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愁绝第一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穆小 2019-11-20


2019\11\18



“愁”是中国文人永远说不完诉不尽的情绪。

浩瀚诗词中,既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做作,也有“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的真情流露;既有“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岁月忧愁,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苦……

我们常常被文人的笔触带入他们所处的境遇,体会到他们的苦,体会到那在眉头与心头间千回百转无限恼人的折磨。

但有一首词,没有愁的对象,凡所思所见都可以引起愁绪;只落一个愁字,却将愁情绵延了千古。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

解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风停了,花尽了,只有尘土还保留着花的香气,日暮了,人也感到困倦,算了,就不梳头了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看看四周,物还是原来的物,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当时发生的所有事情也已经结束了,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有眼泪止不住的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眼前景物萧条,令人伤感,但听说在双溪还有春色,还有美好,打算去泛舟欣赏,慰藉心境。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算了,还是不去了吧,就怕我的愁绪太多,双溪上的小舟无力承载。

全篇到此已经结束,49 个字,看似说尽了许多情许多事,却实在并没说出什么;主人公想做很多事,但到头来却是什么也没做。

主人公为什么“愁”?我们只能从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中去窥探她的境遇,也许是爱人离去、也许是朋友分别、也许是家国不再……

不管是什么吧,总之,不论何种的物是人非都可以足够的惹人愁思。

但如果全篇只到物是人非为止,那么就只能沦为一般的作品。使这首词愁绵千古的正是主人公的行为。

想要梳头,但却“日晚倦梳头”,想要说话,但却“欲语泪先流”,想要泛舟,又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主人公想要做那么多事,但却前顾后怕,最后停留在原地。

头没有梳,话没有说,舟没有泛……那么主人公做了什么呢?她什么都没做,她只是停留在原地,叹息,流泪,哀叹,一切都那么没有意义,一切却都那么真实。

当一个人愁到极点的时候,能做什么呢?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动力,失去了调动任何情绪采取行动的能力。

这首词中的女子正因为她毫无意义地忧愁,毫无意义地什么都没做,足可以成为古今第一愁人;这首词也因为它什么都没说,却说出了最真的愁情而足可堪“千古愁绝第一篇”。

解读者:暮云平ym,上海人。从事区块链行业,在时代的大潮中奋进,心中也守着一份读书写作的恬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