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trees空中花园 在市中心拥有一片“森林大山” 上海莫干山路1000 trees, 400 个露台、1000棵大树 再现空中古巴比伦! “传说古巴比伦王国曾出现一座漂浮 在半空的园林, 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现已不存在, 但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 数世纪以前的古巴比伦▲ 这座毗邻 M50创意园的“1000 trees”建筑、 由英国设计师 Thomas Heatherwick亲手操刀, Thomas Heatherwick 全能型设计师 人称设计鬼才,当代达芬奇! 他的作品标新立异 挑战人们的想象力 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是一种灵动的艺术, 被赋予了生命! Heatherwick惊人作品大赏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 他用一个“种子圣殿”的自然有机形态概念, 击败了包括“女魔头” 扎哈·哈迪德在内的一干设计大佬。 这个设计颠覆了传统的建筑模式, 由 6 万多根透光性亚克力杆 构成巨大的“蒲公英”建筑, 每根长 7.5 米,连通内外。 25 万颗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 以植物的生长为灵感, 结合现代城市高效发展的现状 打造出美轮美奂的“种子圣殿”。 ![]() 绝妙的设计展现了惊艳的美感, 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 伦敦奥运会主火炬 伦敦奥运会主火炬的设计, 为整个世界奉献了一场 美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 这些主火炬由 204 个铜花瓣组成, 每个花瓣都刻上了参赛国家的名字, 寓意美好和团结。 ![]() ![]() 在奥运会结束后, 每个国家都可以带走各自的花瓣,、 同时也象征着奥运会的精神 像火焰一样生生不灭, 在世界各地一直延续下去。 ![]() ![]() 其实说到鬼才设计师的颠覆性设计, 以上作品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而这次的1000 Trees 项目 据说灵感来源是中国黄山 ![]() ![]() 这座名为“天安阳光半岛”的建筑群, 位于上海普陀区的苏州河畔, 总用地面积为30公顷。 ![]() 其造型如同“两座郁郁葱葱的山丘” 设有“400级梯田”和“1000条结构列柱”, 建成后将种满1000棵树, ![]() ![]() 1000 Trees 项目脚手架近日已拆除, 建筑部分将完工, 预计2020年开放。 ![]() 为获取最佳体验,请横屏浏览 ![]() ![]() ![]() ![]() ![]() 1000 Trees 空中花园 有个美丽的名字是“天安千树”, 摒弃了大型建筑普遍惯用的“包装盒”形式, 形态由露台和树状柱台组成, 是一个地形学建筑的大胆实践。 ![]() 平面图△ ![]() 立面情景图△ ![]() ![]() 1000 Trees模型演变△ 设计师Heatherwick 跳脱出“建筑仅仅是建筑”的局限, 其在项目内逐层升高的“立体绿化”, 不仅消除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 同时也丰富了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观。 ![]() 1000 Trees航拍图△ 而天安千树采用的阶梯设计, 大大有效的降低了与周边住宅 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密度, 提升了周围环境的舒适度。 ![]() ![]() 1000 Trees实景图△ 沿阶梯而上栽种树木和灌木, 则完全实现了景观的扩展延伸, 让整个天安千树看上去充满层次与生命力。 ![]() 1000 Trees实景图△ 被树林覆盖的山形建筑, 不仅能够缓解温室效应, 减少噪音、灰尘和有害空气, 还可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维持碳氧平衡, 节约能源,达到城市绿肺功能。 ![]() 1000 Trees实景图△ 设计师希望建成后的建筑 可以与周边原本的公园形成 既合理延续、又出乎意料的关系。 也希望人们在这座多功能建筑中, 能达成在城市中心游山玩水的乐趣。 ![]() 1000 Trees实景图△ 建筑由超过800根柱子来支撑。 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想方设法隐藏柱子, 以获取纯净直白的空间。 而Heatherwick则通过显露柱子 提高暴露空间结构,并使之成为最大的特点 ![]() 1000 Trees实景图△ 于是,柱子顶端伸出了天花板, 仿佛从室内破墙而出的树干, 而每根柱子顶部的三种不同尺寸的“花盆”, “花盆”如同枝条开出的花, 建成后用于栽培单种或多种绿植。 ![]() ![]() 1000 Trees实景图△ 近千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 如巨型金针菇一般, 在原本平常的住宅环境中脱颖而出, 引路人驻足。 ![]() ![]() 1000 Trees实景图△ 花盆柱为圆角柱, 柱子表面采用起伏的波纹式设计 环形的凹凸面相互交错、融合 在柱子与花坛整体上重复设置 创造出一个变化的、 看上去带有随机性的表面。 水平条纹被强调出来, 让人联想到多层次的沉积岩。 ![]() 肌理研究△ ![]() 建筑材料样本△ ![]() △ 柱子细节 图源:Heatherwick Studio 官网 ![]() △ 细部图纸 图源:Heatherwick Studio 官网 和小编一起再来看看, 更多精彩细节呈现! ![]() ![]() ![]() ![]() ![]() 对于这个建筑群 网友各种赞美与吐槽沸腾全网 有人说,高技派与空中花园的融合,酷 还有人说,设计者没有考虑树的感受 更有人说:“像公墓”,晚上看到瘆得慌…… ![]() 在小编看来,中国的一线城市 已然成为了全世界建筑师的造型实验室, 各种玩概念的建筑拔地而起, 而Thomas Heatherwick 是一个很喜欢做异形建筑的建筑师。 ![]() 但是上海这个房子, 小编认为确实有些本末倒置,效果图如下。 ![]() ![]() 但从效果图上来看, 这还不止是一个房子这么简单, 而是一个建筑群,其设计理念也就是 近年来很流行的绿色建筑,如米兰的垂直森林, 新加坡的皇家花园酒店。 ![]() 历代建筑师都在尝试、 探索一种立体聚落的建筑形式, 小编从1000 Trees里面隐约看到了这种想法。 关于这一点赫斯维克工作室的解释是: 1000 Trees不仅是一个建筑, 而是一块地形的再现, 表现出来的是两座被树木覆盖的山, 由千百根柱子构成。 ![]() 在小编看来(也是很多网友的看法) 赫斯维克使用了一种 几近极端的办法来为建筑种树, 每一颗树由一个 独立的种植池和一根独立的柱子支撑, ![]() 就目前看来,实际上建筑的绿化率并不高, 而且存在维护上的难度, 大量裸露的柱体和破碎化的空间, 也许存在一定的艺术美感, 但在建筑行业中是一种低效率低性价比的做法。 ![]() 1000 Trees在前期设计的时候, 被定义为一个大型综合体建筑群, 其主要功能包括了住宅、酒店、学校以及商场, 如此看来是一个 人流量和交通非常密集的功能型建筑, ![]() 但是目前看来, 这个建筑碎片化的空间和复杂的竖向交通 无一不与这些功能背道而驰。 ![]() ![]() 此类建筑曾有不少建筑师都作出过尝试, 想要运用相对复杂的空间 来构建一个竖向化的立体聚落。 譬如法国的一个建筑案例, 位于塞纳河边的(Renaudie夫妇的住宅建筑), 从外观和空间布局上来看,这个建筑的理念 与上海新建的1000 Trees相差无几, 也是立体化的复杂交通和绿色建筑。 ![]() 这在当时(1975年) 算得上是非常超前的建筑构想, 但是在今天看来的确太过浪费资源, 就小编个人对它的看法是比较反人类的。 ![]()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可以算得上是绿色建筑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其设想的是一种高密度的城市型集合建筑, 把城市的布局从平面引向了空间, 但在今天看来,这个建筑难免有些弄巧成拙。 ![]() 也有比较极端的人把1000 Trees 比作如同“罗宾汉花园(Robin Hood 'Gardens') ”一样“可怕的畸形建筑”, 这个建筑现在已经快要被拆除了。 罗宾汉花园是伦敦1972年 建成的一座高密度住宅,被人比作“蜂巢”。 ![]() ![]() 罗宾汉花园和Renaudie夫妇的建筑 都有时代因素, 现在功能和人性化至上的生活理念中, 再出现这样的功能型建筑确实不太合适了, 并且1000 Trees自身的理念也与现状不符, 其推崇绿色建筑, 但实际上绿化率不一定比传统屋顶花园多, 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建筑输给了自己的理念。 ![]() ![]() ![]() |
|