理 100 个人的管理者,在单位里的重要性通常高于只管 10 个人的管理者。

除非后者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精英团队。

通常,管理者要往上爬,就要将自己做的事情表现得很重要,不断扩张自己的团队。

我有一个在微软做到副总裁级别的朋友,他在被提升之前和我讲,他要努力将自己的团队从 100 多人扩大到 1000 人,这样他就可以当副总裁了。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管理者一般也不会解雇自己的手下,即便那些人做得很差。

也就是说,管理者通常不会扮演腐食者的角色。

这样一看,公司中层干部和公司在利益上是有冲突的,而公司和基层员工的矛盾反而较小。

我在给一些公司把脉时,最常给出的建议就是让它们辞掉一些中层干部。

其次,现在在任何单位里,业绩几乎只来自极少数人。

也就是说,就算团队里的绝大部分人离开了,单位的业绩也不会有丝毫影响。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人都可能成为腐食者攻击的目标。

为什么职场上存在庸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部分单位要养这么多庸人呢?

原因有很多,单位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

除了维护团队规模之外,通常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为了找到最有用、产出最高的少数能人(他们通常只占团队成员的 10% ~ 20%),管理者不得不招上 100% 的人。

因为“能”或“不能”很难从简历中看出来,甚至很难通过简短的面试就下定论,管理者得把人招进来,用一用才知道。

第二,管理者的领导其实知道中层干部心里的那点儿小九九,因此他们每年会要求中层干部淘汰一些绩效差的员工。

而中层干部不愿意缩小团队规模,便会在能扩张时尽量扩张,等到年终淘汰掉一些人后,团队还是能保持足够规模。

第三,对团队贡献最大的 10% ~ 20% 的能人是变动的。

可能今年是这批人,明年就变成另外一批人。

由于不知道明年哪朵云会下雨,领导者只好都保留着。

当然,那些情商太低、和所有同事都处不好关系的员工,因为那些人本身有缺陷,成为机构精简的对象本来就在情理之中。

而我们要说的这5 种人,他们本身没有什么过失。

只是因为所处的位置、自身的能力和资历让他们位于被腐食盯住的危险位置。

避免成为这5种人

第一种人是本来就在领导者淘汰名单上的。

不客气地讲,这些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被淘汰,以便管理者可以向上级交差。

比如,一个单位要求末位淘汰 3% 的员工,但这种事既不会有明文规定,也不会有文字记录,只会通过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传递, 以免搞得人心惶惶。

因此,这些人就成为每次末位淘汰或者裁员的对象。

处在这种位置上的人其实应该有自知之明,因为他们每次绩效评估的排名都很靠后。

当然,靠后的原因未必是能力问题。

总之,这些人一旦被列为淘汰的首选,最好赶快找下家,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第二种人是能力远达不到单位要求,当初只是出于各种原因被照顾进来的。

在美国,这类人通常是因为平权而被聘用的;在中国,则常常是因为人情关系。

这类人总以为自己很安全,但他们在私下里是被歧视的,因为其他人都知道他们是被照顾进来的。

当然,领导者为了不惹麻烦,不会亲自触动这些人,但其他同事就不同了——他们为了自身安全,会将这些人赶走。

于是,其他同事成了腐食者,而那些被照顾进来的人就是被腐食的对象。

当大家都对这些人表示不满时,领导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们请走了。此时,其他同事会觉得领导者英明,甚至感激领导。

第三种人是一些职级和承担的责任不相称的资深人士。

很多人觉得,资深人士人脉广,过去的功劳大,应该是最安全的,其实不然。

从腐食者的角度看,他们中的一些人恰恰是最脆弱的。

如果一个人能维持不断晋升的势头,那么他的地位是安全的,因为晋升代表他对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自然没有人敢惹他。

但是当一个人的上升势头已经停滞,且在一个职级上待了很长时间, 他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小。

一方面,他的收入比新人高很多;另一方面,他的产出未必比别人高。

这时候,新人要往上走、升职级, 就要挤走在前面挡路的人。

因此,那些资深人士会成为腐食的对象。要想避免这一点,需要能力和职级同步提升。

有些时候,职级提升得太快,能力跟不上,并非什么好事。

第四种人是不能为领导者带来价值的人,或者说既不能帮助领导者成功,也不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

我在前文讲过,一个只需要 10 个人的领导者,可能会搞出一支 100 个人的团队。

当然,任何领导者都不会让那 90 个人闲着, 他们会“创造”出一些事情给下属做。

只不过,这些事情对单位来讲可有可无。

如果一个人被安排做这些可有可无的事情,在一个组织蒸蒸日上时,他的存在不会被挑战;可一旦有点风吹草动, 他就会成为腐食者的对象。

第五种人是还没有证明自己价值的新人,这既包括刚入职的员工,也包括刚刚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人。

一个公司一旦大规模裁员,这两种新人都是首当其冲被裁掉的,因为裁掉他们对单位业绩的影响几乎是零,对企业最安全。

不过,当一个单位迅速发展时,这两种人是安全的,因为新人常常好使唤。

因此,如果想换部门,最好在单位比较景气的时候换,而不要选择它风雨飘摇的时候。

领导者在遇到必须裁员的压力时,除非他已经考虑好了要淘汰的人,否则最不得罪人的做法就是让新人离开。

今日共读《格局》▼

【结语】

职场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健康起来,不要成为腐食者或者任何人攻击的对象。

一个自身健康、各方面都被看好的员工,没有任何人会去自讨没趣地招惹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